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嘎琵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嘎琵琶 嘎琵琶侗族“嘎” 即歌的意思,因演唱者自弹自制的侗族琵琶进行演唱得名,又称嘎常、嘎经(侗语)、琵琶歌等,流行于广西三江、龙胜、融安、融水等县和湖南通道、靖县等地以及贵州侗族居住地区。嘎琵琶中的抒情短曲属民歌范畴,叙述性的中、长篇属曲艺。中篇结构比长篇短小一些,只唱不说,叙事和抒情都较常见,内容多为劝夫妻和睦、孝敬父母等。结构长大的有说有唱、以唱为主。内容有演唱历史故事的如: 《吴勉王》、《金银王之歌》等; 有侗族民间传说如《开天辟地》、《祖先落寨》等; 有叙述男女青年爱情故事的如《娘梅歌》、《秀银吉妹》等; 也有根据汉族民间故事改编的《二度梅》、《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嘎琵琶唱词句式长短不一,以七字句、九字句为多,短的有三字、五字,长的有30多字一句,为偶数结构,押外韵(即尾韵)、内韵(又称“勾”指同一句中字与字押韵)、腰韵(又称“欧”、中韵、指上句的末字与下句的四或一二字押韵),颇具特色。嘎琵琶的唱腔源于侗族山歌,不同艺人唱不同曲目,即使只用 一个基本曲调也能唱出多种多样的变体,其曲调流畅婉转,歌腔严格按侗语的声调依字行腔,上、下句式。嘎琵琶一般由男歌师自弹自唱,后也有男弹琵琶女演唱或男女多人弹唱的。 ☚ 嘎百福 旭早 ☛ 嘎琵琶 嘎琵琶侗族曲种。流布于通道、靖州及与广西、贵州毗邻的侗族地区。侗语“嘎”是歌的意思。嘎琵琶,可直译为琵琶歌,演唱者用自制的侗族琵琶边弹边唱,嘎琵琶曲目分短篇、中篇和长篇三类。抒情短歌属民歌范畴,中长篇属曲艺。中篇只唱不说,称为嘎常或嘎常理,内容多为劝夫妻和睦,劝孝敬父母、公婆,劝诫烟酒嫖赌等,故称《嘎劝》。长篇有说有唱,以唱为主,称为嘎经。经,侗语有经传、经典和故事的含意,泛指历来被尊崇的典范故事,如《开天辟地》、《人类祖源歌》、《祖先落坡》、《吴勉王》、《离情》、《珠郎娘美》和根据汉族故事改编的《二度梅》、《秦香莲》、《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数十部曲目。嘎琵琶的唱腔音乐源于侗族山歌,只有一个基本曲调,因曲目和艺人的不同而有多种变化。嘎琵琶用侗语演唱,历代艺人都有用汉字记录的手抄底本。唱词中,有三个字的短句,也有30余字的长句。唱词对平仄、韵律有严格的要求。1956年,陆庆兴在长沙参加全省农村群众文艺观摩会演,演出 《三百斤油》(即《离情》) 受到好评。 ☚ 评书 圣谕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