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吴文英《澡兰香淮安重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吴文英《澡兰香淮安重午》《澡兰香 淮安重午》 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②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③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④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蒻。⑤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沈魄。⑥薰风燕乳,暗雨槐黄,午镜澡兰帘幕。⑦念秦楼、也拟人归,应剪菖蒲自酌。⑧但怅望一缕新蟾,随人天角。 【注释】 ①淮安重午:作客淮安(今属江苏),适逢端午。重午:即端午节。②盘丝:腕上所系五色丝绒。巧篆:簪上所插精巧符笺,此皆当时风俗,用以驱疫祛邪。绀(gan干)纱:天青色纱帐。③银瓶:酒器,此指酒宴。露井:没有覆盖的井,此指露井风桃。王昌龄诗:“昨夜风开露井桃。”乃酒宴所设之处。彩箑(sha) :彩扇,此指歌舞。④榴裙:石榴红裙。写裙:用《宋书·羊欣传》典故,羊欣著白练裙昼寝,王献之诣之,书其裙数幅而去。此指当日题诗于女性红裙之上。⑤黍梦:黄粱梦。此处切重午(角黍)之题。蒻(ruo弱):蒲草。⑥楚江沈魄:指屈原沉江。⑦午镜:五月五日午时所悬之镜,亦当时风俗,用以驱邪。澡兰:古风俗,端午日具兰汤沐浴(见《大戴礼记·夏小正》)。⑧秦楼:女子所居。秦穆公女弄玉居秦楼(见《列仙传》),《陌上桑》“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此指其家中眷属所居。 【译文】 手腕上还系着五色盘丝圈儿,发簪上还垂着精巧的纸符笺儿,绀青纱帐里玉体横陈,那是她,玩累了躲在那儿睡觉。还有那银瓶美酒呀,露井风桃呀,彩扇云窗,轻歌曼舞呀——这些少年往事,一幕幕,眼前闪过,依稀隐约。可不是,当年还有那雅韵风骚,淋漓兴会,题诗在她红裙上闪耀。如今榴花照眼又凋谢,伤心啊,那红绡裙上褪色的花萼。真似黄粱梦一场,人已老,也老了汀洲上、烟水蒙蒙中的新蒲嫩蒻。 莫再唱江南古调,难招来呀,那愁思怨抑的楚江上自沉的魂魄。乳燕长大薰风吹,槐叶黄时纷纷雨,人家帘幕中该有人高悬午镜,兰汤新浴。可我的秦楼中的人儿哟,她定然在盼我归来,此刻正闷闷地独自剪菖蒲浸酒来喝。我只有怅怅地望,那一瓣月芽儿,依依不舍跟随我在天之一角。 【集评】 清·先著、程洪:“亦是午日应有情事,但笔端幽艳,如古锦烂然。”(《词洁》) 近代·陈洵:“此怀归之赋也。起五句全叙往事,至第六句点出写裙,是睡中事。‘榴’字融人事入风景,‘褪萼’见人事都非,却以风景不殊作结。后片纯是空中设景,主意在‘秦楼也拟人归’一句, ‘归’字紧与‘招’字相应,言家人望己归,如宋玉之招屈原也。既欲归不得,故曰‘难招’、曰‘莫唱’、曰‘但怅望’,则‘也拟’亦徒然耳。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中间则首尾皆应。阵势奇变极矣。金针度人,全在数虚字,屈原事不过借古以陈今。‘薰风’三句,是家中节物,秦楼倒影。秦楼用弄玉事,谓家所在。”(《海绡说词》) 近代·俞陛云:“梦窗喜藻饰字句,本意易晦。此词与前首皆佳节有怀,而此则兼有人在,故上阕‘榴裙’四句,下阕‘秦楼’四句情辞尤为婉转。读梦窗词者,当在其缛丽而流利处求之。”