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器官移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qiguanyizhi

将保有活力的器官经手术移植到自体或别的个体体内,以取代一个已丧失功能或有致命性疾病的器官。献出器官的人叫供者(供体),接受的人叫受者(受体)。供、受者为同一体时称自体移植;供、受者非同一个体但为同一种族时叫同种异体移植,如人与人;移植在不同种族的个体间施行时为异种移植,如狗与羊。将器官移植到受者体内该器官的原解剖位置,叫原位移植;移植到其它部位叫异位移植,如将肾移植到髂窝内。移植用的器官可取自活体或新鲜尸体。一般成对的器官如肾可取自活体,单个器官如心、肝等只能来自尸体。器官移植取得成功并不断获得较大进展,主要由于外科手术和显微外科的发展,特别是血管吻合技术; 保存供移植器官活力的方法不断提高和完善; 移植遗传免疫学的发展可协助选择最佳的供、受体配对;而对移植排斥反应的认识,诊断方法的不断提高,强有力的抗排斥药物的出现等均有利于器官移植的成功。此外,“脑死亡”概念被众多的国家所接受,从而提高了尸体供移植器官的质量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心、肝、肾的移植在一些先进的医学单位已属常规手术范围,不但成功率不断提高(如心脏移植一年存活率有的已达70%),而尸肾移植有功能率一年也已达60%),而且出现了大批移植器官功能良好的长期存活者。同时近年胰腺、甲状旁腺、脾等器官的移植也取得很大进展,心肺联合移植也取得了成功。此外,还有输注移植,将有活力的细胞悬液,输入受者的血液、体腔或某些器官和组织内。如输血、骨髓移植、肝细胞移植及胰岛移植等。总之,器官移植正逐渐成为一种实用的新的综合医疗手段。

☚ 肿瘤免疫   移植免疫 ☛

器官移植organ transplantation

系指将某一个体器官移植到另一个体内而言。移植的器官多为同种异体器官,其中以孪生姐妹、兄弟间器官移植效果为最理想。器官移植近年进展很快,已由小器官发展到大器官,由简单器官发展到复杂器官,由单一器官发展到联合器官移植。器官移植已为某些器官损毁面临死亡的病人带来了生存的希望和可能,如肾移植可挽救双肾损坏的尿毒症病人,肝移植可挽救肝硬化或肝坏死的病人,胰腺移植可救治胰腺功能丧失的病人,心脏移植可挽救各种心功完全丧失的病人等。我国已开展心脏移植及心肺联合移植并取得成功。器官移植在器官选取、移植后排斥反应等方面还有一些问题尚待解决。

器官移植

用手术方法将供者健全器官移植到患者体内来代替病损的器官。主要适用于某些重要器官(如肾、肝、心、骨髓等)因病丧失功能而危及人生命时。器官移植是一种治疗的有效手段,已成为现代医学中一门综合性的新兴学科。

器官移植organ transplantation

一般指将某一个体的器官移植到另一个体内,多为同种异体移植。目前肾移植已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其他尚有肝、肺、心、胰腺、内分泌腺体和胃肠移植等。

