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乐教学Qiyue jiaoxue
器乐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对学音乐的兴趣,发展对音乐的多种爱好,提高识谱能力、音乐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都起到良好作用。长期的集体合奏,对增强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以及组织性、纪律性、相互合作等是非常有益的。乐器的选择应根据教师的条件,学生年龄及其家庭经济条件,以及民族、地区的特点来确定。但原则上低年级选用打击乐(节奏乐)。常用乐器有三角铁、碰钟、沙槌、手铃、铃鼓、木鱼、双响筒、蛙鸣筒、铃圈、带有固定音高的铝板琴等。有条件的可选用京剧锣鼓、“奥尔夫”乐器。中高年级以选用带有固定音高的口琴、竖笛、口风琴等为好。有条件的可选用手风琴、电子琴。要注意在一个教学班的一节课里不适合选择种类太多的乐器,这样会增加教师辅导的难度。课时是有限的,也会造成教师辅导不细和课堂纪律混乱的现象。最好先集中学习一种乐器,在基本掌握其演奏技巧后再换其它乐器。器乐教材的选择,要根据所选乐器演奏技法的科学性与系统性来选编。其内容与唱歌、乐理知识、视唱、欣赏等教学内容相结合,要避免枯燥的单纯技巧训练,尽量与其它教学内容配合,不过多增加练习内容。使器乐教学富有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有效地提高音乐素养。在培养齐奏能力的基础上,应培养合奏能力。在合奏中可以根据儿童演奏乐器的性能和技术水平,分别安排不同的声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通过合奏、不但能培养他们严密地分工合作精神,还可以提高他们和声听觉能力和演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