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和乐天春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和乐天春词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这首小诗完全以形象说话,犹如一出独幕单人舞剧。时间:明媚的春天;地点:幽雅的庭院;人物:伤感的少女。
 幕启。
 一座花木扶疏,朱楼掩映的庭院,满院春光,飘逸着淡淡的花香。朱楼里,走下一位轻盈的少女,她梳妆一新,淡施朱粉,打扮得与自己的面貌容颜十分相适,看上去,给人一种匀称和谐的美感。或许是春天使她心底萌发了一丝朦胧的爱的希望,她下楼的步履是那样轻松,心情是那样愉快,面部掩饰不住喜色,大自然使她获得了本性的回归。然而,下得楼来,却是庭院深深,高门紧锁。尽管满院桃红柳绿,鸟语花香,但独自一人,寂寞难耐,不禁愁上心来,再看满院春光,也煞时变得愁绪笼罩。刚才还是满心喜悦,霎时变得黯然伤神,少女再也无心赏玩,只好漫无目的的走到院中,默默地数着盛开的花朵。数着,数着,似乎忘记了什么,又似乎想起了什么,她直起腰来,站在花丛中,两眼呆呆地望着远方,如醉如痴。这时,一只蜻蜓飞来,轻轻地落在她那恰如花蕊般的头簪上……
 幕落。
 “剧”就这样演完了。你也许不那么称心如意,故事情节未能完全展开就结束了。剧情还怎样发展? 主人公的命运如何?这些都不得不使你带着疑问和遗憾离开座位,促使你去寻思和回味。
 话又说回来,如果真的把这首诗当作剧来观赏,确实又令人扫兴——因为故事情节还刚刚开始,就突然结束了。但是,作为一首七言绝句,它却是写得恰到好处,取得了非常的成功。
 一首小诗虽只表现了一个寂静的,或者说是一个寂寞的情境,但却含蓄地反映了独处深闺的少女的心境与情怀。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比较开明、开放的时代,妇女也获得了从未有过的“闺门不肃,礼教不兴”的自由。即使这样,对于女子来说,也难免多方面的限制,封建礼教自然对她们起着作用。这样,和那个繁盛开放的时代,和男人们的自由相比,女子便觉得倍受限制。一方面,想要彻底打破封建礼教的蕃篱,取得真正的男女平等,走向光明的自由天地;一方面,社会世俗又无形地给她们设置了种种规矩。诱惑与冲突,自由与束缚,使那个时代的她们从未甘心寂寞过。因此,在那个人们一向认为对妇女比较开放自由的社会里,却产生了大量的闺怨诗。如朱绛的《春女怨》:
 独坐纱窗刺绣迟,紫荆花下啭黄鹂。
 欲知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时。

 刘方平《春怨》: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白居易《闺怨》:
 斜凭绣床愁不动,红绡带缓绿鬓低。
 辽阳春尽无消息,夜合花前日又西。

 象这样表现闺怨内容的诗,在《全唐诗》中随处可见,表现的或是相思,或是忆念,或是猜测,或是失落,或是渴望,或是企盼,说到底,都是为了爱。刘诗也正是如此,这个深锁在深院朱楼中的少女是有着强烈的追求的,脂粉新妆难以掩饰她内心的苦闷;鸟语花香也不能排除她感情上的孤寂。爱的追求,爱的憧憬,爱的折磨,使她深深陷于爱的困惑之中。大约是一夜春梦,使她情窦顿开;也许是相约绿杨岸,幽会情人,她精心打扮,兴奋得下朱楼,然而她却出不了深锁的庭院,欢乐变为忧怨,希望化成泡影,高门大院,不仅锁住了满院春光,也锁住了少女那一颗躁动的春心。但是,企望走出这个深锁的小天地,获得爱的自由,正是当时社会青年女性的心声。“春色满园关不住”,红杏终究要出墙的。
 从这首诗的题目看,它是和白居易《春词》的,白居易的《春词》是这样的: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
 斜倚栏干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

