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导处 向导处官署名。清代置。掌皇帝巡幸为前导之事。《清史稿·职官志四》:“向导处:掌印总统大臣1人。总统大臣无员限。章京32人,蓝翎长4人,协理事务章京、笔帖式各2人。本处掌度地建营。凡时巡省方,驾行佩橐(gao)鞬(jian)前导。” ☚ 详定使司 销金局 ☛ 向导处 向导处清代为皇帝出巡做前导工作的机构。早期无正式衙署。凡皇帝出巡之前,向导官须率所属前往出巡地点,详察路径,通桥梁,平险阻,计途程的远近以奏报。待皇帝出京时,又作前导。乾隆二十九年 (1764) 后,正式设衙署,四十二年(1777) 以后,始有向导处之名称。其长官为向导处掌印总统大臣,置1人。下设协理事务章京、笔帖式、向导章京等。职掌皇帝出巡之向导事宜。 ☚ 总理行营 上虞备用处 ☛ 向导处官署名。清置,关于向导官的记载,始见于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当时以向导官差遣之处甚多,特下谕给以双俸。当时统领向导官的为向导总管,到乾隆初年才改为向导总统。向导处成为正式官署是在乾隆中叶。向导处的总统后来称为总统大臣,由前峰统领、护军统领和八旗副都统内特简充任,无固定员额。在总统大臣内特简一人为掌印总统大臣,下设向导章京三十二人,拜唐阿四十八人,分司向导之事。其所掌为皇帝出行前周知路径,详记地名,通桥梁、平险阻,在皇帝出京时作向导。沿途驻御营,并先期令当地官员将驻营地方修筑平整,安设幔城网城,均须定妥地方,通知行营大臣巡视后,再为安设预备,回来时也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