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异性凝集试验
嗜异性凝集试验是以被检血清与异种动物如绵羊或马的红细胞相作用,根据是否发生凝集来测定血清中有无嗜异性抗体的试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病人血清中出现嗜异性抗体,故临床上将本试验作为诊断此症的依据之一。本试验无特异性,正常人和接受马血清治疗的病人也可出现凝集反应。对凝集反应阳性者,必要时应再用牛血细胞和豚鼠肾脏作吸收试验,以资分辨阳性的原因。试验方法是取灭活血清作倍比稀释,每管加入等量洗涤过的绵羊红细胞。混和后,置37℃水浴中一小时,观察结果。以出现凝集的血清最大的稀释度为其凝集价。正常人一般不超过1∶7。如患者最近未注射过马血清等,而嗜异凝集试验效价达1∶56以上者,可怀疑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效价达1∶224以上者可诊断为该症。如凝集价与临床表现不相符合,可进一步作嗜异性凝集鉴别吸收试验。方法是将血清内的嗜异性抗体,先分别用豚鼠肾脏悬液及牛红细胞吸收后,再进行凝集试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所产生的抗体,不能被豚鼠肾脏悬液吸收,只能被牛红细胞所吸收,故前者仍出现凝集而后者无凝集。注射马血清后产生之嗜异性抗体,则既能被豚鼠肾脏悬液吸收,也能被牛红细胞吸收,二者都无凝集。正常人的嗜异性抗体则只能被前者吸收而不能被后者吸收,故只后者出现凝集。当患者血清经豚鼠肾脏悬液吸收后,其凝集价比开始时稍低,但未低于原有效价的1/4者,即为阳性,疑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再加上经牛红细胞吸收后不出现凝集,则可确诊为该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