(《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近代·杨铁夫:“此由苏客淮安逢端午痛故伎并忆姬之作,但此忆非忆之于去后,乃忆之于去前,与他作不同。”(《改正梦窗词选笺释》) 现代·唐圭璋:“(下片)虚字皆能呼应传神,而收笔清峭,亦类白石。”(《唐宋词简释》) 【总案】 吴文英曾在苏州仓幕供职。这首词是他在幕府时期奉差使往淮安,客中逢端午思家怀人之作。而所怀之人则已逝去。杨铁夫所云“痛故伎”之说,甚确。作者将过去与忆中人相处时印象最深刻的片段,如特写镜头,集中展示,并结合端午时令特点,令读者有如在目前之感。多用复笔,兼写两边,时空交错。设色上艳丽多采,“古锦烂然”;然意象之华美掩不住深沉的阴郁感。 吴文英《澡兰香淮安重午》《澡兰香 淮安重午》·吴文英
吴文英 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篛。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薰风燕乳,暗雨梅黄,午镜澡兰帘幕。念秦楼、也拟人归,应剪菖蒲自酌。但怅望、一缕新蟾,随人天角。 淮安,南宋的州名。重午,即五月五日端午。此词为吴文英任苏州仓幕奉差往淮安时作。 词的上片,忆自己昔年与姬欢度端午的情事。开头三句,写昔年端午姬人午睡时的妆饰与床帐。“盘丝系腕”,指姬人手腕上系着五色丝线。“巧篆垂簪”,指姬人的髻簪上垂着精巧的首饰。“玉”,指玉人,即姬人。“绀”,天青色。这句写玉人隐藏在天青色纱帐中午睡。“银瓶”三句,接着写昔年端午与姬在一起饮酒唱歌。“银瓶”,这里指酒器。“箑” (sha),扇子,这里指歌扇。这三句先铺写酒宴歌舞的欢畅场面,再点明这些都是依稀保存于记忆中的少年往事。“曾写”二句,写对昔年端午情事的伤逝。“曾写榴裙”,典故出自《宋书》: “羊欣著白练裙昼卧,王献之诣之,书其裙数幅而去。”词人运用这个典故,切合“玉隐”句所写玉人午睡情状。词人将“白练裙”改为“榴裙”,更切合女性红裙的特点。“红绡”,照应开头的“盘丝”; “萼”,花萼,照应开头的“巧篆”。“褪”,卸下、萎谢。这句以盘丝卸下、花萼萎谢比喻玉人的消逝。“黍梦”句运用了唐代小说《枕中记》所写邯郸黄粱梦的故事,但有改动。词人将“粱”改为角黍的“黍”,更切合端午吃角黍(即粽子)的风俗。“汀洲”,水中平地。“篛” (ruo),指蒲之柔弱者。这二句是写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过去,风景变化,人也逐渐衰老。词的上片在回叙昔年端午往事时,全是实写。 词的下片写淮安端午怀归。“莫唱”三句,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楚江沉魄”,指屈原自沉泪罗。“江南古调”,指相传为宋玉所作的《招魂》。陈洵《海绡说词》说这三句是: “言家人望己归,如宋玉之招屈原也。” “薰风”三句,设想家中过端午的景象。“薰风”,南风。“燕乳”,即乳燕。“暗雨梅黄”,指黄梅雨。这些均是初夏五月的自然景象。“午镜澡兰”,唐圭璋《宋词三百首笺注》解释为“水清如镜”。“五月五,蓄兰沐浴”,这也正是端午节的习俗。“念秦楼”二句,设想家人端午一边独酌一边思亲。“秦楼”,原指秦穆公女弄玉的住处,这里借以指词人家属所在苏州西园旧居。“菖蒲自酌”,写家人独自以菖蒲泛酒。最后二句,由家中转写自己,写自己在淮安望月怀归。初五日,月亮刚生,故说是“一缕”。“新蟾”,指新月。传说月中有蟾蜍,故以“蟾”为月的代称。下片主要是设想,基本上是虚写。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