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唐武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唐武宗814—846

即李炎,初名(chan)。穆宗子。唐代皇帝。公元840—846年在位。长庆元年(821年)被封为颖王。文宗死,他被宦官仇士良等拥立。即位后,召入淮南节度使李德裕,任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门下侍郎。采用李德裕建议,改变以宦官监军干预将帅行动的作法。会昌三年(843年)解除优士良大权。次年仇士良死,下令没收其家产。同年,昭义节度使刘稹继立,他接受李德裕的意见,力排众议,讨伐刘稹,第二年收复邢、洺、磁三州。会昌三年,他还听从李德裕谋划,在分化回鹘的前提下,派兵大破回鹘乌介可汗部,任命回鹘贵族温没斯为归义军军使,边塞得以暂时安宁。会昌五年下令禁佛,痛斥佛教“劳人力于土木之功,夺人利于金宝之饰”,令僧尼二十六万多人还俗,拆寺庙四千六百余所,收良田数千万顷,收奴婢十万余人,并为税户。

唐武宗

唐武宗814—846

即李炎,本名瀍,穆宗第五子,母为宣懿皇后韦氏。初封为颖王。文宗初曾立三子鲁; 王永为太子,以其昵近小人,不循法度而废。文宗之位得于敬宗,于是立敬宗第五子陈王成美为皇太子,示以大公。文宗病时,密命皇太子监国。而左右神策军中尉鱼弘志、仇士良,矫诏立颍王为皇太弟。公元840年正月,文宗卒,颍王瀍即位,是为武宗。武宗任用李德裕为相,会昌年间,朝廷有所振作。李德裕较好的处理了与宦官的关系,与枢密使杨钦义有一定交情。武宗信任李德裕,对宦官不甚依重,宦官势力有些削弱。仇士良告老的次年,下诏籍没其家产,削夺其官爵。在李德裕的主持下,击杀刘稹,收复了昭义镇所辖的泽、潞、邢、洺、磁五州。会昌五年 (845) 七、八月间,武宗下诏禁抑佛教。将寺院财货田产没官,其建筑村料用于修公廨,铜象、钟磬铸以为钱。凡毁天下寺院四千六百多所,僧尼还俗二十六万多人。收良田数千万顷,奴婢十五万。武宗颇好道术,想望长生,服食方士金丹,情绪更易波动,喜怒无常。会昌六年三月,武宗久病不愈,以为唐土德,不可以王气胜君名,改名炎。武宗病重,旬日不能言,诸宦官定策立宪宗子王怡为皇太叔,权勾当军国政事。是月,武宗卒,年三十三,谥曰至道昭肃孝皇帝,庙号武宗,葬于端陵。贤妃王氏,武宗曾欲立其为后,李德裕言其家不显,遂不得立。武宗五子、七女。

☚ 唐文宗   唐宣宗 ☛

唐武宗814-846táng wǔ zōng

《本草纲目》果部第30卷梨(1)。人名。唐代皇帝李瀍,后改名炎。穆宗子。公元840-846年在位。为宦官仇士良等所拥立。在位时对宦官和藩镇稍加抑制。曾籍没仇士良家财。击败企图割据泽、潞的刘稹。禁止佛教,拆毁寺院,令僧尼26万余人还俗,收奴婢15万人,并为税户,没收了大量良田。

唐武宗

见 李瀍

唐武宗814—846

即李瀍,后改名炎。唐朝皇帝。840—846年在位。穆宗第五子。为宦官仇士良拥立。即位后,任用李德裕为相,对宦官和藩镇加以抑制。迫使仇士良致仕。会昌三年(843)刘稹割据泽(山西晋城)、潞(山西长治),武宗出兵征讨。五年,下令禁止佛教,拆毁寺院,勒令僧尼还俗,解放寺院奴婢,没收寺院土地。增加了国家控制的纳税户和土地。史称“会昌灭佛”。武宗崇道,服用金丹,因而病卒。(参考图27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4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