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

用手术的方法,将整个保持有活力的器官移植到自己或通常是另一个体体内的某一部位,叫做器官移植。在临床医学上作为一种医疗手术,可用来治疗一些已不能用其他疗法治愈该器官的致命性疾病。
器官移植有着下列特点:
❶移植物从切取时切断血管直到植入接通血管期间,始终保存着活力;
❷在移植术的当时,即吻合了动、静脉,建立了移植物和受者间的血液循环;
❸如为同种异体移植,术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排斥反应。因此,器官移植属于活体移植,器官内细胞必须持续保有活力。于移植术后能尽快地实现有效的功能。从移植技术来看,器官移植属于吻合移植。
输注移植(如骨髓移植、胰岛移植),输入的细胞群,必需有相当大的数量(达到一定的比例) 保持着有效的活力,使移植后能及早发挥功能; 在同种移植术后,有规律地发生排斥反应,因此,目前也归入器官移植范畴内。而结构移植由于移植物内的细胞已失去活力,术后不出现排斥反应,不属于器官移植。
目前,同种间的某种器官移植(如肾移植等) 已成为医学上有实用价值的医疗方法。同胞间,异卵双生子之间,父代与子代间、亲属间以及非亲属之间的移植都属于同种异体移植。在医疗用的同种异体移植,移植用的器官可来自活体或尸体。成双的器官如肾有可能来自自愿献出一个健康肾的活体,多半为同胞或父母;而单一器官如肝、心,则尸体是唯一来源。异种移植由于会引起尚无法控制的强烈的排斥反应,目前还处于实验阶段,不能用于临床。
用一个好的器官来取代一个丧失功能或患有致命性疾病的坏器官,是人类自古以来的一种愿望。器官移植应用至临床的历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历经四个阶段。最初是幻想阶段,早在纪元前,中国和古希腊均有用器官移植来治病,作为一种神奇传说而加以记载。如国内有扁鹊为二人互换内脏以治病的故事。直到十九世纪,才有许多学者开始做组织或器官移植的动物实验(尝试阶段)。动物的全身各种组织都被用作移植,移植方式限于种植,在临床上只有用异体骨移植修补骨缺损偶获成功,实际上只是一种结构移植。真正的器官移植动物实验到二十世纪初才开始(实验研究阶段)。1902年Ulman首先用套接血管法施行自体、同种和异种肾移植,有的移植于髂窝,有的移植于颈部。但真正的现代器官移植外科技术的奠基人,则是Carrel,他用直接血管吻合法来试行动物肾移植,能生存到发生排斥才死亡,曾有一只猫同种肾移植存活到术后21天。但由于对同种移植所带来的排斥反应既无认识,也无处理措施,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肾移植后病人都不能长期存活。
1954年Murray首次施行同卵双生姐妹间的肾移植获得长期存活;1955年美国Murray和法国Hamburger各自第一次为异卵双生同胞间施行肾移植获得长期存活;1962年美国Murray第一次用尸体肾施行人的同种移植获得长期存活。这三次不同类型的肾移植的相继成功,标志着现代器官移植时期(临床应用阶段)的实际开始,人类长期以来的向往: 器官移植疗法终于实现。
现代器官移植是历经三个重要的突破才确立起来的。一是血管吻合技术的发展。二是短期低温保存供移植用器官法的成功: Belzer 1967年的持续低温脉冲式机器灌流法,能安全保存供肾72小时和Collins 1969年创用细胞内液型液作简单低温储存法,能安全保存供肾24小时,使离体供移植用的器官,从切下到移植后接通血管,能始终保持着活力。三是用免疫抑制药物控制排斥反应的成功:1961年硫唑嘌呤、1963年的强的松 (作为类固醇类药物的代表)、1966年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ALG)、1971年环磷酰胺的相继应用。
现代同种器官移植术进入七十年代后,发展速度加快,其中肾移植始终占首位,到八十年代初,全球已达6万人次。尸体肾移植有功能率,一年已达60%,5年为40%,HLA配型适当时,一年移植肾功能可提高到95%以上。长期存活者工作和生活均属满意,因此,肾移植业已成为许多国家中的一个常规医疗方法,为多种终末期肾病的一种不可代替的治疗手段。心、肝移植也均已超过500例,出现了一大批长期存活者。占全球历年心移植总数2/3的美斯坦福大学组的最近一年存活率已上升到70%,而历来是肝移植最大组的美国Starzl (柯罗拉多-匹兹堡),最近肝移植一年存活率上升到62~78.6%。最长存活者已超过15年,移植后长期存活者的各自心、肝功能都良好,恢复了工作、就学和生活能力。肝、心移植都已各自作为某些终末期肝、心疾病的一个有用的疗法,得到了公认。近年兴起而进展较大的有骨髓移植,胰与胰岛移植和甲状旁腺移植,均获得初步疗效。一度试用的肺、脾、小肠移植目前则处于停顿阶段。睾丸移植则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有兴起之势。现代同种器官移植取得较大进展的缘由,主要有:
❶外科手术技术的成熟和显微外科的发展。
❷离体缺血器官保存方法的进展,如简单低温保存供肾稳定的安全期达24~34小时,最长可达40小时,机器持续低温灌流法可安全保存供肾72小时,有时可达5天。基本满足全国性和国际性的安全运送,以选择最恰当的供受体配对。
❸移植遗传免疫学的发展,HLA配型(HLA-A,HLA-B特别是HLA-DR) 在选择供受者的应用,日益发挥指导作用。
❹术前多次输血能改善移植预后,提高存活率的认识。
❺“脑死亡”概念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为社会舆论所赞助,提高了供移植器官的质量。
❻对移植术后排斥反应机理的认识,诊断手段的改进,以及目前所联用的免疫抑制药物和给予方法(采用最小维持剂量,在急性排斥期间以大剂量类固醇药作短期冲击),基本上能达到控制排斥反应的目的。最近,有环孢霉素A的问世。
❼全国性和国际性移植中心的建立,供受体登记、配合、远距离运送协作网的形成等。我国器官移植工作开始较晚,在本世纪五十~六十年代有零星的动物肾、肝移植的实验尝试。临床肾移植多处开始于六十年代,但到1972年才有第一篇公开报道;肝移植的系统实验研究开始于1973年,至1977年才进入临床。1978年统计肾移植已在16个省市开展,达210例;肝移植有5个省市共施行11例;此外尚有心移植1例,关节移植2例。以后,发展速度加快,至1980年又开展了肺移植、甲状旁腺移植、骨髓移植以及自体胰节段移植、胰岛移植等。1982年首次报道同种异体肾上腺移植成功。
国内临床器官移植发展的特点是累积数字较快,某些临床效果已接近国际水平,如肾移植2年半功能率有达50%者,甲状旁腺与关节移植还带有独创性。但总的说来,疗效与长期存活率尚较差,某些国际上研究较多的移植如胰与胰岛移植刚刚开始,“脑死亡”概念尚未为社会上所了解,法律上尚未被接受,供体来源困难,而基础理论研究也尚较薄弱。

☚ 再植术   细胞移植 ☛
0001501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2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