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哀Āi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很广。今辽宁之清原,山西之太原、运城,湖北之监利,湖南之冷水江市,福建之浦城,广西之灌阳,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汉族、瑶族有此姓。《郑通志》 亦收载,其注云: “哀氏,谥也,未详何王公之谥。望出南康、东阳。今建州多此姓。”《中国姓氏大全》 则云: “据说是春秋时鲁哀公的后代。”
汉代有哀仲,善种梨,实大而味美,人称“哀家梨”; 又有哀章,事王莽,为国将,美新公; 宋代有哀长吉,崇安人,嘉定进士; 明代有哀世用,举人,上疏求改姓衷,嘉靖皇帝令准改哀为衷。

哀āi

❶悲傷。馬融《長笛賦》:“夫固危殆險巇之所迫也,眾哀集悲之所積也。”
❷憐憫。班彪《北征賦》:“攬余涕以於邑兮,哀生民之多故。”
❸謚號。《謚法》曰:“恭仁短折曰哀。”杜篤《論都賦》:“侈極於成、哀,祚缺於孝、平。”哀,指漢哀帝劉欣。

哀《喜怒哀乐》之三;1—6册

长篇小说。包天笑著。1932年9月上海大众书局出版。

☚ 齿轮   黄昏 ☛

抒发悲哀感情的古体诗。有将“哀”字置于题前的,如杜甫的《哀江头》、《哀王孙》,孟郊的《哀孟云卿嵩阳荒居》;也有将“哀”置于题后的,如杜甫的《八哀诗》。

☚ 悲   乐 ☛

哀āi

❶悲叹,可怜。《说文》:“哀,闵也。”《豳风·破斧》一章:“哀我人斯,亦孔之将。”《鲁诗》说:“孔,甚也。”毛《传》:“将,大也。”郑《笺》:“此言周公之哀我民人,其德亦甚大也。” 《小雅·鸿雁》一章:“爰及矜人,哀此鳏寡。”毛《传》: “矜,怜也。老而无妻曰鳏,偏丧曰寡。”郑《笺》:“爰,曰也。王曰当及此可怜之人,谓贫穷者欲令赒饩之,鳏寡则哀之,其孤独者收敛之,使有所依附。”《小雅·何草不黄》二章:“哀我征夫,独为匪民。”郑《笺》:“征夫,从役者也。古者师出不逾时,所以厚民之性也。今则草玄至于黄,黄至于玄,此岂非民乎?”
❷悲哀,哀愁。《小雅·采薇》六章:“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孔《疏》: “我心甚伤悲矣,莫有知我之哀者,述其劳苦。”《小雅·雨无正》五章: “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维躬是瘁。”毛《传》:“哀贤人不得言,不得出是舌也。”郑《笺》: “瘁,病也。不能言,言之拙也。言非可出于舌,其身旋见困病。”王先谦《集疏》:“诗言哀哉此不能言之贤者,其趋事非恃舌之出话也,维以其身尽瘁于王事而已”。《大雅·召旻》七章:“於乎哀哉,维今之人,不尚有旧。” 郑《笺》:“哀哉,哀其不高尚贤者,尊任有旧德之臣,将以丧亡其国。”

☚ 施之行   哀鸣 ☛

读音·ai(-),为ai韵目,属ai—uai韵部。乌开切,平,咍韵。
❶悲痛;悲哀;伤心。
❷悼念。
❸怜爱;怜悯;同情。
❹父母之丧。

上一条: 下一条:

〔ai〕mlas.
哀愁 〔ai chou〕 caob send.
哀伤 〔ai shang〕 ghunb caob.

{}4332那;这。吴语。上海〖〗。江苏苏州〖〗。母亲。客话。广东大埔。温廷敬《大埔县新志方言・释亲属》:「母又曰~。」粤语。广东。儿歌《赤梗子》:「琢兜爷食爷欢喜,琢兜~食~思量。」鞋。闽语。广东潮阳普宁。清光绪十九年《潮州府志》:「潮阳普宁人谓鞋曰~。」广东澄海。清嘉庆二十年《澄海县志》:「鞋曰~。」广东揭阳。叫喊;连喊带叫地大声哭。闽语。福建厦门〖〗。大声~‖免别~。形容味道等不适宜。闽语。福建厦门〖〗。臭油~。

