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周公东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周公东征

 周公东征是西周初年平定武庚叛乱的一次军事行动。周公是周初政治家,名旦。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四弟。因采邑在周(今陕西宝鸡东北),称周公。周武王灭商以后,为了控制新征服地区,把纣王的儿子武庚仍封在殷墟,管理殷民,并通过管叔、蔡叔、霍叔监视武庚,这就是“三监”。武王灭纣两年后重病,遗命周公继位。但周公告天请代武王死。武王死后,“天下闻武王崩而叛”。周公为应付危难,立武王年幼之子诵为成王,又自己执政称王,暂时代替成王治理国政。管叔、蔡叔等贵族怀疑周公有夺取王位的意图,对周公极为不满。商纣王的儿子武庚不甘心商朝的灭亡,利用武王新死,成王年幼,“三监”与周公的矛盾,见有机可乘,便拉拢管叔、蔡叔,又联合东方庸、奄、薄姑、徐戎、淮夷、熊(祝融)、盈(赢)诸族共图复国叛乱,局势一时变得很严重。周公奉成王之命与姜尚带兵东征,这次战争的规模比武王伐纣要大得多,战斗也艰巨得多。周公和召公,“内弥父兄,外抚诸侯”,经过3年东征,首先诛灭了以武庚为首的叛周贵族,打败了管叔、蔡叔,杀掉了武庚和管叔,把蔡叔流放,贬黜霍叔。接着挥师东进,对那些跟武庚叛乱的方国大加讨伐,一举灭了以奄为首的东夷诸部落,平定了叛乱,逐步实现了对东方广大地区的控制。《逸周书·作雒》篇说,武庚北奔,管叔自杀,蔡叔被囚;周公征服熊、盈之族十七国,俘淮夷之族九邑。《孟子·滕文公》篇则说,其灭国五十。这次战事是继武王灭殷之后,周公为彻底征服殷族及其同盟作出的最大功绩,周公东征为周的巩固奠定了基础。
周公东征

周公东征Zhougong dongzheng

周公为平定三监叛乱而进行的远讨东方的征伐。武王灭商之后, 曾分商王畿地区为三部分, 即 “邶” (bei)、“鄘” (yong)、“卫”三区,设三监治理。三监即武王之弟管叔、蔡叔、霍叔三个对武庚监管的人, 而叛乱的发动者却是管叔和蔡叔。他们在武王病逝、成王年幼而由周公摄政的情况下, 散布流言蜚语, 谓周公 “将不利于孺子”(《尚书·金縢》),然后勾结武庚公然叛乱。三监叛乱对周王朝震动很大。在严峻的形势下, 周公相当镇静和果断。他的东征之举, 一是平定三监之乱, 二是征服殷商在东方的残余势力。《诗经·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周公东征,四国是皇。”东征将士把斧斨都用残破了, 可见战斗是相当激烈的。东征历时3年之久, “一年救乱, 二年克殷, 三年践奄” (《尚书·大传》)。可见打击殷商残余势力的 “践奄”之役已是东征的尾声。奄是殷的旧都, 周公翦灭奄国是对殷商势力的重大打击。周公东征是商周两大势力的再次较量,并以周的胜利而告结束。周公东征使周的影响达到东海之滨, 这对于周王朝的巩固具有重大意义。

☚ 宗法制   井田制 ☛

周公东征

西周初平定内乱的一次战争。武王灭殷商后,纣王之子武庚起兵反周。周公在稳定内部的基础上,率军东征,先集中兵力诛灭武庚等殷贵族,经3年战争,相继平定叛乱势力,将周朝统治范围扩展到海边,较为有效地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地位。

周公东征

周初周公平定东方叛乱势力的军事行动。周武王伐纣后,商朝在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仍有很大的潜在势力。武王采取以殷治殷、分而治之的办法,部分保存了商朝原有的统治机构,封纣之子武庚到殷地统治其人民。又将商的王畿划分为邶、卫、鄘3区,派自己的兄弟管叔鲜、蔡叔度和霍叔处分别率兵统治,就近监视殷人,称为 “三监” 。武王病死,其子成王继位。成王年幼,由周公辅佐。周公是武王之弟,他辅佐成王后,引起周王室中召公奭等部分大臣的猜忌。管叔、蔡叔等人也十分不满,认为周公有谋害成王、篡夺王位之嫌。武庚看到周王室内部发生矛盾,便乘机联合管叔、蔡叔以及他在东方的旧势力徐、奄、蒲姑、淮夷、熊、盈等17国,共同反周。面对危局,周公首先向召公解释,消除疑虑,安定了王室内部。接着亲率大军东征,讨伐武庚。这场战争历时3年,最终诛杀武庚和管叔,东方诸国叛乱相继被平定。此后,周的势力范围真正到达了黄河下游和东海边。

周公东征

周王朝建立两年,武王死,子成王继位。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旦摄政当国。管叔、蔡叔等人对此不满,商纣子武庚乘机拉拢管叔、蔡叔,联合东方的徐、奄、薄姑等邦国,起兵反周。周公领兵东征,并作《大诰》,说服动摇不定的贵族。战争历经三年,诛杀了以武庚为首的叛周贵族,压服了以奄为首的东夷诸部落,并杀死管叔,流放蔡叔,平定了叛乱。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0: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