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唐甄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唐甄1630—1704

清初思想家。初名大陶,字铸万,号圃亭,四川达州(今达县)人,长于吴江。顺治十四年(1657年)举人,后选长子县知县,在任内督民树桑凡八十万株,未几坐事丢官,困居吴市,生活潦倒,然著书不辍。其学术思想宗王阳明良知之学,但反对理学家空谈“心性”而不讲“事功”,主张两者相互结合。作有《衡书》 (后易名《潜书》,分上下篇,上篇论学,下篇论政),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道德,主张经济上“富民”。认为“为治者不以富民为功,而欲幸致太平,是适燕而马首南指者也”。(《潜书·考功》)又说“尧舜之道无他,耕耨是也,桑蚕是也,鸡豚狗彘是也。(《潜书·宗孟》)

唐甄(1630—1704)

明末清初达州(今属四川)人。原名大陶,字铸万,号圃亭。唐阶泰子,王闻远岳父。清顺治十四年(1657 年)举人。康熙十年(1671 年)选授山西长子知县,教民养蚕植桑,任十月称名宦。因逃人事罣误罢职为民,归居吴江,徙居苏州。曾经商为牙客,后贫居授徒著述。与魏禧、曾灿、杨宾、何焯等友。性刚直伉爽。少能歌诗,不喜吴人文宗韩、欧、诗宗苏、陆之习,谓文风儒弱。唯读秦汉书,著述不袭古,力主自立超逸。博通实学,综贯经史,嗜古不拘师说,主张维新达变,以经世为旨归。晚年与昆山蔡方炳讲道,宗王阳明良知之学,为时推重称名儒,与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并称四大启蒙思想家。卒葬于苏州虎丘戴家浜。著有《潜书》《毛诗传笺合义》《春秋述传》《潜文》《潜诗》《圃亭集》等。

唐甄1630—1704

清初思想家。字铸万,号圃亭。四川达县人。曾任山西长子知县,后靠经商和讲学维持生计。以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而著称。主要著作《潜书》。政治上反对忠、孝、仁、义等封建礼教,指责它们“可致人于死”,得出“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的大胆结论。强调法治的重要作用,认为“国中无法,虽众不一,其主可虏”。主张刑罚的运用应准确适中,“刑罚中,则百姓安”,执法者不应凭个人的好恶断狱。提倡“省刑轻杖”,反对重刑、滥刑。尤其强调善为政者应“刑先于贵,后于贱”,“刑自贵始”,应首先对统治阶级中的违法者加以制裁。

唐甄1630—1704

清初思想家。初名大陶,字铸,号圃亭。四川达州 (今四川达县)人。曾作过知县,因与上司不合,被革除职务。晚年寓江南,靠讲学著文维持生计。他以勇猛抨击君主专制著称。他反对神化皇帝,指出皇帝是人不是神,认为“天子之尊,非天帝大神也,皆人也”。(《潜书·抑尊》)。他揭露历代封建皇帝的罪恶,认为“自秦汉以来,凡为帝王皆贼也”。他重视法律的作用,认为“国中无法,虽众不一,其主可虏;军中无法,虽勇不齐,其将可擒”。他强调执法的重要性,认为“令行则治”,“刑罚中,则百姓安”,“令不行则不治”,“刑罚不中,则百姓不安”。为保证法律的权威性,他主张 “刑先于贵,后于贱; 重于贵,轻于贱; 密于贵,疏于贱;决于贵,假于贱”。(《潜书·权实》)。并要求“刑自贵始,自宠始,自近始”。他还继承了传统的德主刑辅思想,提出了以德统刑,废除酷法的要求。他的著作主要有《潜书》99篇。

唐甄1630—1704

中国清初思想家。初名大陶,字铸万,号圃亭,四川达州(今达县)人。祖籍浙江,世代为官不绝。28岁举于乡,会试不第,42岁时出任山西长子县令,然仅“十月而革为民”(《潜书·守贱》)。后转而治学,家道亦日落。困于田薄赋重,弃农从商,失败后转而为牙人(经纪人),又为客商污告窃金,“器物鬻尽,无以偿之”(《恒说》)。晚年开馆授徒,穷困潦倒而卒。伦理思想上,主张性德、性才、性功相统一的人性观。认为人性不能仅是个人内在的道德本性,亦应在社会生活中获其现实性。性德只有通过性才转化为性功,才使人性获得完满的实现。而离开才和功讲尽性,只能是“徒抱空性,终于自废”(《性才》)。并由此提出“仁义礼智俱为实功”(《宗孟》)。要求“尽仁,必能育天下”;“尽义,必能裁天下”;“尽礼,必能匡天下”;“尽智,必能照天下”(《性才》)。进而明确主张“不能救民者,不如无贤”(《有为》)。强调一切“善施”、“善政”都必须“从人”、“救民”,使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否则“贤而不致于用,吾见其不瓦砾若也”(《贞隐》)。提倡君子应愤发自强,“志任天下”(《思愤》)。在人伦关系方面,则力倡以平等为原则,处理人们之间的一切道德伦常关系。认为“平”是“天地之道”,亦是人生权利,故“不平则倾”。并由此而提出“五伦百姓,非恕不行”(《夫妇》)的伦理命题。主张在君主与臣民关系中,要抑“天子之尊”。指出“天子之尊,非天帝大神也,皆人也”(《抑尊》),故天子亦应视自己为普通人,要容许臣民“攻君之过”(同上书),要礼贤下士,“处身如农夫”。在父子关系中,要对上不重父轻母,对下不重子轻女;在朋友关系中,要讲诚挚;在兄弟关系中,要讲和顺;在夫妻关系中,要讲“敬且和”。强调民本主义,指出“天下之官皆养民之官”(《考功》),“国无民,岂有四政?封疆,民固之;府库,民充之;朝廷,民尊之;官职,民养之。奈何见政不见民也!”
(《明鉴》)抨击君主专制:“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室语》),认为忠孝仁义都可“成崇”,“致人于死”。对封建道德进行了批判。唐甄的伦理思想反映了当时正在兴起的市民阶层的道德要求,闪烁着启蒙思想的光辉。著作有《潜书》等。

