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气囊肿
是一种少见的喉病,病理变化为喉室附属部呈充气性扩张,多发生于男性,女性少见,约为10:1。好发年龄为50~60岁。在新生儿中虽常有喉室附部充气扩张的现象,但经常在6岁后自行缩小,故不列入。致病原因不明,可能系
❶喉室附属部先天性畸形膨大。
❷喉腔内压力经常增高,如长期剧咳、吹奏管乐器者等。
❸喉室附属部入口处活瓣形成,在高压时空气进入附属部,降压时由于活瓣的阻挡,使附部腔内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以致形成气囊肿。
喉气囊肿有三型:
❶喉内型: 囊肿局限于喉内,可向喉室带、杓会厌皱襞等处发展,但不越出甲状舌骨膜外。
❷喉外型: 囊肿位于甲状舌骨膜外,有细长蒂和喉室相连,囊肿穿过甲状舌骨膜时常在喉上动脉、神经所在处或其下方。
❸混合型: 兼有以上两型的特点。
症状早期不明显。以后出现咽喉不适、咳嗽、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喉外型者则在颈前甲状舌骨膜侧外部出现一圆形肿块,时大时小,质软,有弹性,用手慢慢挤压肿物可逐渐缩小。用力鼓气时增大。喉镜检查和X线照片可助诊断。对喉外型者亦可穿刺,如抽出空气即可确诊。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喉内型者可经喉裂开途径摘除气囊肿。喉外型和混合型则以颈外途径为佳。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将气囊肿连根切除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