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农村所有制结构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农村所有制结构

四、农村所有制结构

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甘肃农村所有制形式及其结构变化,同全国一样,走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受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一大二公”指导思想的影响,从50年代中期的合作化运动开始,到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1963年调整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 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初期。在这漫长的20多年中,农村的所有制形式都是以“大、公、纯”为突出特点的单一的集体经济。其中,在10年“文革”动乱时期,受“极左”思潮影响,“割资本主义尾巴”,极力排斥集体以外其他所有制形式的存在。这种与实际生产力水平极不相符的生产关系和单一的所有制形式, 严重脱离了甘肃实际,违背了人民群众的意愿,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按照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中国的基本国情,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改革政策,得到了亿万中国农民的拥护。农村改革,特别是生产关系和所有制结构调整方面的改革, 立即成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发端和突破口。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农村改革,彻底冲破了人民公社化体制下“大、公、纯”的单一所有制格局,形成了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以联产承包为纽带, 集体统 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种新体制把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使农民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把农民劳动的数量、质量同生产效益、最终成果的利益分配紧密联系起来,“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这种明确公正的分配关系,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一次历史上少有的新飞跃。这是80年代初期全省农村经济由低谷转为持续增长的最直接原因。
随着家庭联产责任制的全面推开, 广大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 聪明智慧和生产潜能得到了充分发挥,生产门路、劳动方式、经营手段也逐渐丰富多彩。一些脑筋灵活且有一技之长的能人, 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专业户, 除了从事农业生产和传统种植业外,还发展了养殖业、加工业和流通服务业,涌现出个体、私营、合作、合资、股份制经济等多种经济成份。特别是党中央明确指出个体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以后, 个体私营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1984年,省委、省政府在加快农村乡镇企业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集体个人一齐上,乡办、村办、组办、联户办、户办 ‘五个轮子’一起转”。极大地推动了农村多种经济组织、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发展。不仅有集体经营、双层经营、承包经营、专业户个体、私营经营,而且陆续出现了股份合作制经营、租赁经营、跨地区、跨所有制联合经营、引进省外、国外资金、技术、人才、设备兴办的“三资”企业经营等,形成了不同所有制相互交融、多种经营形式并存发展的新格局。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例, 1991年,全省农村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14.37万户,从业人员23.12万人,私营企业发展到817户, 投资者2 008人, 雇工2.05万人, 个体、私营合计注册资金达4.4亿元。

☚ (三) 市场机制催生和带动农业产业化   1.演变历程 ☛
0001986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4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