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吴瑞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吴瑞甫1871—1951

福建同安人
医家。精内科及痘科。著有《中西温热串解》、《中西脉学讲义》等。
字:锡璜
号:黼堂

吴瑞甫

本省进步中医——吴瑞甫先生 福建省中医研究所医史研究室 福建中医药1958年5期

吴瑞甫1871~1951

字锡璜,号黼堂。福建同安人。早年习儒,光绪间(1875~1908)中举人,授广西候补知县。家世业医,已历七代。其祖父以词章之学无补于世,勉其继承家学,乃受其父吴筠谷之教,朝夕研究岐黄家言,后又学麻、痘两科于大田县杨氏,先后拜师多人。技成在同安执教并悬壶十余年。1918年至上海开业,1921年返厦门定居,屡起沉疴,名闻遐迩。1934年创办厦门国医专科学校,任校长。1938年厦门沦陷,锡璜拒任维持会长,以古稀之年远涉重洋,避居新加坡。在新加坡创办新加坡国医研究所。主张中西汇通,以为中西医学虽宗旨悬歧,而理法并无差异,两者可参考互证,以会其通。精内科和痘科。著有《中西温热串讲》、《中西内科学》、《删补中风论》、《脑髓病论》,主编有《国医旬刊》及多种教学讲义。逝世在新加坡。

吴瑞甫(1871—1951)wúruìfǔ

近代医家。字锡璜, 号黼堂, 福建同安人。出身七世医家, 早习儒, 后遵祖父之嘱继承家学, 先后拜师多人, 业成后在同安、上海、厦门等地行医。1934 年在厦门创办国医专科学校, 任校长。1938 年厦门沦陷, 吴氏为拒任维持会长而避居新加坡, 并创办新加坡国医研究所。主张中西医汇通, 精内科和痘科, 著有《中西温热串讲》《中西内科学》《删补中风论》《脑髓病论》等, 主编《国医旬刊》及多种教学讲义。

吴瑞甫

吴瑞甫

吴瑞甫(1871~1951年),近代中医学家。字锡璜,号黼堂,福建同安人。七世业医。吴氏幼承家学,又访求名师。十四岁时向大田杨氏学习治疗痘症,并进而钻研《种痘新书》,故长于痘科,且精内科。1894年吴氏开始行医,兼习儒术。曾于1902年中举人,后因科举废,乃绝意功名,并辞去广西候补知县之职,专心研讨医学。吴氏在同安执教诊病十余年,曾评注宋陈无择的《三因方》等书。1918~1921年曾悬壶上海,后返厦门行医,在这段时间受到西医学的熏陶,自谓:“乃知中西医学,有宗旨悬歧者,有名词不同,而理法并无差别者”,主张“参互考证,以汇其通”。本着这一宗旨,吴氏著有《中西脉学讲义》、《中西内科学》、《中西温热串解》、《脑髓病论》、《删补中风论》、《奇验喉症明辨》等书。吴氏认为:“固不愿徒学西法者,有鄙夷中法之思;尤不愿专习中医者,有尊中抑西之见。总期取彼之长,以补我之短”。他治学强调独立思考,突破“故常”,并抨击当时政府不重视医学,倡议创设医校。他曾创办中医学传习所,晚间授课,白天实习。1934年又创办厦门国医专门学校,任校长,并主编《国医旬刊》,培养了许多中医人材。1938年厦门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吴氏遂避居新加坡,继续行医,并在当地创办国医研究所,从事中医教学和研究。先后撰有《四时感症》、《伤寒纲要》及多种讲义,为中医学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 萧龙友   张山雷 ☛
0001353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