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敬Dǐ

《姓氏词典》 引 《太平图话姓氏综》 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 查 《汉语大字典》, 无“”字, 与之形近者有“敂”、“𢼃”, 然皆音kǒu, 亦未注明其为姓。姑收录。


敬Jì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尚义,山东之鱼台、平邑,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湖北之利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❶郑樵注云: “妫姓,陈厉公子敬仲之后,以谥为氏。”又云: “避宋讳改为文氏,又为恭氏。”
❷ 《姓氏考略》 注引《姓苑》 云: “黄帝孙敬康后。”则此当以祖辈名字为氏。
❸或为苟姓所改。《清通志·氏族略》 载: “敬华南,官翰林院编修,本姓苟氏,改为敬氏。”
春秋时齐有敬君; 汉代有敬歆,扬州剌史; 北周有敬珍,绛州剌史; 隋代有敬肃; 唐代有敬会真,太学博士; 金代有敬嗣晖,易州人,参知政事; 元代有敬俨,平章政事,明代有敬忠,礼部主事; 又有敬承,宣德举人; 清代有敬华南。

敬jìng

❶戒慎,敬肅,不怠慢。張衡《東京賦》:“盛夏后之致美,爰敬恭於明神。”
❷表達思念、尊重之意謂之敬。杜篤《論都賦》:“齊肅致敬,告觀園陵。”

“敬”所表示的是一种严肃、慎重、尊敬、敬重的主观态度,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特别值得提倡,也是修身戒己的一种高尚人格。《诗经·周颂·闵予小子》:“夙夜敬止。”郑玄笺:“敬,慎也。”《荀子·强国》: “故王者敬日,霸者敬时。”《荀子·礼论》: “敬始而慎终。”

(章)

☚ 真   禅 ☛

敬jìng

❶慎重。《小雅·巷伯》七章:“凡百君子,敬而听之。”郑《笺》:“孟子起而作此诗,欲使众在位者慎而知之。”《周颂·闵予小子》一章:“维予小子,夙夜敬止。”郑《笺》:“敬,慎也。我小子早夜慎行祖考之道,言不敢懈倦也。”
❷恭敬,敬肃。《大雅·文王》四章: “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毛《传》:“穆穆,美也。缉熙,光明也。”郑《笺》:“穆穆文王有天子之容,於美乎又能敬其光明之德。”《大雅·云汉》六章:“敬恭明神,宜无悔怒。”郑《笺》:“肃事明神如是,明神宜不恨怒于我。”《周颂·臣工》一章:“嗟嗟臣工,敬尔在公。”毛《传》: “嗟嗟,敕之也。工,官也。公,君也。”郑 《笺》:“臣谓诸侯也。敕其诸官卿大夫云:敬女在君之事。”
❸儆,警戒。《大雅·常武》一章:“整我六师,以脩我戎。”郑《笺》:“使之整齐六军之众,治其兵甲之事。敬之言警也。警戒六军之众,以惠淮浦之旁国。”陈乔枞《四家诗异文考》:“《笺》 ‘敬之言警也。’警与儆义同,盖三家今文并作 ‘儆’ 字。”

☚ 散   敬慎 ☛

读音j·ing(ˋ),为ing韵目,属ing—eng韵部。居庆切,去,映韵。
❶尊敬;敬重。
❷严肃;慎重。《荀子》:“敬始而慎终。”
❸姓。

上一条: 下一条:

〔jing〕 ginb.
敬酒 〔jing jiu〕 ginb joud;kianb joud.
敬老院 〔jing lao yuan〕 ginblaos yanb.
敬礼 〔jing-li〕 ginb lit.
敬神 〔jing shen〕 ginb rongxginb ghunb.

