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商鞅方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科技類 > 度量部 > 量具 > 商鞅方升
商鞅方升  shāngyāngfāngshēng

亦稱“商鞅量”。戰國時秦國之標準量器,爲商鞅任大良造時所製,故名。今上海博物館藏有原器,銅製,呈長方形,有短柄。今實測全長十八·七厘米,内口長十二·四七七四厘米,寬六·九七四二厘米,深二·三二三厘米,容積爲二○二·一五立方厘米。壁刻銘文云:“十八年,齊䢦卿大夫衆來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積十六尊五分尊壹爲升。”十八年,即秦孝公十八年(公元前344年)。達,“率”之古文。尊,通“寸”。據此銘知其容積爲秦尺十六又五分之一立方寸。其底部刻秦始皇二十六年詔書:“廿六年,皇帝盡并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爲皇帝。乃詔丞相狀、綰法度量,則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據此知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仍以商鞅方升爲全國度量衡之標準。學者據此器銘文及對其實測之結果,推算出戰國時秦國一立方寸合十二·四七八立方厘米,一尺合二三·二厘米。參閱《史記·秦本紀》、《中國古代度量衡圖集·圖版說明》。

商鞅方升

商鞅方升

商鞅方升

或称“商鞅铜方升”。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实行变法时颁发的标准量器。现存的最早的标准量器。铜质,呈长方形,有柄。计算容积为201.15立方厘米。右壁的铭文说明是秦孝公十八年(前344)大良造商鞅颁发,以十六又五分之一立方寸的容积定为一升,证明当时已经掌握“以度审容”的科学方法,以及在数学运用与机械制造等方面的成就。底部刻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字体与右壁上的铭文不同,是后来加刻的。证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商鞅规定的制度与标准器统一全国的度量衡。原件藏上海博物馆。

☚ 升   斗 ☛

商鞅方升

商鞅变法时为统一度量衡制而颁发的标准量器,秦统一后,继续作为标准量器使用。方升有短柄,全长18.7厘米、内口长12.4774厘米、宽6.9742厘米、深2.323厘米,计算容积202.15立方厘米。器壁三面及底部均刻铭文,左壁刻:“十八年,齐(率)卿大夫众来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器壁与柄相对一面刻“重泉”二字。底部刻秦始皇廿六年统一度量衡诏书。右壁刻“临”字。“重泉”与左壁铭文“十八年……”字体一致,应是一次所刻,而“临”字与始皇廿六年诏为第二次加刻,可知此器初置重泉(今陕西蒲城),后转发至“临”地(可能是春秋时晋晋临,即今河北临城县)。铭文中的“十八年”,即秦孝公十八年(前344),是商鞅任大良造时颁发的标准量器。底部加刻秦始皇二十六年诏书,证明秦统一后,仍以商鞅所规定的制度和标准器统一全国的度量衡。现藏上海博物馆。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3: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