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文学
抗战期间出现的一种汉奸文学。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这时已投降日本侵略者的汉奸汪精卫,曾先后在上海、香港两地发动“和平运动”,与之相配合的“和平文学”运动也应运而生。上海的《中华日报》和香港的《南华日报》则是鼓吹“和平文学”的主要阵地。穆时英、傅彦长、张资平、刘呐鸥、丁丁(丁嘉树)等,积极从事“和平文学”的开发。所谓“和平文学”,实际上是忠实地为汪精卫的“和平”投降主义政策张目,是一种地地道道的“投降文学”、汉奸文学。当时《古今》《中国与东亚》《西东月刊》《风雨谈》等杂志,大都是敌伪刊物。它们鼓吹“和平运动”来麻痹人民的抗战斗争,利用色情文学来蛊惑中国青年。坚守在“孤岛”的进步爱国文艺工作者对“和平文学”和色情文学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判和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