{}5913疼爱。粤语。广东东莞莞城〖〗。妈~男唔~女。广东宝安沙井〖〗。油炸。吴语。浙江金华岩下〖〗。~豆腐。容易听见;声音容易传过去。吴语。江苏苏州〖〗。只隔一层板壁,讲点闲话蛮~格说起话来很容易互相听见。上供。江淮官话。湖北红安〖〗。贫穷。闽语。广东澄海。清嘉庆十年《澄海县志》卷二六:「贫曰~。」广东揭阳。

敬jìng

❶对人态度严肃而有礼貌
 △ 毕恭毕~|~仰。
❷尊重
 △ ~老爱幼|~重。
❸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 ~业。
❹有礼貌地献上
 △ ~酒|~茶。
❺姓。

敬jìng


❶尊敬:~爱︱~慕︱~佩丨~仰︱~重︱~畏︱~意︱~奉︱崇~︱虔(qian)~︱尊~︱恭~︱钦~︱致~︱~而远之︱~谢不敏︱~老慈幼︱相~如宾︱肃然起~丨必恭必~
❷有礼貌地送上:~烟︱~酒︱~茶︱孝~︱回~。
❸表示敬意的礼物:喜~︱奠~。
❹恭敬:~辞︱失~

敬jìng

❶ 尊敬:敬爱│肃然起敬。
❷ 恭敬:敬请指教│毕恭毕敬。
❸ 有礼貌地送上:敬茶│敬烟。
❹ 姓。

(2次)
❶戒慎敬肃。汤禹俨而祗~兮《离》
❷尊敬。~而无妨些《魂》

敬jìng

❶恭敬;端肃。《周易·坤》:“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离骚》:“汤禹俨而祗敬兮。”
❷尊敬;尊重。《论语·先进》:“门人不敬子路。”《招魂》:“敬而无妨些。”

敬jing

敬爱 敬辞 敬奉 敬服 敬告 敬贺 敬候 敬礼 敬慕敬佩 敬书 敬畏 敬献 敬仰 敬业 敬意 敬赠 敬重 崇敬 恭敬 回敬 钦敬 失敬 孝敬 致敬 尊敬 毕恭毕敬 敬而远之 敬业乐群 敬酒不吃吃罚酒 敬人者人恒敬之

敬jìng

❶敬重:湘莲反不动身,泣道,“我并不知是这等刚烈贤妻,可~可~。”(六六·1608)我素习按理尊敬,越发~出这些亲戚来了。(五五·1292)
❷批敬酒:(贾母)吃着酒,又命宝玉,“也~你姐姐(指凤姐)一杯。”(五四·1269)李纨道,“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大喜。”说着,大家来~。(六三·1494)
❸恭敬地:风姐道,“过来,我还有话呢。”兴儿赶忙垂手~听。(六七·1651)


敬jìng

❶警也。《詩經·大雅·常武》: “既敬既戒,惠此南國。” 鄭玄箋: “敬之言警也。”
❷慎也。《詩經·周頌·閔予小子》:“維予小子,夙夜敬止。” 鄭玄箋: “敬,慎也。”
❸不懈于位也。《周禮·天官·小宰》: “以聽官府之六計,弊群史之計,……三曰廉敬。”鄭玄注: “敬,不懈于位也。”

罚;敬

○罚fá

(动)处罚:~三杯酒|受~|赏~分明|敬酒不吃,吃~酒。

●敬jìng

(动)(把饮食或物品)有礼貌地送上:~你一杯酒|~茶|~烟|把这些烟酒给他~上。

敬jìng

〖形容词〗
一、恭敬,表谦恭,用于说话做事之时的态度(4)。《曾子易箦》: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希望挨到天亮了,请允许我恭敬地换了它。《范雎说秦王》:秦王庭迎范雎,敬执宾主之礼。——秦王在宫廷里迎接范雎,恭敬地行宾主之礼节。《送石处士序》:先生起拜祝辞,曰:“敢不敬蚤夜以求从祝规!”——石先生站起身来拜谢祝词,说:“我怎敢不恭敬地从早到晚都按照祝愿和规劝的话去做!”
二、谨慎(1)。《谏太宗十思疏》: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担忧意志怠惰,就应想到要小心地开始一件事,谨慎地搞好它的最后事宜。


敬jìng

〖动词〗
尊敬,敬重(4)。《石碏谏宠州吁》:兄爱,弟敬。——兄长能爱护弟弟,弟弟能尊敬兄长。《路温舒尚德缓刑书》:敬贤如大宾。——敬重贤能的人如同贵客一样。《送杨少尹序》:乡人莫不加敬。——家乡的人们没有哪一个不加倍地尊敬他。

