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吴文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吴文藻

不拘一格育人才——访著名社会学家吴文藻教
 北京晚报1981年3月21日
吴文藻教授逝世
吴文藻自传(1901-)
 人民日报1985年10月2日
晋阳月刊1982年6期,中国现代社会科学
家传略第6辑第118页
关于吴文藻自传
莫道桑榆晚——记吴文藻教授
言心哲
王庆仁
晋阳学刊1983年6期
读书1984年6期

吴文藻

吴文藻纪念文集
世纪情缘:冰心与吴文藻
春秋七秩友谊长存——浦薛凤、吴文藻、谢冰心
的交往
王庆仁等主编
王炳根
沈秋农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312页
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359页
人民政协报1989年6月30日
论吴文藻的“民族学中国化”学术思想
吴文藻传略
我所了解的冰心和文藻
吴文藻与西方社会学的中国化
已故著名学者吴文藻诞辰95周年纪念会在北
京举行
金天明等
林耀华等
李慎言
刘洪英
中国人物年鉴编辑
部编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2期
民族研究1987年4期
人生与伴侣1990年6期
徐州师大学报2000年3期
中国人物年鉴(1997)第189页

吴文藻1901——1985

江蘇江陰人,1901年 (清光緒二十七年) 生。5歲入蒙學堂,後補入江陰禮延學堂高小。畢業後考入南菁中學,16歲考入清華學堂初中二年級。1923年畢業。赴美國留學,入新罕布什爾州達特默思學院。1925年夏畢業,獲學士學位; 同年秋,入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主修社會學。1926年獲碩士學位,1928年夏,獲博士學位。1929年2月返國抵北京,執教於燕京大學社會系,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1932年加入中國社會學會,任理事。1933年起兼系主任,一度任文學院院長。1935年加入中國民族學會,任理事。1936年夏至1937年夏,游學美國、西歐各國。1938年離開燕京大學後,去昆明雲南大學擔任社會人類學講座。同年被英國皇家人類研究所特邀為名譽通訊員。1939年任雲南大學社會系系主任,同年兼任文法學院院長。1941年2月去重慶,在國民政府國防最高委員會參事室任參事。1942年任蒙藏委員會顧問,並籌設燕京成都分校,兼任中國邊政學會理事。1943年2月,赴印度考察民族問題和教族衝突問題; 同年6月,去新疆調查西北民族問題。次年底赴美國,參加太平洋學會年會,討論盟國戰後對日本處理方案。1946年8月,任中國駐日本代表團政治組組長兼任出席盟國對日委員會中國代表顧問。1950年6月辭職,退出代表團,以新加坡《星擯日報》駐日記者身份在東京繼續留居一年。1951年秋與夫人謝冰心回國。1953年任北京中央民族學院教授。1954年起,曾先後任該院研究部國内少數民族情况教研室主任和歷史系民族志教研室主任。1955年加入中國民主促進會,任文教委員。1958年4月,離開中央民族學院,1971年8月返校,爲民族研究院編譯室成員。1979年秋爲中央民族學院研究生指導教師。並任中國民族學會,中國社會學學會顧問,中國人類學會顧問,中國世界民族學會顧問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法學評議組成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三、四、五届全國委員會委員。1985年逝世。終年84歲。著有《戰後西方民族學的變化》、《馬克思派社會主義與费邊派社會主義的比較》、《文化人類學》、《現代法國社會學》(上)、《社會科學與社會控制》、《蒙古包》、《民主的意義》等。

吴文藻

227 吴文藻

见04087条。

☚ 凌纯声   翁独健 ☛

吴文藻

087 吴文藻1901—1985

社会学家、民族学家、人类学家。江苏江阴县人。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堂。同年赴美留学,先入达特默思学院社会学系,1925年获学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社会学系,1926年获硕士学位,1929年获博士学位,并获哥校近十年内最优秀的外国留学生奖状。1929年取道欧洲回国。1929—1938年任教于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讲授西洋社会思想史、家族社会学、人类学等课程。1939年任教于云南大学,创办云南大学社会学系,首任该系主任。1940年后担任国防最高委员会参事室研究工作,兼任蒙藏委员会顾问和边政学会常务理事。1946年出任中国驻日代表团政治组组长,兼任出席盟国对日委员会中国代表顾问。1951年回国。1953年起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民院研究部国内少数民族情况教研室主任、历史系民族志教研室主任。1959年后,主要从事编译工作,参加了《辞海》民族类词目的撰写和修订工作。1979年应聘为中国社会学会顾问。在学术上,他倡导社区研究,力主社会学的中国化,主张建立中国的比较社会学,并本着功能学派的眼光从制度入手考察现代社区、现代文化。主要论文有《功能派社会人类学的由来与现状》、《现代社区研究的意义与功用》、《英国功能学派人类学今昔》等。

☚ 李安宅   吴景超 ☛

吴文藻1901—1985

中国当代社会学家、民族学家。早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堂,1923年赴美学习。回国后,毕生介绍西方社会思潮。在提倡社区研究、强调实地调查和民族学中国化等方面作出了杰作贡献。培养出费孝通、林耀华等民族学家和社会学家。民族学著作有《战后西方民族学的变化》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5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