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流通费用
商品流通领域中所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主要包括: 商业工作人员的劳动报酬 (工资、奖金、福利费等); 支付给为商品流通服务的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劳务费用 (商品运费、水电费等); 商业经营活动中的物质消耗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家具用具摊销等); 商品在运输、保管和销售过程中的损耗; 再分配项目的支出 (银行贷款利息、保险费等); 商业经营管理中的其他费用(各项行政管理费等)。商品流通费用应是商业部门从事商品流通活动所必需的费用开支,凡是与商品流通活动无关的各种开支,如因违反经济合同而付出的罚款和赔偿费、各种责任事故及其他意外损失等,均不应列入商品流通费用。商品流通费用按经济性质可分为两大类: (1) 生产性流通费用,是与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内的继续有关的费用。如商品运输费用、商品保管费用、商品的补充加工费用 (分类、挑选、整理和包装费用等); (2) 纯粹流通费用,是与商品的价值形式转化有关的费用,即由商品的价值运动(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和由货币形式转化为商品形式) 而引起的费用,是为了实现商品价值而支出的费用,是流通中的非生产性费用。如商品的买卖过程和企业经营管理过程所支出的营业人员的工资、广告费、管理费等。按商品流通费用与商品流转额的关系可分为: 可变费用,亦称直接费用。是随商品流转额的变动而变动的费用,如运费、包装费等; 另一种是不变费用。亦称间接费用。是不随商品流转额变动而变动的费用,如企业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费、企业管理费等。此外,还可按费用发生的环节,分为进货费用、储存费用、销售费用等。节约商品流通费用,是提高商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表示流通费用的指标,主要有两个: 一是商品流通费用额,直接反映流通费用开支多少的绝对金额。二是商品流通费用率,是商品流通费用额占商品销售额的比例,表明每实现百元销售额所支出的流通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