哀ai

❶悲痛,伤心。同义合成词:“哀伤”。屈原《离骚》:“~众芳之芜秽(hui)。”(芳:香草。之:助词,无义。秽:荒芜。芜秽,同义词连用。)郦道元《水经注·江水》:“空谷传响,~转久绝。”(响:回声。哀:这里指令人悲伤的声音。转:回荡。绝:断。)
❷同情,怜悯。同义合成词:“哀怜”。柳宗元《捕蛇者说》:“君将~而生之乎?”(君:对人的尊称,相当于“您”。而:顺接连词,无义。生:使……活下去。之:我。乎:语气词。)
❸[哀鸿]哀鸣的大雁,常用来比喻处境凄惨的灾民。洪昇《长生殿·收京》:“堪惜,征调千家,流离百室,~~满地悲戚。”(戚:悲伤。悲戚,同义词连用。)

哀āi

❶怜悯
 △ ~怜。
❷悲伤
 △ 喜怒~乐。
❸忧伤悲痛的心情
 △ 节~。
❹姓。
【注意】中间是“口”,跟“衷、衰”不同。

哀āi


❶悲伤;悲痛:~痛丨~愁丨~伤丨~怨丨~恸 (tong)丨~叹丨~思丨~戚丨~鸣丨~号(hao)丨~求丨~告丨~乐(yue)丨悲~丨举~丨节~丨~兵必胜丨~鸿遍野丨~而不伤丨~感顽艳丨喜怒~乐丨呜呼~哉。
❷悼念:~悼丨~启丨~辞丨致~丨默~。
❸怜悯:~怜丨~矜(jin)丨乞~告怜。
❹居亲丧:~子(旧时死了母亲的人的自称)。


哀阳平āi

哀āi

❶ 悲痛:哀号│哀泣│悲哀。
❷ 同情:哀矜│哀悯│哀怜。
❸ 悼念:哀悼│默哀│致哀。

(20次) 悲伤。~众芳之芜秽 ~民生之多艰 ~朕时之不当 ~高丘之无女《离》 ~南夷之莫吾知兮 ~吾生之无乐兮《章·涉》 ~见君而不再得 ~故都之日远 ~州土之平乐兮《章·哀》 伤怀永~兮 舒忧娱~兮 曾伤爰~《章·怀》掩此~而不去《章·悲》 ~人生之长勤《远》 ~蟋蟀之宵征《辩·一》 萷椮之可~兮《辩·三》 心缭悷而有~《辩·七》 ~江南《魂》 ~时命之不及古人兮 ~余寿之弗将《哀》
另见〔烏虖哀哉〕

哀āi

❶悲伤。《孟子·离娄上》:“舍正路而不由,哀哉!”赵岐注:“哀,伤也。”《离骚》:“哀民生之多艰。”
❷怜惜。《庄子·天道》:“嘉孺子而哀妇人。”成玄英疏:“哀,怜也。”《离骚》:“哀众芳之芜秽。”

哀ai

哀惨 哀愁 哀怆 哀辞 哀悼 哀吊 哀告 哀歌 哀号(hao)哀嚎 哀祭 哀家 哀叫 哀矜 哀恳 哀哭 哀苦 哀乐1(le) 哀怜 哀厉 哀悯 哀鸣 哀戚 哀启 哀泣 哀切 哀情 哀求 哀荣 哀伤 哀思 哀诉 哀叹 哀啼 哀痛 哀惋 哀婉 哀艳 哀怨 哀乐(yue) 悲哀 节哀 默哀 志哀 孤哀子2 哀兵必胜 哀而不伤 哀鸿遍野 哀毁骨立 哀其不幸 哀痛欲绝 乞哀告怜 呜乎哀哉 喜怒哀乐 生荣死哀

(同)悲 愁
(反)乐

哀āi

❶悲伤: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五·109)
❷悲伤思念的感情:谁知女学生之母贾氏夫人一疾而终,女学生侍汤奉药,守丧尽~。(二·32)


哀āi

謂救患分烖。《周禮·春官·大宗伯》:“以凶禮哀邦國之憂。”鄭玄注: “哀謂救患分烖。”

