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吴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吴强1910—1990

江苏涟水人
中共党员。作家。曾任华东文联党组成员,作协上海分会代理党组书记、副主席。著有《丁香赞》、《三战三捷》、《红日》等。
原名:汪六滨
笔名:田庐、叶如桐、吴蔷

吴强

吴强
吴强(1910- )
吴强
吴强
林曼叔等
蒋心焕 朱德发
李立明
*中国当代作家小传第69页
中国当代作家小传第117页
*中国现代六百作家小传第135页
中国现代作家与作品(沈阳)第72页
我的传略
我的回顾
“左联”半年生活回忆
吴强
吴强
吴强
吴强
马洪才
中国现代作家传略(上集)第376页
文学:回忆与思考第255页
左联回忆录(上)第331页
新四军人物志(上集)第179页

吴强

长泪难书送别情
但愿我生如你生——纪念吴强同志逝世四周年
作家笔名探源:吴强
开封两年杂忆
吴强同志生平
陈登科
俞天白
丛 扬等
吴 强
文艺报1990年5月26日
新民晚报1994年5月6日
河北文学1981年6期
河南大学学报1984年5期
新文学史料1990年3期
老总·作家·革命干部——深切怀念吴强同志
哀思吴强
著名作家吴强在上海逝世
左联半年生活回忆
陶 雄
碧 野
李方诗等主编
吴 强
上海艺术家1990年4期
新文学史料1991年1期
中国人物年鉴(1991)第206页
左联回忆录(上)第331页
吴强

吴强1910—1990

小说家。原名汪大同。江苏涟水人。1933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8年赴皖南参加新四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中参加过不少著名战役,写有战争题材的小说、散文和报告文学。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作协理事、上海作协副主席。1957年出版了反映解放战争初期华东战场上人民解放军从战略撤退到战略反攻的长篇小说《红日》。作品塑造了人民解放军从军长到战士众多的英雄形象,是其代表作,1989年获上海40年优秀小说奖。著有中篇小说《他高高举起雪亮的小马枪》《养马的人》《黄桥决战》,短篇小说集《灵魂的搏斗》,长篇小说《堡垒》《狭路相逢》等。另有评论集《文艺生活》,散文集《心潮集》等。有《吴强近作》。

☚ 姚雪垠   高云览 ☛
吴强

吴强1910.2.17——

笔名有吴蔷、叶如桐等。江苏涟水人。幼时在家乡上小学。后去外地读中学和大学。其间因家境贫寒,几次辍学,做过酒店徒工和小学教师。1933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同年春加入“左联”。抗日战争爆发后,中断读书生活,积极投身抗日斗争,并在茅盾主编的《文艺阵地》上发表一些散文等。1938年到皖南参加新四军。曾任军政治部宣教部戏剧工作干事,兼任抗敌剧社秘书。这时期的创作以戏剧为主。曾与李增援等合作写了三幕话剧《繁昌之战》,反映新四军的抗日斗争,在部队广泛演出,影响很大。另有与徐平羽等合作的三幕话剧《丁赞宁》 (1946年华中韬奋书店出版。1959年改名为《逮捕》由上海文艺出版社重新出版)。还写了独幕剧《一条战线》、《激变》等。建国后,主要从事小说创作,代表作品有《红日》 (1957年)、《他高高举起雪亮的小马枪》(1953年)、《堡垒》等。

☚ 吴琛   吴祖光 ☛

吴强

 当代作家。江苏涟水人。1933年加入“左联”,1938年参加新四军,长期担任部队文化宣传工作。建国后创作了描写革命战争史实的优秀长篇小说《红日》,另外还著有长篇小说《堡垒》和一些中、短篇小说。
吴强

吴强1910—1990Wu Qiang

跨现、当代小说家。江苏省涟水县人。1918年读小学,后断断续续读到大学。青年时期爱好文学,1933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等作品,同年春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后在茅盾主编的《文艺阵地》上发表反映抗日斗争生活的短篇小说《激流下》。此后还写过《皖南一家》、《繁昌之战》等话剧和一些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创作了短篇小说《灵魂的搏斗》、中篇小说《他高高举起雪亮的小马枪》、《养马的人》、长篇小说《红日》、《堡垒》和话剧《黄桥决战》等。还有小说散文集《心潮集》、中短篇小说集《养马的人》及《吴强近作》等。
《红日》是吴强的代表作,它集中体现了吴强在军事文学上的思考、追求和成就。首先,它的艺术视野和表现幅度比较宽阔。它以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的战史为依据,以涟水、莱芜、孟良崮三大战役为情节主干,从1946年秋第二次涟水战役我军失利写起,中写莱芜大捷,后写孟良崮歼灭战,但它是放在整个解放战争的战略背景上描写的,显示了解放战争强弱、攻防的战略转折历程。它以相当笔墨正面描写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但它并未仅仅局限在行军打仗的狭隘、单调的范围之内,而是以整体的战争生活为表现对象,挫折、失利、转折、成功、胜利,前方的激战、流血、牺牲,后方的宁静、温情、甜蜜,敌我双方的外部态势和内心世界等,多方面的生活层面和侧面共同构成了视野宽阔、景观丰富的艺术世界。其次,它体现了军事文学也是“人学”的精神。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核心来展开描写,有血有肉的活的具体的人是它追求的艺术目标。它的突出成就在于塑造了军长沈振新和副军长梁波这两个高级指挥员形象。他们既有刚毅顽强、忠于人民解放事业的共性,也有各自的个性,沈振新显得严肃、内向,梁波显得活泼风趣、平易近人,同时他们还有各自的经历、家庭生活和爱情生活。另一突出成就在于较真切地塑造了74师师长张灵甫的反面形象。他不是纸老虎,而是有勇有智的真老虎,但他的得意算盘一步步破产,最终未逃脱灭亡的悲剧命运。再次,它体现了雄浑开阔、朴实明朗、粗细相兼、刚柔相济的军事文学风格。它把鸟瞰与特写相结合,既有气势磅礴的勾勒,也有温情细腻的描绘,在军事文学表现艺术上有借鉴价值,在军事长篇创作史上有独特地位。

☚ 曲波   刘心武 ☛
吴强

吴强1911—1946

平江县人。1927年加入共青团。“马日事变”后参加游击队。1930年参加红军,任师政治部宣传队分队长。同年8月加入共产党。历任红八军第二师政治部秘书、第四师技术书记。参加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斗争。在第五次反“围剿” 中任红三军团政治部直属队党总支书记。长征到达陕北后,任中央机关党总支书记、卫生部政治部副主任兼卫生学校政委、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组织科长。1941年入马列学院学习,卒业后调任军事学院政治部副主任,抗日军政大学总校组织部长、干部训练队学委会书记。1946年任冀中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病逝于河北省肃宁县。

☚ 邓寿荃   彭春荣 ☛
吴强

吴强1910~1991

现当代小说家。江苏涟水人。1933年开始发表散文,同年在上海加入“左联”。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发表短篇小说《激流下》,散文《夜行》、《老黑马》等。1938年在皖南参加新四军,此后即长期在部队从事文化宣传工作。解放战争中,亲自参加了山东、淮海、渡江等战役,后即以这一段生活经历为基础,经过长期酝酿,创作了长篇小说《红日》,于1957年出版。小说真实地反映了解放战争初期华东战场从战略撤退到战略反攻的历史性转折。雄伟壮观的战争场面,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都描绘得相当出色。文笔雄健细密,情感深沉丰富。晚年还写有长篇小说《堡垒》和一些中、短篇小说。

☚ 卞之琳   萧红 ☛
0000640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6: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