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哀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哀歌

〔美国〕 惠特曼

抚爱! 抚爱! 抚爱!

后浪亲密地抚爱着前浪,

后面又有另一个浪头,拥抱着,冲击着,一个紧卷着一个,

但我的爱侣,却不来抚爱我,不来抚爱我!

迟上的月亮低垂在天边,

步履蹒跚地走着,——啊,我想它负着爱的

重荷,负着爱的重荷。

啊,海洋也正疯狂地,和陆地亲吻,满怀着爱,满怀着爱。

啊,清夜哟! 我不是看见我的爱侣在浪头上

飞翔么?

在白浪中的那小小的一点影子是什么呢?

大声吧! 大声吧! 大声吧!

我大声叫唤着你,我的爱侣哟!

我把我的声音高昂而分明的向着海浪投去,

你一定会知道谁在这里,在这里,

你一定会知道我是谁,你,我的爱侣哟!

你低垂的月亮,

在你的黄光中,那小小的黑点是什么呀?

啊,那是她的影子,那是我的爱人的影子!

啊,月亮哟,别再扣留她使她不能回到我这里。

陆地哟! 陆地哟! 陆地哟!

无论我走到哪里去,啊,我总想着,你能够

把我的爱侣送回来,只要你愿意,

因为无论我向哪里看,我好像真的在朦胧中

看见了我的爱侣。

啊,你高空的星星哟!

也许我这样渴想着的人正跟着你们一同升起,一同升起。

啊,你歌喉,你颤抖着的歌喉哟!

在大气中发出更清晰的歌声吧!

让你的声音深入大地,穿透树林!

我渴望着的人,一定会在什么地方听见你!

扬起歌声吧,

这孤寂的夜歌,

这凄凉寂寞的爱与死的歌声哟,

在步履沉重的,淡黄的残月下的歌声,

啊,差不多要沉坠到大海里的残月下的歌声哟!

啊,纵情的绝望的歌声哟!

但是柔和些,放低声音吧!

让我低声细语,

你停一停吧,你喧闹的海洋,

因为我好像听见我的爱人在什么地方答应我,

这样轻微,我必得安静,安静地倾听,

但又不要完全静寂,因为那样她也许就不会

即刻到我这里来。

到这里来吧,我的爱人哟!

我在这里,这里哟!

我用这种持续的音调招唤着你,

我发出这温柔的叫唤是为你呀,我的爱人,

是为你呀。

别又被误引到别的地方去了,

那是海风呼啸,那不是我的呼声。

那是浪花的激荡,激荡,

那是树叶的影子。

啊,黑暗哟,啊,一切都徒然!

啊,我是多么痛苦而悲哀。

啊,天上月亮的黄晕,低垂在海上!

啊,在大海中的浑浊的反光!

啊,歌喉哟,啊,跳动着的心!

我徒然地歌唱,整夜徒然地歌唱。

啊,过去了! 啊,幸福的生活! 啊,快乐之歌!

在大气中,在树林中,在田野上,

曾经爱过! 爱过! 爱过! 爱过! 爱过!

但我的爱侣已不再,不再和我在一起!

我们已不再能双宿双栖!

(楚图南 译)