哀、悲、愁、忧;欢、快、乐、喜、愉、悦

○哀āi

(形)悲伤;悲痛:~愁|~号|~伤|~叹|~痛|~乐|~丝豪竹|悲~|喜怒~乐|乐而不淫,~而不伤。

○悲bēi

(形)悲伤:~哀|~愁|~痛|~剧|~极伤身|~喜交集|~欢离合|~不自胜|我不喜欢看这~样儿。

○愁chóu

(动)忧虑:发~|犯~|~闷 |~容|忧~|~眉 |~肠百结|~死人了。

○忧yōu

(形)忧愁:~闷|~心忡忡|~伤|~郁| 内~外患。

●欢huān

(形)快乐;高兴:~乐|~笑|~快|~度新年|~庆胜利|~天喜地|饮酒尽~|握手言~|不~而散| 皆大~喜。

●快kuài

(形)愉快;高兴;舒服:~感|拍手称~| 一大~事|大~人心|令人不~| 一睹为~|亲痛仇~。

●乐lè

(形)快乐:~和|~趣|~陶陶|~极生悲|~以忘忧|欢~|其~无穷 |心里~开了花。

●喜xǐ

(形)快乐;高兴:~悦|~洋洋|~怒哀乐|~出望外|~溢眉梢|~眉笑眼|~在心里|~不自胜|~形于色|~降春雨|~获丰收|~笑颜开 | 闻过则~。

●愉yú

(形)愉快:~快|面有不~之色|一时的欢~|神色~悦。

●悦yuè

(形)高兴;愉快:喜~|不~|和颜~色|心~而诚服|心~神怡|怏怏不~|神人共~|愉~之歌。

哀āi

〖名词〗
指西汉哀帝刘欣(1)。《深虑论》:光武之惩哀、平。——东汉光武帝把西汉哀帝、平帝时期的动乱作为警戒。


哀āi

〖动词〗
一、悲伤,哀叹,为……悲哀(20)。《季札观周乐》:哀而不愁。——悲伤而不忧愁。《阿房宫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也只好让后人再来哀叹后人了。《前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为我们 一生的短促而悲哀。
二、怜悯,可怜(9)。《赵威后问齐使》:哀鳏寡。——怜悯无妻无夫的人。《应科目时与人书》:哀其穷而运转之。——可怜它的穷困处境而送它到水里去。《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之乎? ——您将可怜我而让我活下去吗?

哀āi

❶ 悲痛,悲伤。《庄子·田子方》:“夫~莫大于心死。”《触龙说赵太后》:“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之矣。”特指父母的丧事。《礼记·杂记上》:“祭称孝子孝孙,丧称~子~孙。”王禹偁《左卫上将军赠宋公神道碑奉敕撰》:“今也~凶,怙恃弗终。”(怙恃:指父母。)
❷ 伤悼,怜悯。《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秦不~吾丧而伐吾同姓。”杜牧《阿房宫赋》:“秦人不暇自~,而后人~之。”
❸ 声音凄清。《抱朴子·广譬》:“刃利则先缺,弦~则速绝。”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渚清沙白鸟飞回。”
❹ 爱重。《吕氏春秋·报更》:“人主胡可以不务~士?”《后汉书·杨秉传》:“臣奕世受思……特蒙~识。”