敬jìng

❶ 严肃,慎重。《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与人忠。”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忧懈怠则思慎始而~终。”
❷ 尊重,恭敬。《论语·先进》:“门人不~子路。”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北虽貌~,实则愤怒。”
❸ 谦词。《触龙说赵太后》:“太后曰:‘~诺。’”《陈涉世家》:“徒属皆曰:‘~受命。’”

*jìng

BEB4
❶尊重,有礼貌地对待:~重/~爱/~仰/致~/教师是受人尊~的职业。
❷有礼貌地送上(烟、酒、茶等):~烟/~酒/~茶/热情的主人要先~客人三杯。
❸(向对方)表示礼貌客气的谦词:~请/~受命/~谢不敏。
❹〈文〉严肃,慎重:执事~慎/君子~以直内。
❺〈文〉戒备,警惕:既~既戒/夙夜~止(《诗经》)。
❻姓。

警戒1

警戒1

戒(戒警;戒鉴;戒儆;极戒;儆戒) 敬(敬戒) 惩 警(警诫;警头;警饬;警敕;警勑;申警;敕警) 惩创 镜鉴 监诫
儆戒君王的缺失:警阙
对嗜好女色的警戒:女戒
慰勉警戒自己:自厉
警诫而使醒悟:儆醒
 警戒世人使觉悟:警世(~钟)
开悟警戒:开警
规劝警戒:规警 箴训 箴戒
 规谏警戒:箴警
鉴察,警戒:镜监
事先警戒:豫慎 豫戒
约束警戒:检戒
吸取教训作为警戒:引以为戒
 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看到某种情况而引为儆戒:触目儆心
 前人的危亡,后人应引以为戒:前危后则
借鉴往事的得失以警戒将来:惩 镜戒 镜鉴 鉴戒 监戒
 规劝鉴戒:规镜
以前失作为警戒:惩戒 惩创
 吸取过去教训,以前失为戒:惩艾 惩刈 惩乂
设置数重门或击柝以警戒:重门击柝 击柝重门
明白的警戒:炯戒
深切地警戒:痛警 痛惩
(告诫人使注意改正错误:警戒)

另见:告诫 警告 处罚 注意 改错

☚ 警戒1   惩戒 ☛

表示意愿

表示意愿

表示心愿或愿望:发愿 罚愿
 表示或传达某种意愿:道意
表示内心的愿望:祝愿 祝祷
表示敬意:修敬 致敬 达敬 申敬 扫厅 式闾
行礼表示敬意:
以礼物表示敬意:敬(~贺;~献;奠~)
离席起立,表示敬意:避席 避坐
以目注视,表示敬意:目礼

☚ 表示决心   表白 ☛

敬酒(茶)

敬酒(茶)

敬酒:谘酒 进酒 进爵 进觞 进斝 献酒 献饮 献爵
斟酒敬客:把盏
举起酒杯:举杯 举觞 持觞 升觞 称觞 称杯 开撙
 举杯相撞:碰杯
 向人敬酒:觞(管子~桓公) 相属
 向客人敬酒:酌献
 向客人敬酒、劝酒:酬宾
向人敬酒,表示祝愿、祝福等:祝酒
举杯敬酒:奉觞
把杯敬酒:过盏
互相敬酒:交酢 一酬一酢
 互相劝酒,敬酒:劝酬
 主客互相敬酒:酬酢 推杯换盏
 宾主互相敬酒:酢酬
劝酒,敬酒:
以酒回敬主人:酢(交~;献~)
依次敬酒:行觞 行爵
再三献酒:贰觞
敬茶:献茶 送茶
(有礼貌地送上:敬)

☚ 饮宴   劝酒 ☛

送上

送上

上(上送)
有礼貌地送上:
恭敬地送上去:呈(呈进;呈送;呈递;献呈)
呈递文状:投状
 呈递诉状:投牒 投文 过状
(送给长上:送上)

