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咄咄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咄咄吟

咄咄吟

诗别集。二卷。贝青乔撰。此集实为一部大型组诗,共一百二十首七言绝句。卷首作者自序称:“道光二十一年(1841)十月二十日,扬威将军奕经奉旨进剿宁波英夷,道出吾苏,驻节沧浪亭行馆。仆投效军门,荷蒙收隶麾下,随之浙中。”“军旅之中,听睹所及,有足长胆识者,暇辄纪以诗,积久得若干首,加以小注,略述原委,分为二卷,题曰《咄咄吟》,言怪事也。”组诗完整记录了自道光二十一年秋奕经出师,战败退守,清政府签订和约,直到次年冬奕经被革职问罪的全过程,暴露了朝廷大臣甘心乞和、将帅昏聩畏敌、清军腐败不堪的种种怪事,也反映和歌颂了爱国将士与乡勇平民英勇抗敌的事迹,足称诗史。每诗下有小注,详记军中事实,诗以记史,注以证史。有清德宗光绪间吴兴刘氏《嘉业堂丛书》本。

☚ 半行庵诗存稿   郘亭诗钞 ☛

咄咄吟

咄咄吟

清组诗名。七言绝句。贝青乔作。见民国三年吴兴嘉业堂丛书第三十四函,1963年上海古籍书店重印本第二百册。此组纪事诗,内容起于道光二十一年辛丑(1841)十月奕经奉命东征,止于道光二十二年壬寅末奕经于苏州被“拿问进京”,详记诗人在奕经军中的见闻。共分两卷,卷上六十首,卷下六十首,凡一百二十首,卷末另附述怀绝句五首。作者在《自序》中说:“然军旅之中,听睹所得有足长胆识者,暇辄记以诗。积久得若干首,加以小注,略述原委,分为二卷,题曰《咄咄吟》,言怪事也。”咄咄,语出《世说新语·黜免》,晋殷浩被黜免,常终日以指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全诗即取此意。鸦片战争中,奕经浙江之行,本想侥幸邀功,无奈将昏兵怯,士气涣散,与敌相接,一触即溃。最后以“乞降”了结浙东战争。组诗中无情鞭挞了清王朝腐朽无能的将领,热情礼赞了英勇抗敌的将士。诗人于道光二十一年投效奕经军幕,参与浙东抗英斗争,并曾潜入宁波刺探军情,参与前敌作战,因此描写军旅生活和战况十分真实深刻。组诗于每首之后均有一段注文,记叙诗中所述之事,因事作诗,就诗作注,以诗记史,以史证诗,颇有特色。

☚ 锡兰岛卧佛   秋登越王台 ☛

咄咄吟

 

