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错误 纠正错误匡谬 有羞耻之心,并且能纠正自已的错误:有耻且格 解析疑义,纠正错误:析疑匡谬 纠正失误:矫失 纠正过失:司过 绳纠 绳愆 弼违 规过 纠正错误和陋习:匡谬正俗 消除或纠正错误过失:洗垢涤瑕 洗衅涤瑕 纠正过错:绳愆纠谬 绳愆纠缪 绳愆纠违 纠正违误:绳违 纠正谬误:纠谬 纠缪 ☚ 纠正的方面 改变1 ☛ 有耻且格yǒu chǐ qiě ɡé意指人有知耻之心并且能纠正令人感到羞耻的过失。格: 纠正,匡正。 有耻且格yǒuchǐ-qiěgé〔并列〕 谓人有知耻之心,则能自我检点而遵行正道。语出《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太平天国·洪仁玕《资政新篇》:“诸凡国法,治人身恶之既形者,制其滋蔓之多,必先教以天条,而后齐以国法,固非不教而杀矣,亦必~尔。” △ 褒义。用于指人能自我检点、自觉遵守法度。 知足无求;有耻且格 知足无求;有耻且格zhī zú wú qiú;yǒu chǐ qiě gé【上】人懂得满足,就不会有过分的贪求。晋·葛洪《神仙传》:“车服威仪,知足无求。” 【下】格:改正。人要是有知耻之心,就会不断改正自己的过失而归于正道。《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综】知道满足,就不会有贪求;有了羞耻之心,就会自我纠错,走上正道。 【例】小林的父亲是个老税务工作者,经常给他讲“知足无求,有耻且格”的道理,因此小林做税务员多年,从来不接受人家的吃请,从来不占企业的便宜。 ☚ 折矩周规;抱表寝绳 (三)淡泊超脱 ☛ 000003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