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扑
清代宫廷“百戏”之一种,即角力,亦称“跌交”、“贯跤”、“撩跤”。军中设有“善扑营”,人员从“八旗”精练勇士中选出,由亲近大臣统领,其任务为“凡大燕享皆呈其技,或与外藩部之角抵者争较优劣”。善扑表演也是宫廷宴会上的保留节目,“ (正月)十九日谓之筵九。每至筵九,皇上幸西厂子小金殿筵宴,看玩艺,贯跤”。“ (是日),善扑营进撩跤名单,掌仪司进玩艺名单。‘跤手’ 皆白布短衫、窄袖,而领及襟率用七、八层密缝之,使坚韧不可碎。初则两两作势,各欲伺隙取胜,继则互相扭结,以足相掠,稍一失,即拉然仆矣。”清代许多皇帝都喜欢看善扑表演,对善扑营“上皆能呼名氏”。特别是乾隆皇帝,还给予跤手赏踢,有的甚至被 “自士卒拔至大员”,而教坊的歌舞艺人却“经月不陈默相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