*ai

B0A7
❶悲伤,悲痛:~伤/~痛/悲~。
❷怜悯:~怜/~矜。
❸悼念:默~。

悲痛

悲痛

哀(哀切;哀疚;哀恫;哀戚;哀摧;哀痛) 痛(愁痛;憯痛) 恻(恻恻;恻楚;恻切;怆恻;憯恻;惨恻;悲恻) 惆 酸(酸切;酸楚;酸屑) 悲疚 悲恫 忉怛 怆怛 怆恨 哽恸 惨恸 怨毒 荼毒 闵伤 憯凄 憯恸 憯怛 凄惨 凄轸 悲切 辛切 楚切 咽切 怨切 恓楚 恓惨
表示悲痛:抚胸号号
悲痛的心情:酸衷
悲痛的情绪:悲肠
心中悲痛:心酸
生活在悲痛之中:茕茕在疚
古时民俗,有人死,亲人以刀割面,表示内心悲痛:刃面(~摧心)
内心悲伤痛苦:回肠伤气 徊肠伤气
怀念亡母,内心悲痛:杯棬饮痛
令人悲痛:揪心
叹惜悲痛:惋怛
感伤悲痛:感痛 感恻
忿恨且悲痛:忿痛
忧愁且悲痛:忧悲
忧伤,悲痛:忧恫 轸忧 惨怛 恻痛 惙怛伤悴
悲伤,悲痛:伤苦 惋怆
含冤悲切:惋切
凄凉悲切:凄切 恓切
伤感凄切:感切
悲伤凄切:悲凄 惨戚 惨蹙
悲惨凄切:惨切 惨戚
凄凉悲痛:凄楚
凄惨悲痛:惨悼 凄恸
震惊悲痛:震恸 惊痛
悲痛不安:病疚
悲痛欲泣:酸鼻
悲痛而深切:戚切
含泪忍受悲痛:茹泣吞悲
强忍内心的悲痛:饮泣吞声 忍泣吞声
悲痛而不能自制:撞跌
悲痛之情从内心涌出:悲从中来
悲痛和愤怒的情绪一起涌上心头:悲愤交加 悲愤交集 悲愤兼集
悲痛的样子:摽辟 离离 惨可可 痛生生
人悲痛、悔恨等时的情状:椎胸顿足 椎胸跌足 椎膺顿足
忧伤悲痛的样子:怆怆
极为悲痛的样子:擗踊哭泣 擗踊号呼 擗踊哀号 擗踊高蹈 辟踊哭泣 辟踊大哭 擗踊哀号 僻踊号叫 擗踊号叫
极为悲痛、难以分离的样子:牵衣顿足
(悲伤痛苦:悲痛)

另见:悲伤 痛苦 不幸 损失 遭受︱喜悦

☚ 悲痛   各种悲痛 ☛

请求

请求

请(请谒) 求(求乞;祈求;乞求;启求) 告(告求;告请) 讨蕲 邀 恳(恳乞) 凭(~君传报) 丐(丐乞;启丐) 谒 央(央浼) 浼 干(干求;干浼) 倩(~何人) 祈 挽托 乞告 乞请 望乞 启乞
请求别人:求人
请求的敬辞:烦请
向上请求:禀请
 向上级说明理由,提出请求:申请 声请 呈请
向人有所请求:启齿
陈述请求:陈乞 陈祈 陈请
论辩请求:论请
当面请求:面请
拜谒请求:拜求
到处请求、拜托人:求三拜四
诚恳请求:诚请 敦恳 恳托 叩请
 敦促,恳请:敦请
苦苦请求:哀(哀求;哀告;哀请;哀祈;哀丐)
大声疾呼地请求:呼请 唤取
再三请求:三求四告
用各种理由或方式反复请求:好说歹说
委曲请求:屈求
不合情理的请求:不情之请
痴心的请求:痴求
必须达到请求:务求
(说明要求,希望得到满足:请求)

另见:说明 要求2 希望 祈求 恳求 满足1 答应

☚ 请求   请人做客 ☛

怜悯

怜悯

怜(怜见;怜矜;怜恻;怜愍;怜恤;悯怜) 愍(愍念;愍怜;愍惜;愍恻;隐愍;留愍) 悲(~天悯人) 矜(矜闵;矜愍;矜悯;矜怜) 恤(恤矜) 隐 哀(哀矜;哀念)悯念 轸悯 恻隐
怜悯穷困的人:矜穷 悯贫
同情怜悯的心:恻隐之心 恻隐之念 恻隐之怀 恻怛之心
法官审出了犯人的实情就要怜悯他,不要居功自喜:哀矜勿喜
令人怜悯:可悯 可怜生
值得怜悯:可怜见
同情,怜悯:恻 哀
爱惜怜悯:爱悯
仁爱怜悯:仁恻
仁慈怜悯:慈悯 慈愍
对人慈悲怜悯:大慈大悲
顾念怜悯:顾恤 忧恤
深切顾念和怜悯:轸恤
宽容怜悯:宽悯
动情怜悯:震怜
感动怜悯:感恻
既惊惧惶恐,又同情怜悯:怵惕恻隐
容易受感动而产生怜悯或同情:心软
不容易受感动而产生怜悯或同情:心硬
叹息怜悯:咨闵
悲伤怜悯:哀恻
悲痛怜悯:痛愍
值得怜悯:可怜 可念 生怜
贫困可怜:跋蓝
可怜亦复可笑:悯笑
赐予怜悯:垂怜 垂悯 垂矜
赦其罪而怜悯之:肆矜
怜悯不安:矜疚
用谄媚取得别人的怜悯:贡媚取怜
怜悯的样子:悯然 愍然
(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怜悯)

