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汗国KazakhKhanate古国名。公元15世纪末帖木儿帝国瓦解后,在中亚北部哈萨克地区建立的游牧国家。17世纪,其中大帐汗国占有巴尔喀什湖区域,中帐汗国在锡尔河中游北面草原, 小帐汗国在咸海北面。18世纪20年代,准噶尔人进入中亚,征服大帐;中帐迁到波托尔河流域,小帐迁至雅克河(即乌拉尔河)流域。不久后,俄国人入侵中亚,分别于1731年和1740年取得对小帐和中帐的宗主权。1847年全部并入帝俄。 哈萨克汗国中亚古国名。明宪宗成化元年(1465)至二年(1466)正式建立汗国,领有今中亚七河流域、楚河和塔拉斯河一带。后又占据白帐汗和钦察汗两国土地,成为15世纪中亚的一大汗国。汗庭先在锡戛那克,后迁至突厥斯坦城。18~19世纪,汗国内部不断发生矛盾,俄国乘虚而入,并吞了各部,汗国衰亡。哈萨克汗国先后共延续了200年左右的时间。 哈萨克汗国15世纪中叶,哈萨克人在中亚楚河流域建立的汗国。14世纪末期,钦察汗国(又名金帐汗国)衰落,其中的白帐汗国兴盛起来,占有了金帐汗国的大部分领土。15世纪初,白帐汗国衰亡,统治权落入钦察汗国后裔阿布勒海尔汗手中,内讧加剧。明景泰七年(1456),哈萨克族脱离其统治,迁至楚河,建立了汗国。16世纪初,哈斯木汗统治时期,哈萨克汗国达到鼎盛时期,并颁布了第一个法律《哈斯木汗法典》。17世纪前期,准噶尔部崛起,与哈萨克汗国处于战争状态。其国势渐衰,形成三玉兹分立的局面。19世纪,各部陆续被俄国吞并,清道光二年(1822)汗国灭亡。 哈萨克汗国 哈萨克汗国哈萨克族建立的国家。14世纪末期,钦察汗国(又名金帐汗国)衰落和分裂,其中的白帐汗国兴盛和发达起来,其领土占有金帐汗国的大部分。15世纪初,白帐汗国衰亡,其统治权又落入钦察汗国术赤汗小儿子昔班的后裔阿布勒海尔汗毛中,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矛盾日渐激化,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越演越烈,瓦剌的侵扰使境内居于疲于战乱,严重破坏了生产,使人们的生活每况愈下。公元1456年,哈萨克族在首领克烈汗、贾尼别克汗率领之下,脱离阿布勒海尔汗的统治,迁至楚河流域,建立了哈萨克汗国。15世纪后期,哈萨克汗国的疆域扩展到锡尔河流域。16世纪初,哈斯木汗统治时期,哈萨克汗国达到鼎盛时期,生产发展,社会安定,国力强大。汗国还制定并颁布了第一个法律《哈斯木汗法典》,国家的政治因而得到稳定和巩固。17世纪前期,准噶尔部崛起,与哈萨克汗国处于战争状态,哈萨克汗国穷于应付,国势开始衰落,地方割据势力开始抬头,逐渐形成三玉兹分立的局面。19世纪初,浩罕汗国侵占了中玉兹的大部分领土,俄国侵占了小玉兹和中玉兹的领土,哈萨克汗国于1822年正式灭亡。哈萨克汗国自1456年建立,至1822年灭亡,共存在366年,在哈萨克族的历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 哈萨克族 兀鲁思 ☛ 哈萨克汗国古国名。15世纪20年代,中亚钦察汗国(又称金帐汗国)分裂,东部为乌兹别克汗国所据。1456年,汗国部分游牧部落因不堪忍受阿布勒海尔汗压迫,在克烈汗和贾尼别克汗率领下,东迁至吹河和塔拉斯河流域,受到察哈台后裔也先不花汗的优礼接待和支持,并将吹河、塔拉斯河直至七河地区,拨与其东迁各部落驻牧。自是,势力迅速扩大,人口增至20余万。1465-1466年间,各部落正式组成哈萨克汗国。1468年,乌兹别克汗国南迁塔什干和撒马尔罕,克烈汗和贾尼别克汗便统率各部,占据钦察汗国故土,成为中亚地区的一股强大力量。其中乌孙、康里、奇卜察克(钦察)、奈曼、克烈、杜拉特、阿尔钦等部,在汗国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汗国一直延续至19世纪初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