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咽喉脉证通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咽喉脉证通论

喉科著作。佚名撰。一卷。旧传宋代有异僧遗此书于杭州千佛寺,后乃流传。经清许梿校订,刊行于道光七年(1827)。书中分列总论、通治用药、用药禁忌及丸散方药,凡四则。指出时业喉科者全不讲脉,故治之鲜效。咽喉疾病瞬息多变,关系生命,须分辨虚实痰火,风寒热毒,必于望、闻、问中参究脉理,尤为先务之急。治以散风、下气、清火、消痰为大纲。并将名目繁多的咽喉(兼啮)诸疾约之为十八证,包括锁喉、重舌、气痈、乳蛾、弄舌、缠喉、哑瘴、骨槽、悬棋、烂喉癣、热风喉癣、弱证喉癣、喉闭、呛食、发颐、悬痈、喉菌、牙痈。名目虽简而治法已备。十八证又以风、火、痰概之。后列牛黄解毒丸等六种治咽喉症成药。作者认为喉症多属火毒上升,立法以降气泻火为主。所论条理清晰,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有独到之处,颇有参考价值。有道光七年仁和许氏刻本,同治十三年 (1874) 川东重刻许梿校订本 (据归安姚氏刊咫进斋丛书本复刻) ,《中国医学大成》 本。

咽喉脉证通论

书名。1卷。清代喉科专著。撰人未详,清·许梿校订。刊于1825年。本书总论咽喉诸证的诊治、用药及丸散验方,并记述了锁喉、重舌、气痛、乳蛾等18种咽喉病证的诊治。作者认为喉症多属火毒上升,立法以降气泻火为主。本书后收入《陈修园医书七十二种》。建国后出版排印本(与《尤氏喉科秘书》合刊)。

咽喉脉证通论

书名。1卷。作者不详,清·许梿校订。刊于1825年。主要论述18种咽喉病的证治及验方。今有与《尤氏喉科秘书》合刊的排印本。

咽喉脉证通论

一卷。不著撰人。旧传宋有异僧,寓居杭州千佛寺,遗此书而去。据书中内容推断,当作于元明之际。此书首列总论,次及通治用药,用药禁忌,丸散方药,共四则。书中将诸种喉疾分为十八证:锁喉、重舌、气痈、乳蛾、弄舌、缠喉、哑瘴、骨槽、悬蜞、烂喉癣、热风喉癣、弱证喉癣、喉闭、呛食、发颐、悬痈、喉菌、牙痈。其中有口齿诸证数条。自《内经素问》以下,至《千金方》《外台秘要》,对咽喉证治,皆无系统专门论述,而治法也未能详备。此书专论咽喉及口齿诸证,条理清晰,理论系统,方药具备,不可多得。此书指出,一般喉科医者全不讲脉,治之鲜有疗效。所以治喉疾当重在以脉辨证。医者能识受病之源,与虚实痰火风寒热毒之异,于望、闻、问中参究脉理,尤为先务之急。治疗分散风、下气、清火、清痰四法,因为咽喉之证,多为风火之毒上升所致。此书对于咽喉一科证治,多有独到见解,可为后世参考。有清道光七年(1827)海宁许氏校刊本,同治十三年(1874)重刻本,光绪中归安姚氏咫进斋丛书本。

咽喉脉证通论yānhóumàizhèngtōnglùn

书名。1 卷。作者未详, 清·许梿校订。刊于1825 年。书中主要论述锁喉、重舌、气痛、乳蛾等18 种咽喉病的证治及验方。收入《陈修园医书七十二种》中, 新中国成立后有排印本(与《尤氏喉科秘书》合刊)。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2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