☚ 恻隐   哀怜 ☛

悲伤

悲伤

戚(戚惨) 痛 哀(哀戚;哀慽;哀顿;哀思) 怆(怆伤;怆怀;怆悢;悼怆;凄怆;摧怆;伤怆;悲怆) 怊 悷 悕 悢(悢悢) 恓(恓恻;恓怆;孤恓) 怵 恻伤 酸伤 悲恓 悲剥 怛伤 怛悼 怛惕 怛惋 惨惕 伤悲 伤摧 惨伤 辛伤
悲伤的意念:哀念
哀念死去的人:伤逝
悲伤的心情:悲绪 哀心
悲怆之情:愤气
忍不住产生悲伤之情:悲从中来
悲伤和喜悦的情绪一起涌上心头:悲喜交加 悲喜交切 悲喜兼集 悲喜交至 悲喜交集 悲喜交并 悲欣交集 哀喜交并
又悲又喜:悲喜 忻戚 欢楚
悲伤与欢乐:悲欢 咷笑 凄悦
悲伤和快乐相互转化,互为因果:哀乐相生
个人的悲伤:私痛
心里悲伤:惨然
眼泪哭干,内心悲伤:目眢心忳
内心沮丧而悲伤:暗伤
惊骇而悲伤:惕伤 惊怆
忧戚,哀戚:隐戚
怀着悲伤:含悲 含伤 含怆
叹息悲伤:叹悲
感叹悲伤:叹伤
感慨悲伤:慨伤 感怆
懊恼悲伤:懊伤
羞愧悲伤:惭悲
疑虑悲伤:疑怆
怨恨悲伤:怨思
凄凉悲伤:凄(凄怆;凄然;凄其) 憀栗凄如 情凄意切
恐惧悲伤:惕伤
惊恐悲伤:惊惨
追念悲伤:追摧
暗中悲伤:暗伤
悲伤而不高兴:衋然不乐
悲伤而有节制:哀而不愠
悲伤而不伤害身心:哀而不伤
悲伤不安:凄惶 恻促
快乐到极点,悲伤的事情就会发生:乐极哀来 极乐生悲 乐极生悲 乐极悲生 乐极还悲 乐极悲来 乐极哀生 乐极生哀 乐极灾生 乐极则悲 乐极则忧 乐极哀生 乐尽哀来 乐尽悲来 乐终而悲 泰极生否 泰极而否
由欢喜变为悲伤:转喜为悲 转喜生悲
(伤心难过:悲伤)

另见:伤心 难受 痛苦 哭 流泪

☚ 悲伤   忧伤 ☛

慰问

慰问

问(问讯;问劳;问慰;抚问;劳问;顾问) 存(存省;存问;存候;慰存) 哀(哀吊) 慰(慰省)尉
表示慰问:道慰
慰问遭灾的人:吊灾
对遭遇丧事者表示慰问:唁(~电;慰唁)吊(慰吊) 慰喭
 吊祭死者,慰问其家属:吊问
祭奠死者,抚恤慰问其家属:吊生恤死 痛死慰生
慰问受苦的民众:吊民(伐罪~)
朝夕服侍慰问双亲:晨昏定省
前往慰问:赴吊
亲临慰问:拜慰
临视慰问:临问
屈尊慰问:辱在
探望慰问:抚视
巡视慰问:巡问 抚巡
巡行慰问:骋劳
问候,慰问:告存
教诲存问:诲存
安抚慰问:镇慰
祝贺慰问:贺慰
 庆贺慰问:庆问
送上酒肉表示慰问:牵羊担酒
馈赠慰问:馈问
互相慰问:相吊
抚劳慰问,与军民同乐:含蓼问疾
(用话语或物品安抚问候:慰问)

另见:安慰 安抚 问候 帮助 解除 痛苦

☚ 慰问   慰劳 ☛

哀āi

乌开切,平咍。
❶怜悯,怜恤。《诗·小雅·鸿雁》:“爰及矜人,~此鳏寡。”
❷悲痛,伤心。《论语·八佾》:“乐而不淫,~而不伤。”

