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吴元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吴元济783—817

唐节度使。沧州清池(今河北沧县东南)人。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子。初官监察御史,摄蔡州刺史。元和九年(814年)其父死,因袭位不遂,自领军务,举兵反唐,焚掠舞阳、叶县,攻掠鲁山、襄城等地。次年,他击败唐山南东道节度使严绶,与镇州节度使王承宗、淄郓节度使李师道相呼应。元和十一年,击败唐邓节度使。十二年,李愬为唐邓节度使,裴度为彰义军节度使,率军攻讨。年底,李愬乘雪夜奇袭其割据地蔡州,他被俘,斩于长安。

吴元济783—817

唐沧州清池(今河北沧县东南)人。淮西节度使吴少阳长子。初为蔡州刺史。其父死,匿不发丧,上表请主兵,诏不许。遂率兵四出,屠舞阳(今河南舞阳县东),焚叶县(今河南叶县南),攻掠鲁山(今河南鲁山县东)、襄城(今河南襄城),关东大恐。宪宗下诏夺其官爵,令陈州刺史李光颜为忠武军节度使,山南东道节度使严绶为申、光、蔡四面行营招抚使,率兵讨之。诸兵围攻其三年,所克仅一、二县。遂以裴度为彰义节度兼申、光、蔡四面行营招抚使,以李愬为唐邓帅。拔文城栅(今河南西平县南),擒其将吴秀琳、李祐。并用李祐之计,乘虚掩袭,夜出兵至蔡州(今河南汝南)城下。城破,被斩。

吴元济783—817

唐沧州清池(今河北沧县东南)人。淮西节度使吴少阳长子。元和九年(814年),以父死自领军务,叛变朝廷。率兵屠杀舞阳,焚毁叶县,并攻掠鲁山、襄城等地,威胁洛阳。唐朝廷遣裴度、李光颜等进讨,屡败其军。后唐将李愬趁其不备,于雪夜袭破蔡州,俘斩于长安。

吴元济783~817

唐藩镇割据者。沧州清池(今河北沧州东南)人。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子。少阳死,他匿不发丧,以父病为名请求皇帝允他主兵。因不允,遂于元和九年(814年), 自领军务叛乱,纵兵焚掠舞阳、叶县等地,威胁东都洛阳。次年, 又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刺伤御史中丞裴度。后为裴度讨伐,将士多叛离,李愬乘虚袭破蔡州,执元济,斩于长安。

吴元济783—817

唐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子。元和九年 (814) 少阳卒,匿丧,请袭位,未允。旋自领军务,纵兵焚掠舞阳(今河南)、叶县(今河南叶县)、鲁山、襄城,关东大震。宪宗命裴度进讨,战事连年,将士多叛离。元和十二年,唐将李愬率精骑夜袭蔡州 (今河南汝县),被俘,于长安诛死。

吴元济783—817

唐藩镇割据者。沧州清池(今河北沧县东南)人。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子。少阳死,他匿不发丧,以父病请求皇帝由他主兵。因朝廷不允,遂于元和九年(公元814年),自领军务,纵兵焚掠舞阳、叶等县,威胁洛阳。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刺伤御史中丞裴度。后为裴度讨伐,将士多叛离,其割据蔡州(今河南汝南),为唐将李愬乘虚袭破被俘,斩于长安。

吴元济783—817

唐沧州清池(河北沧州东南)人。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子。元和九年(814)少阳死,他请袭位,未允。即自领军务,四出抢掠。唐廷由宰相裴度主持对淮西用兵。十二年,唐将李愬于雪夜奇袭蔡州,俘元济,淮西平。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2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