☚ 送出   发出 ☛

恭敬

恭敬

恭(恪恭) 敬(敬共;宾敬;悚敬;振敬) 虔(虔敬;虔只) 穆悚 竦 寅(寅恭) 肃(肃敬;肃只) 只(只敬) 钦 夤 庄 愙 震 廙 慺诚
郑重,恭敬:谨(~启;~祝)
恭敬而谨慎:虔恪
亲爱恭敬:爱敬
谦虚恭敬:谦恭 谦恪 虚心下意 虚心下气 降心下气 下气降心
 谦逊恭敬:谦只 谦敬
谨慎恭敬:慎敬 慎恪 恪敬
纯厚恭敬:笃恭
 敦厚恭敬:敦敬
 宽厚恭敬:宽靖
诚笃恭敬:敦只
虔诚,真诚恭敬:诚虔
鼓舞肃敬:鼓竦
温和恭敬:温恭
和睦恭敬:和穆
端严恭敬:肃恭
肃立恭敬:鹄恭
坚贞而恭敬:贞恭
不必过于恭敬:苟敬
貌似恭敬:象恭
 表面上很恭敬:虚恭
虚假的恭敬:点头哈腰
更加恭敬:起敬
 极其恭敬:致敬 望拜 倾悚 倾竦
对人对事内心要极为恭敬和真诚:主敬存诚
十分恭敬:必恭必敬 毕恭毕敬 恭恭敬敬 必敬必恭 必钦必敬 若崩厥角
 十分真诚恭敬:必诚必敬
(对尊长或宾客严肃有礼貌:恭敬)

另见:严肃 礼貌 尊敬 谦恭 ︱傲慢

☚ 恭敬、礼貌   表示恭敬 ☛

警惕

警惕

诫 悈 敬 悚惕 惊惕 警心
戒备、警惕之心:戒心(常存~)
 对忌讳的事有戒心:戒忌
警惕骄傲自满:戒盈持满 诫盈持满
警惕自己,防止骄傲和急躁:戒骄戒躁
强调来人不怀好意,要提高警惕: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小心谨慎,保持警惕:甄心动惧
看到苗头就知警惕:畏微
自我警惕:自戒
 以谦抑自戒:警抑
戒惧警惕:冰惕
警惕性很高:常备不懈
日日警惕、戒惧:日惕
日夜警惕戒惧:昼警夕惕
对敌人不可放松警惕:寇不可玩
(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意外等保持警觉:警惕)

另见:注意 警戒2 防备 戒备 居安思危

☚ 避免   禁止 ☛

敬jìng

居庆切,去映。
❶恭敬,严肃。《易·坤》:“~以直内,义以方外。”
❷谨慎,慎重。《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
❸尊重,尊敬。《孟子·离娄》:“爱人者,人恒爱之;~人者,人恒~之。”

〖敬〗 粵 ging3〔徑〕普 jìng

❶ 嚴肅,慎重。許慎《說文解字》:「〜,肅也。」《論語.子路》:「執事〜。」
❷ 尊敬,敬重。陳壽《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甚〜重之。」
❸ 敬意。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嚴大國之威以修〜也。」
❹ 副詞,恭敬地。《史記.魏公子列傳》:「公子使客斬其仇頭,〜進如姬。」(公子:魏公子,即信陵君。其仇:指如姬的殺父仇人。)

中国古代道德范畴。西周初期周公提出。《书·康诰》说:“恫乃身,敬哉!”“往哉,封,勿替敬”。春秋时用指臣德, 《诗·周颂·臣工》:“嗟嗟臣工,敬尔在公。”《国语·晋语》:“吾闻之羊舌大夫曰: ‘事君以敬,事父以孝。’受命不迁为敬,敬顺所安为孝。”又确定为美德之一,《左传》文公18年:“孝、敬、忠、信,为吉德。”孔子也以此为儒家诸美德之一,认为是君子之道的一项。孔子说:“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论语·公冶长》)子路问君子,孔子说:“修己以敬。”(《论语·宪问》)又是实行仁的道德项目之一,樊迟问仁,孔子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敬事,指严肃不放逸地处理事情。 《大学》定为人臣之德,说:“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易传·文言》发挥孔子修敬思想,提出敬义内外的涵养观,提出:“敬以直内,义以方外。”直,指矫正。宋儒重敬。程颐认为,敬是美德之一,他说:“敬只是持己之道。”(《二程遗书》卷18)持己之道即“主一”,指注意力高度集中无它适。他说:“所谓敬者,主一之谓敬;所谓一者,无适之谓一。”(《语子》15)又认为敬是道德修养的根本功夫。他说:“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遗书》卷18)道德修养中的“不敢欺,不敢慢,尚不愧于屋漏,皆是敬之事也。但存此涵养久之,自然天理明。”(《语录》15)朱熹发挥这一思想,并给予它以首义的地位。他说:“敬字二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朱子语录》卷12)认为敬以静为根据,“敬字工夫,贯动静而必以静为本。”(《答张敬夫》)提出死敬活敬之说:“敬有死敬,有活敬。若只守着主一之敬,遇事不济之以义,辨其是非,则不活。”(《朱子语类》卷12)他还发挥《学记》“敬业乐群”的观点,提出“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近人梁启超作《敬业》文以启青年,影响颇广。