唐甄1630~1704

明末清初思想家。原名大陶,字铸万,号圃亭,明达州 (今达县) 人。清顺治十四年 (1657年) 举人,任山西长子县令,有善政,未满年即因事去官。嗣充当商 “牙”,晚年流寓江南,历经坎坷。反对理学家空谈心性,不讲事功,认为心性和事功是互为表里的,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指出 “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贱也”。对封建道德进行了控诉。在经济上主张富民。著有《毛诗传笺合义》、《春秋述传》和《衡书》79篇 (后改为《潜书》),又有《潜文》、《潜诗》、日记等并传于世。

唐甄

126 唐甄1630—1704

清思想家。字铸万,号圃亭,初名大陶,四川达州(今四川达县)人。顺治举人,任山西长子县令。未几,丢官。主张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对君主制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批判。认为自秦以来“帝王者,皆贼也”;对封建君臣关系持否定态度,认为人与人是平等的,反对重男轻女。主张“民惟邦本”,实行富民政策,反对“虐取于民”,强调安民于田,安贾于市。著有 《潜书》。

☚ 顾炎武   颜元 ☛

唐甄1630—1704

清初思想家。初名大陶,字铸万,号圃亮。四川达州(今达县)人。曾任山西长子县知县。学宗阳明良知之说,但重视事功,主张事功为心性修养的表现,提出“知行合一者,致知之实功也”。猛烈抨击封建君主制度,提出:“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认为忠孝仁义之说“致人于死”,切不可强而行之。著作有《衡书》,又称《潜书》。

潜书/潜书/潜书/潜书注

☚ 郑静庵先生文录   潜书 ☛

唐甄

唐甄1630—1704

初名大陶,字铸万,改名甄,号圃亭,达州(今四川达县)人。顺治举人。曾任知县,与长官不合,十个月即罢官。后居苏州,一意著述。为文多为社会贫富不均抱不平,学术思想上则反对宋儒的只讲心性不谈事功。是清初进步思想家。著有《圃亭集》及《潜书》。

☚ 朱彝尊   储欣 ☛
唐甄

唐甄1630—1704

原名大陶,字铸万,四川达州人,著有《潜书》等。唐甄曾为知县和小地主,后落为小商人,其思想多城市平民意识。“富民”是其经济思想的核心,他指出:“立国之道无他,惟在于富。”(《潜书·存言》) 指责当时的“为政者无一人以富民为事,上言者无一人以富民为言。” (同上) 认为统治者只有“竭君臣之耳目心思,并注之于匹夫匹妇”(同上),以富为功,才能称仁政、善政。他开列的致富之术,除了重农桑,田地不荒芜,还有山林多材,池沼多鱼,园多果蔬,栏多羊豕。对牧羊、育豕、饲鹜、缫丝、织席等”操一金之资,可致百金之利者” (同上书,《富民》) 的活动特别重视,还把传统的仕、农、工、商的位序改为农、工、商、仕。同时,还提出了听民自利求富的观点,他说:“海内之材,无土不产,无人不生。岁月不计而自足,贫富不谋而相资。是故圣人无生财之术,因其自然之利而无以扰人,而财不可胜用矣。” (同上书,《富民》) 反映出他具有较浓的市民思想色彩。

☚ 王夫之   颜元 ☛

唐甄1630~1704Tang Zhen

scholar and proser of the Qing Dynasty. Works: Narrating Accounts of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etc.

唐甄1630—1704

清初思想家。初名大陶,字铸万,号圃亭。四川达州(今四川达县)人。反对宋儒空谈心性, 不讲事功,认为“事功”出于“心性”的修养, “心性”修养应表现“事功”,抨击君主专制,指出“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潜书·室语》)。还提出“忠孝仁义诸道德都可以致人于死,都可以成祟”的论点。著有《衡书》九十七篇,后改名《潜书》。

唐甄1630—1704

清初思想家。字铸万,号圃亭,原名大陶。四川达州(今达县)人。顺治举人。选山西长子知县。未几,以逃人诖误去官。生活屡困,但著述不辍。所著《衡书》,志在权衡天下,因连蹇不遇,遂更名《潜书》。该书认为国家的一切罪恶,皆归咎于帝王, “杀人者众手,实天子为之大手”。否定封建伦理关系,认为人都是平等的。反对重男轻女行为,声称自己生女必抱而庙见。针对社会穷困状况,提出了许多富民主张。值得注意的是,把商贾与农业相提并论,主张“农安于田,贾安于市”。晚年,信奉王阳明学,在《潜书》的“宗孟”、 “法王”两篇中,论之甚详。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3: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