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吴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吴英1913—1985;女原籍江苏宜兴。 吴英吴 英 戚再玉主编 上海时人志第56页 吴英1913——1985字素英,女,原籍江蘇宜興,1913年生。以隨夫籍,為浙江瑞安人。幼年入宜興明誠小學。9歲入蘇州女子中學,畢業後回宜興任小學教員。後赴北平,入中國大學,1925年返鄉; 同年加入中國國民黨。歷任國民黨漢口市黨部婦女運動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央調查統計局專員,行政院賑濟委員會專員,中國婦女政治研究會上海分會理事長。1947年當選為行憲國民大會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去臺灣,續任“國大代表”。1953年入“革命實踐研究院”第二十五期受訓結業,後兼任“光復大陸設計研究委員會”委員,“憲政研討委員會”委員。1985年1月2日病逝於美國。終年72歲。 吴英❶明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徐有贞门客。工书法,好作大字。天顺元年(1457 年)以徐有贞案株连流配广西。后赦回,自署“钦调广西民人吴英”。 吴英 吴英(1853—1912)字子竹。回族。祖籍河北沧州,生于内蒙古托克托城。个不高,背微驼。初从山东孙老学太祖拳和大杆子,从陈某学弹腿和查拳,嗣闻董海川至丰镇二道河理事,遂慕名往拜,学习八卦掌法。经数年苦练,以八卦掌称名托城。吴英为人正直豪爽。约1907年间加入同盟会。吴英授徒,着重武德。要求弟子遵守“保国安民、抑强扶弱、救世济人、锄恶除奸、保助孤寡、仗义疏财、见义勇为、兴旺门第、舍身救难、传授贤徒”等“十愿”规矩。据《绥远通志稿》云:“吴英……嗣受八卦,转授于乡人。白福、苏二庆,皆为入室弟子云”。 ☚ 蔡玉明 郝鸣九 ☛ 吴英1637—1712清初期将领。字为高,莆田(今属福建省)人。康熙二年(1663年),降清于泉州。从攻郑锦,克铜山城。授浙江提标都司。十三年,击败反清之总兵祖弘勋,降其将李荣春,迁左营游击。明年,斩祖弘勋将刘邦仁,克黄岩,迁中军参将。十七年,败郑锦部将刘国轩于陈山坝,迁福建督标中军副将。明年,擢同安总兵。十九年克厦门。二十二年,从攻澎湖。二十四年,移镇浙江舟山。擢四川提督。五十一年(1712年),卒。赠太子少保。 吴英1637~1712清初将领。字为高,莆田(今属福建)人。康熙二年(1663年),降清于泉州。从攻郑锦,克铜山城。授浙江提标都司。十三年,击败反清之总兵祖弘勋,迁左营游击。明年,斩祖弘勋将刘邦仁,克黄岩,迁中军参将。十七年,败郑锦部将刘国轩于陈山坝,迁福建督标中军副将。明年,擢同安总兵。十九年,克厦门。二十二年,从攻澎湖。二十四年,移镇浙江舟山。擢四川提督。死后赠太子少保。 吴英1853—1912清末武术家。字子竹,经名舍而巴乃。内蒙古托克托县人。回族。自幼习武,曾随山东等地名师学习太祖拳、大杆子、弹腿和查拳。咸、同年间(1851—1874)拜丰镇二道河(现属兴和县)八卦大师董海川学艺。为八卦在塞外最早的传人。为人豪爽,疾恶如仇。1907—1908年间,与其弟吴友天加入同盟会,联络志士,响应辛亥革命。为光复内蒙古贡献了力量。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