这首诗选自《草叶集》的《海流集》中的《从永久摇荡着的摇篮里》(1859,长达34节、共182行),标题是后加的。正像高尔基的《海燕之歌》是他的《春的旋律》中鸟儿唱的歌一样,惠特曼的这首《哀歌》也是他的《从永久摇荡着的摇篮里》中的鸟儿唱的歌。《摇篮》一诗发表于《草叶集》第三版。在此以前,曾在朋反家中朗诵过,当时说明它是写一只反舌鸟,“有一个真实事件作基础”。“但究竟是什么事件,诗人却讳莫如深,枉费历来的评论家们猜测。有些评论家断言,诗人是在把童年时倾听一只失偶之禽的哀歌所经历的感触,作为自己诗灵萌发的契机,从而联想到他将终生孤独地为某种对于爱情或理想的渴求而呼唤行吟,就像那只反舌鸟一样。这种推想似有合理之处。一般认为《摇篮》的最高艺术成就在它的音乐性上,诗人自己也表示是受了意大利歌剧的启发。这可以说是惠特曼诗歌艺术的又一个发展。”(李野光:《译本序》)的确,《摇篮》有自传性质,那个从床上半夜爬下来孤独地在荒漠和田野上漫游的孩子,就是诗人自己。在他的故乡长岛(即诗中的“巴门诺克”——这是印第安语),飞来两只远方的反舌鸟。雌鸟孵着四只蛋,雄鸟歌唱他们的故乡与爱情。突然,雌鸟失踪了,大概是被杀害了,于是雄鸟呼唤他的爱侣,唱出孤独的《哀歌》。诗人当时是赤脚的孩子,隐藏在夜色中,偷听这哀歌,牢牢记住了它。这幽灵的歌,使孩子觉醒、成熟,懂得为什么而生,从而过渡成大人。他感到有一千个颤抖的回声在生命中活跃起来。虽然大海低声说“死,死,死,死”,但不象那只歌鸟,也不象诗人激动的孩子的心。诗人永不会忘记那哀歌,在回忆性的《摇篮》中写出鸟的《哀歌》。

《哀歌》有17节,它不似诗人其他的诗,那些诗的诗节都较长,而《哀歌》的诗节,最长不过6行。这17节诗,2行的6节,3行的2节,4行的6节,5行的2节,6行的1节。可见诗节都较短。短诗节,显出歌声之哀与急促。歌中充满了感叹号“!”和感叹词“啊”、“哟”、“吧”,有不少的叠词句:“抚爱!抚爱!抚爱!”“大声吧!大声吧!大声吧!”“陆地哟!陆地哟!陆地哟!”“爱过!爱过!爱过!爱过!”以显示歌者的留恋、哀伤和痛心疾首。

从《摇篮》全诗,到《哀歌》内部,都给鸟儿的悲伤衬托了一个同样情调的背景和情境:残月低垂在天边,散着黄光;海浪在推涌着,拍打岸边;高空的星星在闪烁;呼啸的海风;田野和树林……。诗人中心写这哀歌:歌声高昂,投向海浪;它是用颤抖的歌喉唱出的,是用跳动的心在唱。这哀歌是“孤寂的夜歌”、“凄凉寂寞的爱与死的歌声”、“纵情的绝望的歌声”,是“持续的”、“痛苦而悲哀”的、“徒然”的呼声。从这衬景中和对夜歌的揭示中,显现了雄鸟的撕裂心肺的绝望和泣血的哀恸。

作为抒情诗,更突出了鸟儿的呼嚎:它向失去的爱侣召唤,时而“大声叫”、时而“低声细语”、时而“温柔”、时而“颤抖”;它向一切可见可感的东西询问:是否见了它的爱侣。但是,那些“清夜”、“残月”、“海浪”、“陆地”、“星星”、“黑暗”并不回答它。这种向不存在的对象和不说话的大自然呼唤的写法,明显的来自民间诗歌的手法。

诗人还写出了绝望者的幻觉和不可能实现的希望,这就更激起人的同情。雄鸟把白浪中那小小的一点影子,认为是自己的爱侣;把月亮黄光中那小小的黑点,当成爱人的影子;它看大地时,已泪眼朦胧,却好似真的看见了爱侣;它从喧闹的海洋声浪中,似乎听见了爱人应答的声音。从幻觉回到现实:大自然依旧,找遍天上地下,两处茫茫皆不见,只好绝望地结束哀歌。

《哀歌》之后,诗人用沉郁的诗行,表现它的深刻含意和内心悠远的思绪:

歌声沉寂了,

一切照旧在进行,星光灿烂,

海风吹着,吹送着,这歌的回声,

大海以愤怒的悲声,不停地呻吟,

……

这失神的孩子,海浪冲冼着他的赤脚,海风吹拂着他的头发,

……

这歌的意义,这听觉和灵魂,都很快凝聚起来,

奇异的泪,从颊上流下,

你这鸟,或幽灵,(孩子的灵魂说话了,)

你真的在向你的爱侣歌唱么? 或者你实在是向我歌唱?