谥号。君主与大臣之美谥。《逸周书·谥法》曰: “夙夜警戒曰敬,善合法典曰敬。”蔡邕《独断·帝谥》曰: “夙兴夜寐曰敬。”郑樵《通志·谥略》把“敬”列为上谥。历朝谥“敬” 的君主有齐王敬仲、赵敬侯、武同肃祖章敬皇帝等等。

☚ 正   恭 ☛

敬Jing

中国古代伦理思想范畴,最初指谨慎、严肃、认真、努力等意思,后来引伸为恭敬、尊敬。阮元在《研经室续集·释敬》中说:“警从敬得声得义,故《释名》曰:‘敬,警也,恒自肃警也’,此训最先最确,盖敬者言终日常自隶警,不敢怠逸放纵也”。在春秋时期,“敬”已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引起普遍重视。“孝、敬、忠、信为吉德。”(《左传·文公十八年》)“吾闻之羊舌大夫曰: ‘事君以敬,事父以孝。’受命不迁为敬,敬顺所安为孝。”(《国语·晋语》一)儒家继承并发挥了这一道德观念。孔子在《论语》中把“敬”作为一种道德准则而大力提倡,“子谓子产: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 其事上也敬, 其养民也惠, 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孔子把敬和恭、惠、义等作为重要的道德规范并列,要求人们遵守,并认为做到了恭、敬、忠也就达到了 “仁”的要求。“敬”在这里是恭敬、谦逊、严肃认真等意思。《大学》: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 把 “敬” 作为臣事君的一种美德。“敬”作为臣德,后来逐渐为 “忠”所取代。宋理学家则把 “敬”作为一种道德修养方法而加以提倡, 又称“主敬”。北宋程颐说: “敬是持己之道。”( 《遗书》卷十八)即使自己思想专一而不涣散,不为外物所干扰。他说这样持久地涵养,“天理自然明”。南宋朱熹更详细地论敬,他说:“敬只是此心自做主宰处。”(《语类》卷十二)指自我抑制自己, 自己主宰自己。他认为: “若主敬致知,交相为助,则自无此敬奂。”(《答张敬夫》)意思是说把自我抑制的道德修养和求知活动结合起来,人就不会受蒙蔽亦不会再有缺点了。强调“敬”的重要性: “敬字工夫, 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 不可顷刻间断 ”提倡 “居敬穷理”的修养方法。

