字词 | 四、农用塑料薄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四、农用塑料薄膜 四、农用塑料薄膜合成材料的发展历史还比较短。国民党政府时期,仅苏州、南京两地有些作坊性工场,进行零星压制加工酚醛塑料,原料由上海供应。1956年公私合营开始,一些私营企业自产原料,苏州安利化工厂在实验室合成有机玻璃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1958年,常熟、扬州、淮阴、南通等地开始从原料到加工组织塑料制品生产。1958年9月,中央召开全国塑料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氨基塑料和聚氯乙烯制品,合成树脂随着工业发展和市场需求而得到发展。1965年,无锡电化厂为平衡氯气生产,解决省内化肥塑料包装薄膜的原料生产,自行设计安装,筹建了省内第一座年产1 000吨悬浮法聚氯乙烯生产装置,工艺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66年建成投产。接着徐州电化厂、镇江树脂厂、无锡县电化厂、南通树脂厂、常州树脂厂等聚氯乙烯装置相继筹建投产。到1975年,全省聚氯乙烯树脂生产总量为12 535吨,为1966年产量800吨的15.7倍。聚氯乙烯产量占塑料总产量的58. 85%。此时,初建投产企业均扩建改造,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一批新厂如苏州塑料七厂、盐城电化厂、新沂电化厂和连云港电化厂等,又先后上马。1980年,全省聚氯乙烯生产能力达4.52万吨,当年产3.72万吨,年产量为1975年的2. 97倍,占塑料总产量5.99万吨的62. 1%。全省聚氯乙烯经过70年代大发展,生产逐步趋向稳定,“六五”开始,注意由量的发展到质的提高,重点企业上批量。无锡电化厂、徐州电化厂,1985年生产能力均达到1万吨。无锡电化厂开发了耐寒树脂、食品卫生级聚氯乙烯等4个系列23个品种。徐州电化厂采用大流量、低温差、电脑控制,真空气提装置等先进工艺,提高树脂加工、机械性能。在1987年产品创优质量评比中,无锡电化厂的耐寒树脂评为省优产品,徐州电化厂聚氯乙烯评为部优产品,镇江树脂厂聚氯乙烯评为省优产品,南通树脂厂乳液法聚氯乙烯评为部优产品,无锡县电化厂悬浮法XS—Z型聚氯乙烯获部优产品称号。1987年,全省聚氯乙烯生产47 685吨,占塑料总量10.75万吨的44.37%。省内生产的聚乙烯树脂,优先安排加工农用塑料薄膜,每年约1万~2万吨,加上部分调进和进口,基本上满足了江苏农业对塑料薄膜的需要。 ☚ 5.建湖农药厂 第八节 公路与航运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