……

啊,你寂寞的歌者:你孤独地歌唱着,却让我感到你就是我,“你就是

我”——雄鸟就是诗人。惠特曼从年青时当乡村教师到54岁瘫痪,为保持精神自由和身体“纯洁”而终身未娶。因为他不存在丧失孵四个蛋的爱侣。但他曾多次赢得异性爱慕,最后还辜负了他称之为“世界上最美最高贵”的妇女吉尔克里斯夫人的爱情和追求。可见,失去爱情的体验,诗人是有的。这位与上层格格不入的诗人是“孤独的”,于是,在鸟儿身上写进了自己的寂寞,而那鸟也就成了诗人的化身。他的“爱侣”也许不是某个异性,也可能是自由、恩爱、友善、高尚的代名词。不能实现的希望就如同找不到的雌鸟。把对现实的不满,化成鸟的绝望,是再形象不过的了。


外国名诗《哀歌》鉴赏 - 可可诗词网

哀歌

 
 哦,世界!哦,时间!哦,生命!
 我登上你们的最后一层,
 不禁为我曾立足的地方颤抖;
 你们几时能再光华鼎盛?
 噢,永不再有,——永不再有!
 
 从白天和黑夜的胸怀
 有一种喜悦已飞往天外,
 初春,盛夏和严冬给我的心头
 堆满了悲哀,但是那欢快,
 噢,永不再有,——永不再有!
 

(查良铮 译)


 博大的意象、恢宏的气势、和谐而又严密的结构、音乐般的美感、自然而浑圆的艺术——抒情诗中的这些特殊的雪莱风格,在他于一八二一年所写的这首《哀歌》中,无一不是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诗歌一开始就接连发出三声沉郁的慨叹,分别引出三个大无限的意念:世界、时间和生命。这样,诗人就十分自然地以自己的激情,把人们的注意力带到这三个玩味不尽的领域之中。事实上,这行首当其冲的诗句,也正好充当整个诗节的信息焦点,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接下来的两行说到“我登上你们的最后一层,/不禁为我曾立足的地方颤抖”时,人们顺理清出“你们”所指的世界、时间和生命,得出三个彼此息息相关却又并行不悖的意念,诗的意境由此豁然扩大。把“登上”及“颤抖”这样形象而又生动的具体动作用于博大抽象的范畴,尤其显出恢宏的气度,同时又在朦胧中生出无尽的诗意。登上世界的最后一层是指雪莱所处的那个激越动荡、 变幻莫测的大千世界; 登上时间的最后一层可指时代或历史航程抵达其全盛阶段; 登上生命的最后一层则可指人生旅途中轰轰烈烈地干出了最辉煌成就的年华。 一句话, 诗人感触到的社会上的一切,已经登达其颠峰。 “为我曾立足的地方颤抖”喻指在世界、 时间和生命的运动过程中, 出现过的那些使诗人回想起来就后怕、 就颤抖的不幸遭遇, 残忍厮杀与痛苦搏击。 第四行用疑问句“你们几时能再光华鼎盛”来宣告盛极必哀这样一个无情的生命规律或运动规律。 最后一行,“噢, 永不再有, ——永不再有”以一种音乐般的韵律, 为自己眼前业已日薄西山行将就木的一切唱起哀歌。 值此, 主题思想点明。 “天才预言家”(恩格斯语) 的精湛艺术由此可见一斑。 以上为全诗的第一节。
 第二节溶进了诗人心灵的真切感受, 更显得哀婉凄切,情丝入扣。“白天和黑夜的胸怀” (原诗中仅说白天和黑夜) 喻指人类社会昼夜不息的发展活动, 也可以说是通过正当与不正当的手段所从事的发展。“一种喜悦已飞往天外”指诗人那种出自心灵深处的真诚与美好的感受已经荡然无存了。 “初春, 盛夏和严冬”指诗人实际上得到的感受只是料峭的寒意, 酷暑般的纷扰和冷漠无情的严峻。 当心灵积满了这些东西, 使人感觉欢乐的真诚和美好就泯灭了。 于是“永不再有”的哀歌再度唱起, 似乎发自诗人的肺腑, 更为细腻地撼动人心。可以说,诗的第二节把诗人的浪漫主义感情表达得更加真切动人。
 一些持保守态度的英国文学史家认为, 雪莱在意大利度过的最后四年期间, 已经隐隐地认识到自己坚持终生的叛逆精神乃是一种错误。照这种观点分析, 《哀歌》就纯粹成了诗人感极而悲时, 对自己过去行为的懊悔和对其个人命运的哀叹。但用积极浪漫主义的观点来分析,诗中所表现的哀伤之情却是与当时的社会现状息息相关的。 只要把诗人的个人命运、 个人心情与当时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分析, 《哀歌》的积极意义和乐观主义基础就不难看出, 它正好表现了诗人的一贯精神和性格气质。