☚ 直   性相近,习相远 ☛

敬jìng

❶尊敬。如:敬重,敬仰,致敬。
❷恭敬。如:敬请光临;恭敬不如从命。
❸有礼貌地送上。如:敬酒,敬茶。
❹姓。

敬jìnɡ

Ⅰ  ❶ (尊敬) respect;esteem: 致 ~ pay one's respects;salute;
尊 ~ respect;esteem;honour
❷ (有礼貌地送上) offer politely: ~ 茶 serve tea;~ 烟 offer a cigarette;~ 你一杯 ! To your health! Ⅱ  (恭敬) respectfully: ~ 候光临 respectfully await your presence Ⅲ (姓氏) a surname: ~ 晖 Jing Hui
◆敬爱 respect and love;esteem;
敬辞 term of respect;polite expression;
敬而远之 keep sb. at a distance;courteously stand [hold;keep] aloof from sb.;give sb. a wide berth;keep at a respectful distance;keep away from sb. as much as [as far away as] possible;keep sb. at arm's length;
敬奉 piously worship;offer respectfully;present politely;
敬贺 congratulate sb. on sth.;offer congratulations;
敬酒 propose a toast;toast;
敬酒不吃吃罚酒 refuse a toast only to drink a forfeit — submit to sb.'s pressure after first turning down his request;be constrained to do what one at first declined;
敬老抚幼 respect the aged people and protect the young;show respect for the aged and love for [look after] the young;
敬老节 Day for Respecting the Aged;Day for the Old;
敬老院 home of respect for the aged;old folks' home;geracomium;
敬老尊贤 honor the aged and the wise;
敬礼 salute;give a salute; extend one's greetings;
敬慕 worship;
敬佩 esteem;admire;express admiration for;have a great esteem for;
敬请斧正 Will you be kind enough to prune?;敬请光临 The favour of your presence is requested.;Please vouchsafe me a visit.;
敬请惠顾[临] Your patronage is requested.;
敬请指教 Please give me your advice.;humbly request your advice;
敬人者人恒敬之 Respect a man,he will do the more.;
敬若神明 (He) paid to sb. [sth.] the same respect (he) would have offered to a god.;
敬如上宾 treat sb. as an honored guest;
敬上 truly yours;yours truly;
敬师尊长 respect one's elders and teachers;
敬挽 with deep condolences from sb.;
敬畏 hold in awe and veneration;revere;
敬惜字纸 preserve waste paper with writings on it;cherish paper bearing written or printed words;
敬贤礼士 treat able men and scholars with the greatest courtesy;respect wisdom and revere scholarship;
敬献 offer respectfully;present politely;
敬仰 revere;venerate;admire;look up to;
敬业乐群 respect work and enjoy company;
敬意 respect;tribute;regards;salute;esteem;
敬赠 respectfully presented by;
敬长抚幼 respect for elders and care for youngsters;
敬重 highly esteem;look up to with great respect;deeply respect;revere;honour

respect;honor;esteem;revere
致~pay one’s respect;salute

敬jìng

而远之|老怜贫|老尊贤|如上宾|如神明|若神明|上爱下|始慎终|事不暇|事后食|贤礼士|谢不敏|业乐群|之如宾|终慎始

❷ 居穷理|相如宾

❸ 诚心意|贪贤老|小心

❹ 毕恭毕|肃然起|凛然起

敬,金文作,小篆作
初文作 “茍”而無 “口”,“口”是裝飾符號或分化符號。構形意義不明。基本義是嚴肅、謹慎,引申爲恭敬義,“敬” 的初文。或增意符 “攴”,當讀如 “警”。銘文或用上述諸義。提示: 初文“茍”今音jì, 與从草頭之“苟”音義不相涉, 後世訛變混一, 故文字形體之變或有理,或無理,唯研究者當尋繹源流,明演進之道,知變易之由,探求演變軌迹及其規律,對識字、明義、正字、語言規範必大有裨益。
楚簡帛文作,沿襲古體。秦簡牘文作,古隸典型。

敬jìng

会意字。篆书左边“苟”(读jí,与“苟且”的“苟”有别),《说文》说是“急”的意思。《正字通》说:“从羊、从包(省)、从口,犹慎言也。”隶书省作“苟”。苟,随便,不严肃。攴(pū),以手执杖或执鞭,表示敲打,使之严肃、慎重,亦属会意。《释名·释言语》:“敬,警也,恒自肃警也。”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jǐng
警(警察)
qíng
擎(引擎)
檠(灯,灯台。“梦断酒醒山雨绝,笑看饥鼠上灯檠。”——苏轼《侄安节远来夜坐》)

金文;金文;篆jìng

[茍(意符)+攵(攴,示動符)→敬(《説文》:“敬,肅也。從攴茍。”敬,早期金文以“苟”爲“敬”。後加“攴pū,示動符”表示全神貫注,引申爲尊敬。以禮物致敬意〈賀敬〉。肅然〈起敬〉。)]
《詩經·小雅·沔水》:“我友敬矣,讒言其興。”(朋友朋友你要謹慎,讒言四起不可不問。)
《論語·季氏》:“事思敬,疑思問。”(〈孔子説〉:事情要想到全力去做;有疑惑,要想到去問人。)
梁斌《紅旗譜·五二》:“嚴知孝坐在沙發上,僕人敬上茶來。”

jìng

(12画)

