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安德里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安德里奇1892—1975Ivo Andric

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作家。生于波斯尼亚特拉夫里克的手工业者家庭。曾在维也纳等地学习。1911年开始发表作品。早年加入“青年波斯尼亚”组织,参加反对奥地利的民族解放运动,1914年被奥匈帝国政权逮捕和拘禁。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中发表一系列短篇小说,继承塞尔维亚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着重刻画在各种民族的和社会的矛盾折磨之下的人物内心世界。后又发表一些长篇小说,其中最著名的有《德里纳河上的桥》(1945年)和《特拉夫尼克纪事》 (1945年),都是以南斯拉夫波斯尼亚地区人民的历史为题材。1961年因《德里纳河上的桥》具有“史诗般的力量”,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还曾长期参加外交活动,在南斯拉夫驻罗马、布加勒斯特、马德里、日内瓦和柏林的使馆中任职,并曾担任南斯拉夫作家协会主席。

安德里奇

 伊沃·安德里奇(1892—1975),塞尔维亚作家。生于波斯尼亚特拉夫尼克附近多拉茨。出身于手工业者家庭,两岁丧父,全家迁居维舍格拉德城,他在此度过童年。中学毕业后,在萨格勒布、格拉茨和维也纳学习语文。1914年因参加爱国活动,被奥地利当局逮捕入狱,1917年获释。1919年大学毕业。1918年至1919年在萨格勒布与人合办《文学南方》杂志,1935至1939年曾任《塞尔维亚文学通报》编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曾任塞尔维亚等学院的院士;当选为国民议会议员,担任南斯拉夫作家协会主席多年。他于1914年开始发表诗歌。后陆续发表了许多中短篇小说。在1956年他获南斯拉夫作家协会奖,并获得一级人民勋章,196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

安德里奇

南斯拉夫作家。生于1892年10月10日,1975年3月13日去世。22岁时因参加民族解放运动而入狱3年。大学毕业后,办过杂志、当过驻外大使。写有诗歌、散文和小说。著名的作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1945年创作的3部长篇小说《特拉夫尼克纪事》、《德里纳河上的桥》、《女士》。1950~1954年还先后发表《泽科》、《万恶的庭院》等中篇小说。尤以被称为巴尔干史诗的《德里纳河上的桥》最为成功,并因此获得1961年诺贝尔文学奖。

安德里奇

安德里奇1892~1975

安德里奇,塞尔维亚作家。1910年在萨拉热窝中学毕业后,在萨格勒布、克拉科夫和维也纳等大学学习哲学和历史,参加了反抗奥匈帝国统治的地下斗争,被奥地利当局逮捕入狱,出狱后进大学学习法律,回国后在南斯拉夫外交部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到纳粹的软禁,在家中创作划时代的杰作 《波斯尼亚三部曲》: 《德里纳河上的桥》、《特拉夫尼克纪事》和 《来自萨拉热窝的女人》,出版于1945年。它们取材于波斯尼亚历史,采用记事体,注重历史事实的准确性,并大量运用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这三部曲以宏大的气魄,描绘了波斯尼亚几个世纪的历史进程,表现出作者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次大战后,安德里奇致力于文学和社会公务活动。晚年在公务之余还创作了大量作品,主要有《新故事集》(1948)、《在枥树下》(1952)和《面容》(1960)等。他因以史诗般的气魄反映了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而获得1961年诺贝尔文学奖。

☚ 萨多维亚努   3.中、北欧文学作品 ☛
0000294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1:2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