〖哀〗 粵 oi1〔埃〕普 āi

❶ 哀憐。許慎《說文解字》:「〜,閔也。」(閔【粵 man5〔敏〕普mǐn】:通「憫」,憐憫。)劉向《戰國策.齊策四》:「是其為人,〜鰥寡,卹孤獨,振困窮,補不足。」(卹:通「恤」,體恤。)
❷ 哀傷,痛心。杜牧《阿房宮賦》:「秦人不暇自〜,而後人〜之。」
❸ 感到悲哀。蘇軾《前赤壁賦》:「〜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須臾:短暫的時間。)
❹ 喪事。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漢王為發〜,泣之而去。」(漢王:劉邦。之:指項羽。)

谥号。平谥。《逸周书·谥法》曰: “早孤短折曰哀,恭仁短折曰哀。” 郑樵《通志·谥略》 把“哀”列为中谥。历代谥“哀”的君主有秦哀公、韩哀侯、楚哀王等。

☚ 悯   隐 ☛

哀āi

❶悲伤。如:悲哀,哀伤,哀思。
❷悼念。如:默哀,致哀。
❸怜悯。如:哀怜,哀矜。

哀āi

Ⅰ ❶(悲伤;悲痛) sorrow;grief;mourning:喜怒 ~ 乐 joy,anger,grief and happiness — the gamut of human feeling
❷ (哀悼) mourning:志 ~ express one's mourning for the deceased;
默 ~ stand in silent tribute;
举 ~ 3天 go into mourning for three days
❸ (怜悯) pity:乞 ~ 告怜 piteously beg for help
❹ (姓氏) a surname:~ 章 Ai Zhang Ⅱ  [书] (悼念;悲伤) mourn;lament;grieve over;be in sorrow:~ 英雄之故去 lament the death of a hero Ⅲ  (悲伤) bewailing;doleful;sad;sorrowful:悲 ~ grieved;sorrowful Ⅳ  (悲伤地) sorrowfully;pitifully:~ 叹 sigh sorrowfully
◆哀哀欲绝 be so distressed [grieved] as if one's heart would break;
哀兵必胜 An army burning with righteous indignation is bound to win.;An oppressed army fighting with desperate courage is sure to win.;The oppressed [distressed] will rise to win.;
哀悼 grieve [mourn] over sb.'s death;lament sb.'s death;
哀而不伤 mournful but not distressing;deeply felt but not sentimental;in moderation;temperate;within the limits;
哀感顽艳 so pathetic as to move both wise and the dull;be simultaneously provided with sadness,sentimentality,quaintness and gorgeousness;very touching;
哀告 beg piteously;supplicate;speak about one's grievance;
哀歌 mournful song;dirge;elegy;
哀号 cry piteously;wail;
哀号震天 Shrieks of agony rise to the very heavens.;
哀鸿遍野 Starving people fill the land.;a land of wailing and despair;
哀毁骨立 be emaciated with grief;be worn to a shadow with grief at one's parental death;
哀矜无辜 pardon the innocent;
哀矜勿喜 expend sympathy rather than be glad;
哀久自灭 Time blunts the edge of sorrow.;
哀乐相生 Grief and joy reciprocally produce each other.;
哀怜 feel compassion for;pity;commiserate;have sympathy;
哀鸣 a plaintive whine;wail;bleat;give mournful cries;
哀莫大于心死 Nothing is more lamentable than a dead heart.;Despair is the greatest sorrow.;Nothing gives greater cause for sorrow than despair.;There is no grief so great as despair.;There is no poverty like the poverty of spirit.;
哀泣 moan;
哀求 entreat;implore;beseech;beg piteously;
哀荣 [书] posthumous honour;honour [glory] after one's death;
哀伤 distressed;grieved;sad;feel sorrow or grief;mourn;
哀思 grief;sad memories (of the deceased);
哀诉 whine;whimper;bleat;
哀叹 lament;bemoan;bewail;
哀痛 deep sorrow;grief;feel the anguish of sorrow;
哀乐 funeral music;dirge;music of lament

哀āi

欲绝|兵必胜|而不伤|感顽艳|鸿遍野|毁骨立|死事生|痛欲绝

❷告乞怜|节顺变|乞告怜|衔茹痛

❸豪管弦|鸿雁鸣|如食梨|呜乎哉|呜呼哉|喜怒

❹存荣没|乞怜告|生荣死

哀āi

(9画)
【提示】, 第二笔是一竖提,不是一竖、一提两笔。

*哀āi

9画 亠部 
(1) 悲痛;悲伤:~伤|~叹|悲~。
(2) 悼念:~思|默~。
(3) 怜悯:~怜|~其不幸。

哀()