【提示】艹,3画,宋体是一横两竖,楷体第三笔是撇;旧字形4画,中间一横断为两笔。攵,4画,不要错写成3画的⼡。

*敬jìng

12画 攴部 
(1) 严肃;慎重: ~业|~始慎终。
(2) 尊重;有礼貌地对待: ~重|~仰|~请光临|人人~他三分。
(3) 有礼貌地送上去: ~酒|~茶|~各位一杯。
(4) 虔诚地供奉: ~神。

敬()


柞伯簋,近出殷周金文集録486,西周早期
王曰: “小子小臣,敬則佑,獲則取。”

叔䟒父卣, 殷周金文集成5429,西周早期
唯女(汝)焂(其)敬辪(乂)乃身。

對罍,殷周金文集成9826,西周中期
用匄(眉)(壽)敬冬(終)。

師酉簋,殷周金文集成4288,西周中期
(夙)夜勿灋(廢)朕令。

師克盨蓋,殷周金文集成4468,西周晚期
敬𡖊(夙)夕勿灋(廢)朕令。

五年師簋, 殷周金文集成4216,西周晚期
(敬)母(毋)贁(敗)𨒪(績)。

大克鼎,殷周金文集成2836,西周晚期
敬𡖊(夙)夜用事。

秦公簋,殷周金文集成4315,春秋早期
虔敬朕祀。

秦公鐘,殷周金文集成262,春秋早期
余𡖊(夙)夕虔敬朕祀。

樂子簠,殷周金文集成4618,春秋晚期
樂子敬豧𢍰(擇)其吉金, 自乍(作)飤(䀇)。

敬事天王鐘,殷周金文集成78,春秋晚期
敬事天王至于父(兄)。

叔夷鐘,殷周金文集成272,春秋晚期
尸(夷)不敢弗憼戒。

邾公釛鐘,殷周金文集成102,春秋
用敬卹(盟)祀。

石鼓文·吴人
朝夕敬□。

中山侯鉞,殷周金文集成11758,戰國中期
中山𥎦(侯)乍(作)𢆶(兹)軍(以)敬(儆)氒眾。

矢形器, 殷周金文集成11998,戰國
敬𫊝

古璽彙編4158,戰國
敬事。

古璽彙編3655,戰國
敬事。

古璽彙編5039,戰國
敬信。

古璽彙編4151,戰國
敬事。

古璽彙編4208,戰國
敬上。

古璽彙編4170,戰國
敬事。

古璽彙編5018,戰國
敬。

古璽彙編4219,戰國
敬上。

古璽彙編5028,戰國
敬。

古璽彙編4249,戰國
敬立(位)。

古璽彙編4229,戰國
敬命。

古璽彙編5049,戰國
敬。

古璽彙編4153,戰國
敬事。

古璽彙編4244,戰國
敬之。

郭店楚墓竹簡·五行36,戰國
遠而(莊)之, 敬也。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中弓21,戰國
(古之)(事)君者(以)忠與敬。

