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周邦彦《蝶恋花早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周邦彦《蝶恋花早行》

《蝶恋花 早行》

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轳辘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 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

【注释】 ①漏:古时一种滴水以计时的器具。轳辘:一种绞轮式的汲水器。此句用欧阳修《鹎鵊词》:“金井辘轳闻汲井。” ②炯炯:发光的样子。绵:装枕的丝棉。③“霜风吹鬓影”:套用唐、李贺《咏怀二首》其一:“春风吹鬓影”。徊徨:彷徨忧愁样子,语出梁武帝《孝思赋》:“晨孤立而萦结,夕独处而徊徨。” ④阑干:横斜的样子。斗柄:北斗七星中四星象斗,三星象柄,故北斗星称斗柄。

【译文】 皎洁的月光惊扰得树上的乌鹊栖息不定,铜壶滴漏的刻度表明残夜将尽,井台上传来了辘轳汲水的一阵阵响声。听见呼唤起床,她睁开了一双亮晶晶的大眼睛。她的泪水纷纷洒向枕头,红色的棉枕上一片冰冷。我们在门外互相紧紧地握着手,冰凉的秋风吹动着鬓发,脸上遮映着一片暗影。我就要走了,心里彷徨烦乱;她更是愁苦万端,将告别的话反复叮咛。我走了她又上楼远望,这时北斗星已经倾斜了斗柄。我周身披着寒露越走越远,荒野的晓鸡此啼彼应……

【集评】 明·王世贞:“美成能作景语,不能作情语,能入丽字,不能入雅字。以故价微劣于柳。然至‘枕痕一线红生玉’,又‘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其形容睡起之妙,真能动人。”(《艺苑卮言》)

明·沈际飞:“‘唤起’句,形容睡起之妙。”(《草堂诗余正集》)

清·黄苏:“首一阕,言未行前闻乌惊、漏残、辘轳响,而惊醒泪落。第二阕言别时情况凄楚,玉人远而唯鸡相应,更觉凄婉矣。”(《蓼园词选》)

近代·俞陛云:“此纪别之词。从将晓景物说起,而唤睡醒,而倚枕泣别,而临风执手,而临别依依,而行人远去,次第写出,情文相生,为自来录别者希有之作。结句七字神韵无穷,吟讽不厌,在五代词中,亦上乘也。”(《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总案】 这是一幅情景逼真的秋晨离别的工笔画。写秋夜将晓庭院及房中之景,极为细致传神。“两目清炯炯”是平日生活观察积累,写时偶然得之的妙笔,以目之态传人之情,达到绝妙的境界:因为彻夜伤离,折腾够了才合眼,非沉睡而醒者,故两眼并不惺松,而是“清炯炯”。接着以泪的描写见出离别之苦:未曾合眼之前,别语万分缠绵,别泪不住流下,故浸在枕函中红绵里的热泪早已“冷”了。下片前三句写门外分手时情形,由房闼而庭院,由庭院而上路,极有层次。结末二句,复以钩画分手后的凄冷景色作结,以加重全词离别感伤的氛围,用笔则由浓而化淡。“楼上”句写居者的处所,以空旷的楼房来映衬居者的落漠伤心;“路寒”句写行者在野外的情景,以冷清的旅途来显出行者的怅惘迷离。如此完美的艺术境界和人物形象,完全得力于对场景和人物动态的真实而细腻的描写。


周邦彦《蝶恋花早行》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 宋词精品鉴赏 - 可可诗词网

周邦彦《蝶恋花早行》

《蝶恋花 早行》·周邦彦

周邦彦

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轳辘牵金井。唤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棉冷。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

这是一首送别词,写的是清晨事,景物在变化,情绪在扩展,又前呼后。上片从五更天写起,说是鸟啼、更漏、辘轳将她惊醒。其实她在枕上早已别情依依。“两眸清炯炯”把此情态写得细腻传神。“泪花落枕红棉冷”进一步写出别意的缠绵凄别。下片加深描绘别时情景: “执手”三句由房中而庭院,“楼上”二句由庭院而路途、野外,将别时之留恋、匆促惆怅皆浸透于字里行间。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周词“以警动胜”,“色泽较淡,意态却浓”,可谓的语。


唐宋词之周邦彦《蝶恋花早行》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 可可诗词网

周邦彦《蝶恋花早行》

《蝶恋花 早行》

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轳辘牵金井1。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棉冷2。 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3。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4



【释】

1.漏:古时一种滴水以计时的器具。

2.炯炯:发光的样子。绵:装枕的丝棉。

3.霜风吹鬓影:套用李贺《咏怀二首》其一:“春风吹鬓影”。徊徨:彷徨忧愁样子,语出梁武帝《考思赋》:“晨孤立而萦结,夕独处而徊徨。”

4.阑干:横斜的样子。斗柄:北斗七星中四星像斗,三星像柄,故北斗星称斗柄。



【译】

月光的皎洁,惊动

夜宿的乌鹊栖飞不定,

铜壶滴漏,时刻已是深更,

外面传来轳辘汲水的响声。

她在沉睡中猛然被唤醒,

两眼发光、清眸炯炯,

泪水盈盈,打得红棉枕

一片湿冷。



紧紧握着手儿,任寒风

吹乱着她的鬓影。

离别的心境难安难定,

别离的话语难说难听。

登上高楼,追寻我远去的踪影,

此时,夜空横斜着倒转斗柄。

露气寒、人渐远、鸡鸣声相应。



【评】

“此纪别之词。从将晓景物说起,而唤睡醒,而倚枕泣别,而临风执手,而临别依依,而行人远去,次第写出,情文相生,为自来录别者希有之作”(近人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首句乃将晓景物。月皎惊乌自孟德“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以来,已成熟典。此三句分写乌飞“更漏”、“轳辘”之声,更显拂晓之清静。轳辘(lilu),象声词,陆游《春寒复作》:“青丝玉井声轳辘”。“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其形容睡起之妙,真能动人”(明人王世贞《艺苑卮言》)。另有“枕痕一线红生玉”俱形容睡起之刻画入微者。

上片写未行前之景况,下片言别时景况之凄楚,“玉人远而唯鸡相应,更觉凄婉矣”(清人黄苏《蓼园词选》)。场景由房中而庭院、而路途、而人远。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9: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