沈子它簋蓋,殷周金文集成4330,西周早期
其丮哀(愛)乃沈子也唯福。

師詢簋,殷周金文集成4342,西周晚期
哀才(哉)。

上曾大子鼎,殷周金文集成2750,春秋早期
(慮)哀哀利(錐)。

哀成叔𨨛, 殷周金文集成4650,春秋晚期
哀成弔(叔)之(𨨛)。

哀成叔豆,殷周金文集成4663,春秋晚期
哀成弔(叔)之

兆域圖銅版,殷周金文集成10478,戰國晚期
哀后。

郭店楚墓竹簡·語叢二31,戰國
(哀)生於憂。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丙10,戰國
則以𢙇(哀)悲位(莅)之;戰(勝)則以喪豊(禮)居之。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民之父母4,戰國
(樂)之所至者, (哀)亦至安(焉), (哀)(樂)相生。

睡虎地秦墓竹簡·爲吏之道31,戰國至秦
怒能喜,樂能哀,智能愚,壯能衰,恿(勇)能屈,剛能柔,仁能忍。

居延新簡EPT52.340,西漢
將軍哀憐……

居延新簡EPT65.98B,西漢
……時哀憐善復……

漢印文字徵
王哀私印。

朝侯小子殘碑,東漢
哀動穹旻。

朐忍令景君碑,東漢
烏呼哀哉! 烏呼哀哉!

徐君妻管洛墓誌陰,晉
千秋萬歲,何時復形。嗚呼哀哉!

元文墓誌,北魏
魏故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林慮哀王誌銘。

慈慶墓誌,北魏
哀數加厚,窆禮增崇。

元濬嬪耿氏墓誌,北魏
哀痛感於極陽,追贈過於殊限。

寇慰墓誌,北魏
君,安西將軍、秦州刺史、馮翊哀公之曾孫……

寇臻墓誌,北魏
晉武公令之曾孫,皇魏秦州刺史、馮翊哀公之孫……

檀賓墓誌,北魏
舉世追慕,匝宇流哀。

王翊墓誌,北魏
無復春秋,空哀丘墓。

元嵩墓誌,北魏
人之云亡,哀慟邦里。

元晫墓誌,北魏
榮哀終始,兹焉莫盛。

元纂墓誌,北魏
幽魂佩寵於松路,虚魄乘榮而入泉。嗚呼哀哉!

元賥墓誌,東魏
雖濟北之草蘆土席,甄城之居哀過禮,即事望彼,曾何足稱。

道明墓誌,北齊
哀哀哲人,泰山其頹; 冥冥泉壤,燼爲土灰。

竇泰妻婁黑女墓誌,北齊
飾終所逮,事切哀榮。

步六孤須蜜多墓誌,北周
至於追葬之日,步從輴途,泥行卌餘里,哭泣哀毁,感動親賓。

暴永墓誌,隋
一扃泉户,碑上金生,黄鵠吟哀,樵童罕識。

任軌墓誌,隋
上惻聖情,哀榮兼被。詔贈朝散大夫。

楊厲墓誌,隋
因時感慕,隋節傷神,風鳥同哀,隣垣共泣者也。

碧落碑,唐
哀子李訓、誼、撰、諶,銜恤在疚,牂懷靡所,永言復德,思樹良因,敬立大道天尊及侍真像。

褚亮碑,唐
哀號致毁,幾將滅性。
《説文》: “哀,閔也。从口衣聲。”
“哀”从口衣聲,依許慎,本義爲憐憫。始見於金文。或用悲傷義,如師詢簋“哀才(哉)”。或讀爲 “愛”,如沈子它簋蓋“其丮哀乃沈子也唯福”。或作姓氏,如哀成叔鼎。
戰國文字有異體,將形旁“口”换成 “心”——這兩個形旁有時可通用。也有在“哀”字下再增形旁 “心”,此爲 “哀”字繁構。

☚ 各   吠 ☛

哀āi

上古形声字。从口,衣声(古代“衣”字音与“哀”字相近)。悲痛。像“哀”这样内形外声的字形,数量较少。

哀★常◎常


āi形声,从口,衣声,隶定为“哀”。本义为怜悯,引申为悲痛、悼念、凄凉等。
【辨析】
以“哀”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āi:锿。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1:3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