睡虎地秦墓竹簡·爲吏之道49,戰國至秦
出則敬。

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414,西漢
市垣道橋,命市人不敬者爲之。

漢印文字徵
𡘓敬。

漢印文字徵
格敬。

漢印文字徵
趙敬私印。

白石神君碑,東漢
敬恭明祀,降福孔殷。

郃陽令曹全碑陽,東漢
收養季祖母,供事繼母,先意承志,存亡之敬,禮無遺闕。

肥致碑,東漢
恭敬烝烝。

封龍山頌,東漢
敬天之休,虔恭明祀。

北海相景君碑陽,東漢
分明好惡,先以敬讓。

北海相景君碑陰,東漢
故騎吏劇朁麟字敬石。

史晨後碑,東漢
時長史廬江舒李謙敬讓。

三老掾趙寬碑,東漢
尚敬武主。

桐柏淮源廟碑,東漢
處正好禮,尊神敬祀。

元均及妻杜氏墓誌,東魏
禮敬踰於奉冀,懃悔過於訓歜。

高淯墓誌,北齊
魏朝式仰家勤,敬引人傑。

王福芝造像記,北齊
王福芝敬造佛一軀常□共養。

張思文造像記,北齊
佛弟子張思文,敬造無量壽像一軀,並觀音大勢。

賀屯植墓誌,北周
孝敬基於自然,仁讓發於天性。

李明顯造像記,北周
弟子李明顯爲亡女阿他,死孫女趙□長妃,敬造釋迦石像一軀。

馮忱妻叱李綱子墓誌,隋
娣姒敬其柔順。

段濟墓誌,隋
從師問道,樂群敬業。

關明墓誌,隋
敬勒玄壤,式流負裁。

趙朗墓誌,隋
君諱朗,字天敬。

蔡君妻張貴男墓誌,隋
敬鎸沉石。

青州勝福寺舍利塔下銘,隋
奉安舍利,敬造靈塔。

封忠簡妻王楚英墓誌,隋
是稱孝敬。

開皇二年石虎刻字,隋
開皇二年敬造石虎一刊。

戴令言墓誌,唐
由是鄉人皆號曰先生,敬而不名也。

崔祐甫墓誌,唐
聖上之恩日崇,百寮之敬彌肅,蒼生之望益重。

屈突通墓誌,唐
飭躬莊敬。

石臺孝經,唐
故以孝事君則忠,以敬事長則順。

顔勤禮碑陽,唐
君諱勤禮,字敬,琅琊臨沂人。

劉通墓誌,唐
嗣子知敬。

張審文墓誌,唐
爲交朋之所敬承。
《説文》: “敬,肅也。从攴、茍。”
西周金文从攴,茍聲。春秋金文“茍”或訛作“羌”。戰國文字所从之“茍”,形體因地域差異而有變化,其中秦系文字上承甲骨文。

☚ 茍   鬼部 ☛

敬jìng

西周作,象狗竖耳警戒状。是(不是苟(gǒu)且的苟字。苟字从草头,句声。字读jí,通亟)敬警的本字。西周或作苟,象狗看守器皿。后又加攴(扑)旁,作敬,到现在。加扑旁,是督促狗守器。由警戒义引申为尊重,有礼貌地对待。如:敬客|敬之以礼|敬赠。组词如:恭敬|尊敬。也有严肃义。

敬★常◎常


jìnɡ形声,从攴,茍(jì)声,隶定为“敬”,攴改为攵。(一说表意,从攴从茍,攴为击,茍有自我约束、审慎义。)本义为谨慎、严肃,引申为尊重、谦恭而有礼貌、有礼貌地对待或送上等。
【辨析】
❶以“敬”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韵母为inɡ,但声调和声母不同。jǐnɡ:警、儆∣qínɡ:擎、檠。
❷敬/恭 见128页“恭”。
❸在台湾,“敬”的左上角4画,不是艹。

(jìng)

从攴、茍。
【按】敬,《説文》:“肅也。”段玉裁注:“肅者持事振敬也。”

隶jìng

【析形】会意字。古文字形从攴,从苟。苟有审慎之意。
【释义】《说文》:“肃也。”本义指恭敬,端肃。[敬而远之]表示尊敬却有所顾虑不愿接近。作动词用,又表示有礼貌地送上去,如[敬酒]、[敬茶]。
恭、敬在表示敬重有礼的意义上是同义词。文献中常对举或连用。“恭在貌,敬在心。宾客轻,故主恭,祭祀重,故主敬。”[肃然起敬]、[敬而远之]、[敬畏]都指内心活动,[谦恭]、[玩世不恭]侧重仪态行为。
【shape analysis】 It is the associative character.The meaningful parts are攴(pū)and 苟(gǒu)which means cautious.
【original meaning】 Respect.

*敬kieng

[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 , 肅也。 从攴、苟。苟,自急敕也。(九篇上)
手持杖刑問一人以儆戒之?

☚ 解   辟 ☛

〈副〉“敬意”的省辞。特意;特地。
《金》七: 薛嫂先入去通报姑娘得知,说:“近边一个财主,~来门外和大娘子说亲。”又六二: 谢子纯听见嫂子不好,唬了一跳,~来问安。
《醒》八四: 我要不是自己~来接你,我就从京里上任,近着好些路哩。
《聊·墙》二: 原是来问问安,也不是~要钱,何妨出来同相见?又
《寒》二: 老天爷待为咱~生出一个包文正来哩么?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5:2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