 白诗以含蓄旖旎的笔调描绘了一个面对大好春光,斜倚阑干、背向鹦鹉、眉目含愁的少女形象,后一句以问作结,引而不发,别具一番情韵。刘禹锡这首和诗,也是写闺中少女之愁,和白诗相比,写得更为新颖,婉曲中不失晓畅,素朴里充满俏皮。虽然诗中的主人公没有讲一个字,没有作具体的富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表情,也没有幽微心理披露。但她的孤独、寂寞、幽怨,以及深藏心底的痛苦和希望,却通过具体的形象展示给了读者。全诗四句,一扬一抑,写得舒缓有致。第一句的兴奋,第二句的烦恼,第三句的无奈,第四句的痴怨,情态各异,形神兼备。尤其是第四句,不愧为精彩的一笔,既含蓄地刻画了少女那沉浸在痛苦中的凝神佇立的情态,又暗示了这位女主人公有着花朵般的容貌,以致于蜻蜓误将花丛中的美人当作花朵而轻轻地飞上玉搔头,这可以说是美人如花的绝妙写法。顺便说一下,诗中的“玉搔头”即玉簪,据《西京杂记》卷二载: “(汉)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玉价倍贵焉。”“玉搔头”也就成为玉簪的代称。如白居易《采莲曲》:“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蜻蜓飞上玉搔头,不惟说蜻蜓将人误作花朵,更主要地是说人的处境现在亦如这深深院落中的春花一样,在满院愁绪中而无人赏识,倍感寂寞。这种手法,从侧面托出怨情,烘染而了无痕迹,正如清人宋顾乐《万首唐人绝句》评云:“末句无谓自妙,细味之,乃摹其凝立如痴光景耳。”就是说诗人随便一笔,却成功地描绘出了这位少女在春光烂漫之中的冷清孤寂的境遇。漫不经心,却神韵自出,谁知在这句诗的背后,诗人是怎样惨淡经营的呢?

刘禹锡《和乐天春词》(新妆面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刘禹锡的诗词 -可可诗词网

和乐天春词

年代:唐代诗人 作者:刘禹锡
←上一篇:西塞山怀古 下一篇:没有了 →
诗词简介:
 这是一首写闺中女子忧愁的诗,也是一首和诗。先看白居易的《春词》诗: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斜倚栏杆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此诗用“斜 倚”“背对”等词语刻画了一位眉目含情、孤独愁思的女子形象,结尾问句,意味含蕴深 长。刘禹锡的和诗,描写女子之愁,更为婉曲、新颖、独到。首句言,少女刻意梳妆,容 颜相宜,翩然下朱楼,见出闺中少妇之高兴也;次句言,庭院深深,把花红柳绿的春光锁 住,不近人情,少女独自一人,反觉孤独生愁。此二句采用“以乐写哀”法,写赏春反惹 烦恼,心情的变化尤为急剧而痛苦。为了遣愁,怎样打发春光?

 三、四句言,女子缓步 来到中庭,面对盛开的鲜花,细细地数着花朵;数着数着,忽然一只蜻蜓飞来,轻轻地 落停在玉搔头。上句“数花朵”的细节描写是遣其无聊之思,表现了女子怜花伤春的 情怀;下句蜻蜓飞落“玉搔头”的镜头,出人意料,最为精彩:它含蓄地刻画了女子陷于 愁苦中凝神伫立的情态;暗示女子容貌如花,而蜻蜓错把美人当花,款款飞上玉搔头; 也意味她虽美丽如花,却被深锁闺阁,无人赏识,孤独之极也。此诗构思精妙,含蓄蕴 藉,写人如花,尤为传神,突出这位青年女子孤寂痛苦的境遇,是一首新颖而极富韵味 的小诗。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和乐天春词》
    .[唐].刘禹锡.
    新妆面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 《 hé lè tiān chūn cí 》 
    《 和 乐 天 春 词 》 
    .[ tánɡ ]. liú yǔ xī.
    .[ 唐 ]. 刘 禹 锡.
    xīn zhuānɡ miàn miàn xià zhū lóu , shēn suǒ chūn ɡuānɡ yí yuàn chóu 。 
    新 妆 面 面 下 朱 楼 , 深 锁 春 光 一 院 愁 。 
    xínɡ dào zhōnɡ tínɡ shù huā duǒ , qīnɡ tínɡ fēi shànɡ yù sāo tóu 。 
    行 到 中 庭 数 花 朵 , 蜻 蜓 飞 上 玉 搔 头 。 
  • 《和樂天春詞》
    .[唐].劉禹錫.
    新妝面面下朱樓,深鎖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數花朵,蜻蜓飛上玉搔頭。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译文】 精心梳妆罢,款款下朱楼。深宫锁春光,满院愁与忧。庭中久伫立,细细数花朵; 蜻蜓翩翩至,飞上玉搔头。