贝青乔


 瘾到材官定若僧,当前一任泰山崩。铅丸如雨烟如墨,尸卧穹庐吸一灯。

 
 《咄咄吟》是一组由一百二十首绝句组成的纪事讽刺诗,系作者在扬威将军奕经军中陆续写成。起于1841年冬奕经奉命东征,止于明年末奕经于苏州被“拿问进京”。每首之后有一则短文述所咏之事,对清军将士的昏聩庸懦、可笑可愤之事给以无情揭露和讽刺。题义取自晋浩被黜,常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世说新语》)。此诗后缀文全录如次:“骆驼桥距镇宁二城约二十余里,故张应云屯兵于此,以为两路后应。廿八日夜半,瞭见二城火光烛天,胜负莫决。继闻炮声四起,或请于应云曰:‘我军不带枪炮,而今炮声大作,恐或失利,急宜运趋前队以助战。’而应云素吸鸦片烟,时方烟瘾至,不能视事。及廿九日天明,探报四至迄无确耗。日中,镇海前队刘天保等败回;傍晚,宁波前队余步云、李廷扬自慈溪带兵至,知其并未进城,而段永福等已败入大隐山。讹言蜂起,加以败残军士乏食,哭声震野。或谓宜再进,或谓宜速退,聚谋至黄昏不决。而英夷旋从樟市来犯,先焚我所弃火攻船以助声势,继闻发枪炮,豕突而至。我兵望风股栗,不敢接战,咸向慈溪城退避。而应云犹卧吸鸦片烟半时许,始踉跄升舆而走。”
 鸦片是一种毒品,主要含量为吗啡,有止痛镇定作用,但易上瘾,故只能作药用而不宜长期服食。清代鸦片传入中国,不少人吸毒上瘾,极大损害了人民身体健康,也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诗中讽刺的那位武官张应云,便是一“瘾君子”和“双枪将”(当时对军人携烟枪的谑称)。此人是奕经的门生,反入宁波镇海战役中,奕经以之为前营总理,驻扎在慈溪县东南的骆驼桥镇。此诗即讽刺他嗜毒成瘾以至贻误军机的丑行。
 “瘾到材官定若僧,当前一任泰山崩。”《文献通考》卷一五○谓汉继秦制,置材官(即武官)于郡国。这里“材官”即指身任前营总理的张应云。“定若僧”是说象和尚坐禅入定一样安然无事。本来,“指挥若定”、“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动,麋鹿兴于前而目不瞬”(苏洵)是形容军中稳操胜券、纪律严明的。而张应云如僧之定,“当前一任泰山崩”,却是因毒瘾发作,连命都不要了,所以顾不得兵败后可能被洋鬼子活捉的危险。反语的运用,增强了诗歌鞭挞丑恶的力量。
 “铅丸如雨烟云墨”,这是两个鲜明对照的画面。“铅丸如雨”,是指英军洋枪洋枪,攻势猛烈,清军在枪林弹雨中,局势危急。“烟如墨”则是指张应云吸鸦片时的吞云吐雾,又暗关战阵硝烟。其妙有如‘蒙太奇”:两军鏖战,枪炮大作,硝烟弥漫。在烟雾中,镜头转换为室内卧榻,张应云贪婪地吸食鸦片。鸦片的吸法是,将烟土少许填入烟枪,凑火而吸之,称为“一灯”;再吸,又是“一灯”。当清军望风股栗,向慈溪败北的时候,张应云“犹卧吸鸦片烟半时许,始踉跄升舆而走”。可见当其瘾来之时,连命也不顾了,需先吸鸦片后逃命。这是何等荒唐的“材官”啊!“尸卧穹庐吸一灯”,末句之妙,在双关。“穹庐”指军帐,“尸卧”则是热骂,视其人如行尸走肉,故痛快之至!而“铅丸如雨”的结果,是战场上尸骸狼藉,清军兵员损失不少。这幅画面与“吸一灯”又形成镜头对照,仍近“蒙太奇”语言。
 绝句体制短小,使所要表达的丰富内容受到限制。诗人受说唱文学的启发,采用了就诗作注,先诗后文,诗文结合的手法,解决了上述矛盾。在绝句史上允为创新。

咄咄吟

诗别集。清贝青乔(1810—1863)撰。二卷。青乔字子木,号无咎,又号木居士, 江苏吴县(今苏州)人。诸生。家境清苦。道光间曾投笔从戎,抗击英军。后游京师、浙江、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全书共收绝句一百二十五首,为反映鸦片战争组诗。作者以诗记史,就诗作注,相得益彰。其诗直抒胸臆、爱憎分明。多以漫画手法状写耳闻目睹之咄咄怪事、故以“咄咄”名集。如“瘾到材官定若僧”一首写战事急迫,守官烟瘾发作,不能议事,吸足鸦片。敌已逼近,遂仓皇逃走。“听尽城头觱篥声”一首讽刺驻杭州参赞大臣,不敢率军迎敌,闻敌先退。除感愤时政之讽刺诗外,亦有写爱国将士洒血保边之作,爱国之情渗于字里行间。其诗思想性较强,社会内容较丰富。有民国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刻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7: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