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笙引凤画像砖
南朝。高19厘米,宽38厘米,厚6厘米。1958年河南省邓县学庄墓出土。河南省博物馆藏。砖面左、右各刻一人,左边的头挽双髻,身穿广袖长袍,盘腿坐于树下吹笙,右边的散发垂腰,右手握拂尘,悄然而立,似怕惊动了吹笙者。两人间饰一凤鸟,在祥云飞花的围环下,展翅起舞,和乐而鸣。根据此墓出土的另一画面与此基本相同,并印有“王子桥(乔)”、“浮丘公”榜题的画像砖判断,此砖所画二人,亦当为王子乔和浮丘公。据《太平广记》所引《列仙传》等文献记载,王子乔又名晋,字子晋,为周灵王太子,喜欢吹笙作凤鸣,借以引凤。他曾遨游于伊洛之间,后被道士浮丘公接至嵩山修炼。三十年后在缑氏山(今河南偃师境内)顶升天而去。后人藉此在缑氏山和嵩山为他立祠以示纪念。今仍屹立在缑氏山顶升仙观旧址上的《升仙太子之碑》 (唐武则天撰写),即是对虚无飘渺的神仙境界和“天资拔俗,灵骨超凡”的王子乔的赞美。从这即可以看出当时人们是如何崇尚道教的成仙升天观念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