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话的过程tinghua de guocheng
对语言感知的生理及心理活动过程。从生理活动过程看,音声语言的声波传入耳膜后,刺激内耳的神经细胞产生脉冲波,脉冲波又被传到大脑的听觉中枢进行分析与辨别,从而获得对音声语言的感知。听话有一个生理极限,即声波必须在一定的频率(每秒20—20000次振动频率)和一定音强(80分贝左右)范围之内,超过这个标准就会听不见或听不清楚。从心理活动过程看,听话的过程是一个边收入语言信息(声音符号)、边理解语言信息(语义含义)、边储存语言信息(理解后经过加工的浓缩的信息)这样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听话过程中的心理极限: 一是大脑接受语言信息的能力大约是每秒16个BIT(情报单位),一个句子的长度超过10秒钟,听记就会出现困难;二是听话时,大脑皮层上只能有一个兴奋中心,如同时有两个以上的兴奋中心,就会出现听话分心或“走神”的现象。在听话过程中,人对于音声语言进行分析、综合、联想、推理等一系列思维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迅速、准确地理解说话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