    【逐句翻译】
     
    新妆宜面下朱楼,少女梳妆容颜娇美翩然下朱楼,
    深锁春光一院愁。只见庭院深深锁住春光反生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缓步中庭面对花树细细数花朵,
    蜻蜓飞上玉搔头。忽然一只蜻蜓飞来停在玉搔头。

  •  ①乐天: 白居易的字。
     
    ②宜面:宜,合适。宜面,谓妆扮得体,使容貌增色。深锁: 犹言紧锁。此句之义,一谓春光被深锁宫中,也好似充满忧愁; 一谓春光被深琐宫外,令人感到满院皆愁。统观全诗,以前说为优。
     
    ③玉搔头: 玉簪。
  • 【集评】 清·章燮:“宫门深锁,备新妆不能召幸,则一院春光,镇日封锁,安能不愁也。无聊之极,且数花朵以解愁闷。只有蜻蜓飞在玉搔头上,以赏新妆,可见君王不幸也。”(《唐诗三百首注疏》)

    【点评】 刘禹锡与白居易交好,多有诗词往还。白氏《春词》云:“低花映树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斜倚栏干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两相比较,刘氏和诗言情更其细腻、深沉,藏而不露,出于白诗之上。向来论者皆以为此二诗同咏宫怨,近年始有瞿蜕园指出:“唐人宫闺之诗取鹦鹉为比兴者,皆寓难言之隐。”认为诗之所写,实为大和三年 (829) 春朝政变化所带来的政治牢骚(详见所著《刘禹锡集笺证》108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此说可供读者参考。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这首七言绝句诗是写宫怨的。它写“怨”,不在人物愁容满面的外形上着墨,而在人物牵情触绪的心境上落笔,有相当的感染力量。
     
    首句“新妆宜面下朱楼”,说梳洗妆扮,调脂匀粉,焕然一“新”,色丽称“宜”,可见这位女主人公是特意修饰仪态的。她整容添貌后走下楼来,这动作本身就暗示了之所以要打扮得漂亮一些的原因了。
     
     次句“深锁春光一院愁”,说下楼后看到了一片洋溢着春天气息的景致,这本来会令她赏心悦目,然而她却产生了别样的感受,不禁怨将起来。“春光”被“深锁”在宫墙之内,使长年幽居于这里的妙龄女子睹春而伤情,流漾出颇为难耐的寂寞,所以变成了满院春光满院愁了。这种心理错位,反映了人物有青春年华任虚度的苦闷。
     
    三句“行到中庭数花朵”, 说她信步走到庭院中间无聊之极,只得数落花以遣闷。人们不免要产生疑问:她到这里来是干什么的呢?从她置身在骀荡春光里不为良辰美景所心动,而偏偏要去“数花朵”,让时间就这么推移过去的表现里,读者也就可以探知到在她的心灵上是一片没有生气的荒原。花是好看的,姹紫嫣红,然而它再妍丽,一成落花,那还有什么生命呢!由此,我们不能忽视了这“数落花”的内在意蕴。女主人公是在以“落花”自比,她貌美如花,但岁岁月月消逝着青春年华,叹怨嗟恨,所以见落花而生伤感,就象“数落花” 一样在计算着她被冷落了多少时间。
     
    末句“蜻蜓飞上玉搔头”,“玉搔头”,女子首饰的一种,即玉簪。《西京杂记》卷二:“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玉价倍贵焉。”白居易《长恨歌》:“花细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这句诗意是说不解人愁的蜻蜓飞到玉簪上来了,似乎只有它在赏此新妆。这样煞住全诗,显得意峭情拔,点明了宫怨的主题。这位宫人妆成伫候君王,久待不至,邀宠不成,落得枉自打扮了一场!蜻蜓无知,“飞上玉搔头”,使她倍觉孤凄!
     