(林光奕)


哲理诗《哀歌》原文和鉴赏 - 可可诗词网

哀歌

 哦,世界!哦,时间!哦,生命!
 我登上你们的最后一层,
 不禁为我曾立足的地方颤抖;
 你们几时再光华鼎盛?
 哦,永不再有,——永不再有!
 
 从白天和黑夜的胸怀
 有一种喜悦已飞往天外,
 初春,盛夏和严冬给我心头
 堆满了悲哀,但是那欢快,
 噢,永不再有,——永不再有!

 
 《哀歌》写于1821年,是雪莱仿佛预感死期将至的诗。诗人在第一节将时间、世界、生命三个抽象语象排列,构成宏大广阔的意象。回顾短暂一
 生,诗人迈过了坎坷艰难,登上“岁月最后一山”,昔日的壮丽、繁华永不复还,怎能不令人怆然喟叹。第二节诗人写日月运行,光阴流逝,经历人生各个季节后,心灵中的神圣、美妙、真诚、幸福荡然无存,留下的是无尽的惆怅、悲哀,折射出诗人坎坷的人生:追求真理,渴望自由,为正义、自由、理想社会制度的确立而战;多舛的家庭生活,苛刻的不公正的政治遭遇,浓缩成了“悲哀”,昔日的轰轰烈烈的政治生涯,登峰造极的艺术造诣,似乎已不复存在。
 《哀歌》的总体印象不免悲哀,伤感。然而浓缩在诗中巨大的时间、空间的神秘、奥妙,光阴易逝,永不复返的悲戚感和历史感苍凉悲怆,撼人心魄,同样给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悲壮苍凉。
 富有音乐性的语言风格使《哀歌》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力量。全诗激荡回旋着音乐的旋律:“哦,世界!哦,时间!哦,生命!”起句激越铿锵,先声夺人;中间对经历的辉煌和遗憾,喜悦与忧伤,象一曲变奏,优美惆怅,与读者的感情律动合拍;各节末句的“噢,永不再有,——永不再有!”反复重复,反复渲染,形成袅袅余音,表现诗人的心理状态,思想情绪,也久久撞击人们的心扉。同时,诗中融汇的对立的意象:生命的死和生,世界的变幻莫测与伟大奇异,时间的有限和永恒,世事的阴影风暴与绚丽美妙,奋斗的恐惧与成功的喜悦,白天和黑夜,盛夏和严冬,悲哀和欢快,交织成人生多姿多彩、窾镗鞳的交响乐。这种用形象来“预示生命的真理,从而揭露万物之间的永恒相似”的表现手法,标志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哀歌》的韵律和谐,富有节奏,作为永恒的乐曲,回响在读者耳畔。

