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唯意志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唯意志论即“意志主义”。一种主张意志是宇宙的本体、意志高于理性的唯心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哲学和伦理学学说。一般认为,凡从意志出发解释自然、人生和经验的各种问题的理论,都可称为唯意志论。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叔本华和尼采。唯意志论认为,意志是整个世界的基础,是终极的实在,一切事物都是意志的表现,思想也是意志的派生物。意志无所不在,永不死灭。它在人心中表现为冲动、本能、奋进、渴望和要求。它是一种盲目的、无理性的、永不衰竭的创造力。叔本华认为,意志不仅是产生万物的根源,也是世上一切罪恶和痛苦的根源。因为任何意志都要表明为自我奋斗,它永远得不到满足,所以痛苦也永无终结。因此,只有完全弃绝生存意志,做到绝对的无动于衷,才能实现解脱和达到幸福。尼采给予盲目的生命意志以一定的目的和意义,即渴望统治和权力。他认为,追求和发挥权力意志,不仅是宇宙的本质,自然和社会的唯一动力,而且也是最高的生活原则和道德原则。因此,强力就是道德。这种把道德完全从属意志的观点,会导致否定道德以至取消道德的理论。 唯意志论 唯意志论weiyizhilun, Voluntorism主张意志高于理性,并且是宇宙的本质或本体的一种唯心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哲学学说,亦称“意志哲学”。西欧中世纪时,奥古斯丁、邓斯·司各特等哲学家已开意志哲学之端,近代的康德也有夸大意志作用的倾向,他的实践性高于理论性的观点,是唯意志论直接的理论来源。唯意志论作为一个哲学派别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广泛传播于19世纪中叶以后。唯意志论的创始人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他把“意志”视为世界的本质,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意志的表现。“意志”是一种“盲动的力”,一种永无止息的追求。它无所不在。在人们心中表现为一种本能的冲动、渴望和欲求。意志得不到满足就产生痛苦,意志是世界一切痛苦的根源。 ☚ 现代西方哲学 叔本华 ☛ 唯意志论 唯意志论voluntarism亦译“唯意志主义”。主观唯心论的一种。否认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片面夸大意志的力量,认为意志是世界的本质或本体。将意志、欲望、本能冲动等置于首位。奥古斯丁、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 1788—1860)、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1844—1900)以及美国心理学之父詹姆斯均是这一主张的代表。唯意志论对生命哲学、实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和存在主义有重要影响,并成为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的理论基石,对西方文学与美学亦有影响。 ☚ 唯灵论 二元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