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饮酒与飞行安全
吸烟和饮酒对健康有多方面的危害,本条目仅论述与飞行安全有关的方面。我国飞行条令明确规定,除节假日无飞行任务的飞行人员可以适量饮酒外,平日严禁饮酒。飞行人员中吸烟者却较普遍。飞行条令对吸烟也未作任何规定。
吸烟 吸烟对飞行安全有潜在的影响。如在一组实验中证明,不吸烟的飞行人员在低压舱内能上升到7000~8000m高度,吸烟者一般只能上升到5000m。吸烟的乘客在3000~4000m高空也会感到不适。烟草中对飞行人员的主要有害成分为烟碱、一氧化碳和氰化物。烟碱作用于循环系统,使毛细血管血流减慢,心率加快,血压出现暂时性升高。一氧化碳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大210倍,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因而降低血液携氧能力。此外,一氧化碳可使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左移,将氧牢固地束缚在血红蛋白中,使之不易向组织释放,其后果与高空缺氧相似。即使一氧化碳含量很低,也能使飞行人员夜间视力降低,致使夜间超低空飞行的能力下降。烟雾刺激呼吸道和肺组织,可引起支气管痉挛和水肿,影响正常呼吸功能;支气管粘膜长期干燥可引起咳嗽,对飞行中吸氧有影响。烟草中的氰化物随烟雾进入体内,是机体氰化物慢性中毒的主要途径,也是飞行人员视神经疾病的致病因素。吸烟还可使飞行人员的有效意识时间缩短。例如,一个战斗机飞行员在6700m高空,一旦供氧装备失灵,大约有5分钟的时间去发现和排除供氧系统的故障。但如起飞前吸烟3支,由于有效意识时间缩短,则只能赢得45秒钟去处理上述问题。故飞行前10小时内和飞行中都应禁止吸烟。
饮酒 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显著抑制作用,使感觉迟钝,反应时间延长,记忆力减退,运动技能低下,易于发生判断错误。最严重的酒精中毒可使记忆力完全丧失。即使是少量酒精也可影响飞行人员的工作能力,降低敏感性和判断力。酒精能抑制细胞氧化,使组织不能充分利用氧。酒精与高空缺氧合并作用时,其后果更为严重。酒精还可缩小视野,降低夜间视力,使手眼协调功能发生障碍,既影响飞行人员在空中搜索目标,又易于发生飞行事故。酒精还可诱发疲劳。
血中酒精浓度超过20mg%即可影响飞行人员执行任务的能力;从20mg%增加到80mg%时,绝大多数飞行人员的能力受到影响,错误率不断增加。血中酒精含量可由以下公式推算:

式中:X—血中酒精含量最大值(mg%),S—饮料含酒精的浓度(%),Q—饮料摄入量(ml),W—体重(kg)。也可由下表所列数据估计。
上述值为饮酒后头30分钟的血中含量,以后每小时下降10mg%。酒精大部分在肝脏代谢,代谢率保持每小时每公斤体重100~200mg的恒定水平。体型、营养和一般状况对其代谢稍有影响,但维生素、药物和给氧等措施都不能改变代谢率。对过量饮酒的人员宜补充液体和电解质,给予适当膳食和充足睡眠时间。酒精从体内基本排完大约需要16小时,故饮酒后最好停止飞行16小时。如饮酒量折算成纯酒精量超过54ml,则应停飞24小时。由于饮酒而有明显痛苦症状的旅客,不宜搭乘飞机,但有医生照顾和监督者例外。
饮料含酒精浓度与血液酒精含量间的关系
饮料摄入量 (L) | 饮料含酒精浓度 (%) | 饮酒30分钟后血中酒精含量 (mg%) |
0.25 0.25 0.25 0.25 0.25 0.02 0.02 0.02 0.02 | 3~5 5~6 8~12 10~15 15~20 20~30 30~40 40~50 50~60 | 20 30 40 60 70 20 30 30 30 |
由Fuchs,1973,改作酒精可加强巴比妥酸盐、苯丙胺、溴化物和强心剂的药理作用,故酒后应避免使用这些药物,或在用药时控制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