    在封建社会里,幽禁在宫苑里的妇女,是统治者的玩物。“后宫佳丽三千人”,但大多数终生不得见君王一面,直到抑郁而死。这首诗细腻地写了女主人公从怀有希望到成为幻影的心里过程,巧妙地将怨藏在层层递进的诗句之中,令读者卒读大感其悲。
  • 这是刘禹锡为主客郎中时,和白居易之作。白居易 《春词》 云: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斜倚阑干背鹦鹉,思量何事不问头” 写一个少妇春日妆楼凝思的形态。刘禹锡这首和作,则是描写她下楼来的活动。
     
    此诗一二句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说女主人公梳妆毕,然后下楼欲邀宠幸。可春光深锁,见赏无人,所以只感到一院 “愁”。三四句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说无聊之余,只好数花朵解闷,想不到蜻蜓无知,还爱新妆飞上头来。这两句无情中却有情,既是对女主人公美丽容颜的烘托,亦是对其孤居寂寞无人赏识的慨叹。此句从侧面写出了怨意,妙在含蓄不露
     
     这是一首写宫怨的诗。美人精心梳妆后,走下朱楼,结果无人欣赏。失望之余,不料蜻蜓倒来欣赏新妆。一看便知: 女主人公处境孤寂冷落。表达了新妆虽好,却见赏无人的怨意。全诗细腻而生动,留有想象的余味。
     

  •  一栋别致的小楼,漆以朱色,别致中透出几分贵气,贵气中携 以清爽。在那精致的窗棂背后,有一位女子曼妙的身影。
     
     这绝对是一个爱美的女子,她对自己的呵护是多么细致。我们仿佛 看见,她正端坐镜前,轻匀粉面。那装束的每一个细节都恰到好处,是淡 妆浓抹总相宜的到位与得体。细细地打扮好自己,女子带着雀跃的心情 一步步走下朱红色的小楼。小楼掩映在满园春色之中,女子的目光正是 为这大好春色所牵引,院落里的每一片新绿,每一个花瓣都让女子顾盼 流连。
     
     在不知不觉中,女子走到了院门处,在抬首的一刹那,她才蓦然发现, 院门是紧锁的。这样的满园春色,这样的绿柳红花,都只是在院子里静静 地开放,在院门之外,也许竟无人知晓这边独好的风景。无人赏爱是寂寞 的,连春色也似乎有了一份寂寞的愁绪,“深锁春光一院愁”那!
    女子雀跃的心思仿佛被重重地敲击了一下,带着几分惆怅,她缓缓漫 步至中庭花色最盛处,默默低数花朵,也许她正想通过细数花瓣来释放自 己的无端愁怀呢。花如人,人如花,满院春光只有她自己孤独地欣赏,而 自己的青春年华又有谁来欣赏呢! 在对春色的赏爱、珍爱、怜爱的过程 中,女子也把一份深深的怜爱留给了自己。那是蜻蜓对她的肯定:“蜻蜓 飞上玉搔头”,女子驻足了,自怜了,神游了,连蜻蜓不知何时停留在了她 的头饰之上也未意识到。如花的年龄,如花的美貌,难道只有蜻蜓为之驻 足,为之流连么?女子怅惘了……
     
    “诗不难于结,而难于神”,如此神韵,天成自然!
     
    此诗为和白居易的《春词》而作,白诗为:“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 两点愁。斜倚栏干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两首诗作同样别致而各有 千秋。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9: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