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周易稗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周易稗疏四卷,附考异一卷。清王夫之(1619—1692) 撰。夫之,字而农,号薑斋,汉阳人(今湖南衡阳人)。前明举人。本书是他读《周易》时的随笔记录,故每条都只举经文数字和标目,没有全载经文。遇有疑义,辄作考辨。故没有逐卦逐爻一一详作辨说,大抵不确信陈抟之学,亦不相信京房之术,对先天诸图纬书之杂说均极力排斥,且亦不空谈玄妙,附合《老》、《庄》之旨。故言必征实,义必切理,在清初说《易》诸家中,最有根据。但其中也有偶然失考处。如解讼卦“鞶带”说:“带无鞶名,鞶者鞶缨,车饰也。带所以系佩璲及芾者。”考《左传》后之鞶鉴,杜预训鞶为带,《说文》鞶字,许慎也训为大带,怎么说带没有鞶这个名字呢?又如“何天之衢”,梁武帝解何为荷,见于《经典释文》。王夫之虽也将其作负荷解,却引《庄子》的“负云气”为证,而没有援用梁武帝之说。至于旧井为禽,训禽为获,难免有穿凿附会之嫌。然,瑕不掩瑜,如引《礼》人君至命士黄裳,下士杂裳证明黄裳之美,引 《左传》“班马”证“乘马班如”当读乘为去声,引兵法“前左下,后右高”证“师左次”,与论帝乙非纣父、王用亨在西山非文王,以及临之八月,复之七日,易之逆数,河图蓍策之辨,均具有条理。卷帙虽少,固不失为征实之学问。有昭代丛书本、《船山丛书》本、《续经解》本,收入 《四库全书》。 周易稗疏 周易稗疏经学著作。清王夫之撰。4卷,附《考异》1卷。大约作于顺治 (1644—1661) 初年。为夫之读易之随笔札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此书 “大旨不信陈抟之学,亦不信京房之术,于先天诸图,纬书杂说,皆排之甚力,而亦不空谈玄妙,附合老庄之旨,故言必征实,义必切理,于近时说易之家,为最有根据……引 《礼》‘人君至命士黄裳,下士杂裳’,以证黄裳之美; 引 《左传》 ‘班马’,证 ‘乘马班如’ 当读乘为去声; 引 《兵法》前左下后右高,证 ‘师左次’; 与论帝乙纣父,‘王用亨于西山’ 非文王,以及《临》之八月,《复》之七日,《易》之逆数,《河图》蓍策之辨,皆具有条理。卷帙虽少,固不失为征实之学焉”。虽为训诂考证之作,然亦含有若干哲学思想。如释《易传》“两仪生四象” 云: “生者,非所生者为子,生之者为父之谓。使然,则有有太极无两仪,有两仪无四象,有四象无八卦之日矣。生者,于上发生也,如人面生耳目口鼻,自然赅具,分而言之,谓之生。”(卷三) 最早收入 《四库全书》,后收入道光二十二年(1842) 守遗经书屋、同治四年 (1865)金陵书局、民国二十二年 (1933)太平洋书店所编之《船山遗书》。其他版本还有多种。又收入岳麓书社1988年出版之《船山全书》第1卷。 ☚ 楚中王门学案 周易外传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