哀歌、悲歌;欢歌

○哀歌āi gē

(一)(名)哀伤的歌:在烈士墓前唱起了~|唱着愁苦的~|临终的~|远方的~|最后一阕~|一曲~|风声听起来也像是~一般|一首凄清的~|用血和泪唱出的~|一支缠绵伤感的~|~为谁而起?(二)(动)悲哀地歌唱:俯首~|为烈士~|~一曲|悲痛常伴着~。

○悲歌bēi gē

(一)(名)指悲壮或哀痛的歌曲:国际~歌一曲|唱着~,抚摸着心中的隐痛|他的诗像一首~|~激励人民不断前进。
(二)(动)悲壮地歌唱:慷慨~|~当哭|低缓地~着|依依不舍,相对~。

●欢歌huān gē

(一)(名)欢乐的歌曲:山林里处处荡漾着她们的~|北京相聚,再奏~。
(二)(动)欢乐地歌唱:日日宴请,夜夜~|~数曲|尽情~。

唱歌

唱歌

嘲 唱(唱口;呕唱;讴唱) 歌(歌唱;载歌;赞歌;讴歌) 咏(咏唱;歌咏) 歈 喉啭 调声 讴谣
唱胜利的歌:凯唱 凯歌
 高唱凯歌:唱凯
唱曲子:讴曲 唱曲 唱引
 边唱歌边哼小曲儿:唱歌呾曲
开始唱:开腔 开唱
 歌唱起音:起调
低声唱:哼 低唱
低声吟咏,小声歌唱:低吟浅唱 低唱微吟
放开嗓子,高声歌唱:引吭高歌 引吭高唱 引吭高声
宴饮歌唱:宴歌 歌
秋日歌唱:秋吟
清美地歌唱:清讴
婉转动听地歌唱:啭喉
严整恭敬地歌唱:肃唱
充满正气、情绪激昂地悲壮歌唱:击缺唾壶 击碎唾壶 击碎歌壶 叩唾壶歌 叩壶长吟 如意敲缺 琼壶敲缺 敲碎唾壶 敲缺唾壶 唾壶击缺 唾壶击碎 唾壶敲缺
艳情的歌唱:艳唱
悲哀地歌唱:哀歌
悲壮地歌唱:歔歈 悲歌
出众的歌唱:逸唱
歌唱水平很高:喉清韵雅
随意地歌唱:谩歌
 随口唱歌:嘲歌
痛快地饮酒,纵情地歌唱:痛饮狂歌 狂歌痛饮
发音不准,歌唱不好:五音不全
胡乱歌唱:乱唱 胡歌(胡歌野调;胡歌野叫)
死前最后的歌唱:绝唱
(吟唱歌曲:唱歌)

另见:歌喉 歌手 歌妓 歌声 悦耳

☚ 唱歌   唱的方式 ☛

各种歌曲

各种歌曲

称颂太平盛世之歌:康歌 康哉之歌 康衢之谣
南北各地的歌曲:楚竹燕歌
没有伴奏的歌曲:谣曲 徒歌
流行歌曲:流唱
在一个地区流行的各种时兴小调﹑小曲:时调
民间歌曲:俚曲
古代民间的通俗歌曲:下里巴人 下里巴音 巴人下里
民间歌曲和音乐:村歌社鼓 村箫社鼓
劳动人民自己创作并演唱的歌曲:击辕之歌
响遏行云的歌曲:云歌
高雅优美的乐歌:郢市歌
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高雅的歌曲:阳春白雪 白雪阳春
悲伤的歌:哀歌
悲凉的歌:商歌
不正经的下流歌曲小调:胡歌野调
内容和曲调淫荡的歌曲:艳曲
淫荡的小曲:淫咬
淫邪之声(多指乐曲诗歌):淫哇
颓靡淫荡的歌曲:亡国之音 亡国之声 北鄙之音 郑卫桑间

☚ 歌曲   各种用途的歌曲 ☛

哀歌ai ge

elegy; dirge

哀歌

mournful song;dirge;elegy


哀歌

dirge;elegy;mournful song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5:4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