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咽淋巴组织的异常角化。多发生于扁桃体,形如黄白色尖形砂粒样角化物或白垩碎片状物,散在并突出于粘膜表面,触之坚硬,根基牢固。可同时发生于咽后壁、咽侧索和舌根等处。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可望在数月内自行消退。若病变局限于扁桃体,而扁桃体本身又有炎症时,可行扁桃体摘除术。
咽角化症
咽角化症系咽淋巴组织上皮增生,过度角化所致。多发于腭扁桃体,咽后壁淋巴滤泡、咽侧束次之,亦偶见于舌扁桃体和增殖体。患者以男女青壮年为多,口颊纤毛菌等霉菌感染的局部刺激,尤易患之。有慢性病和体弱者亦易罹患此病。
临床表现多无明显症状,每于医生检查咽部时或病人无意张口照镜时发现咽部扁桃体有白黄斑点,状如笋尖或碎片样突起,其外周炎症不显著,但与组织附着牢固,若用力拔除多留下出血面。患者可有咽部不适、干燥、瘙痒以至疼痛。角化广泛者多有咳嗽、声嘶和口臭。应作咽部及喉镜检查以确定角化范围。
治疗原则为: 无症状者可不处理,角化斑可自行消散。对体弱、健康不良、代谢不好者,建议服用多种维生素,如A、B和C。改善生活环境,除去龋牙等口腔病灶,常用苏打水、硼酸溶液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局部涂用2%硫酸铜液,1~2%碘甘油或10%水杨酸液。内服10%碘化钾液,或较小浓度的碘化钾、钠混合剂。有主张用60%酒精作扁桃体内注射,每次1ml,每日一次,10~30次为一疗程。角化限于扁桃体者可行手术切除。对分散咽壁、咽侧束的角化点,也可行刮除和电灼清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