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法emetic method用具有涌吐性能的药物, 使病邪或有毒物质从口中吐出的治疗方法。又叫涌吐法或催吐法。是八法之一。吐法为一种急救法, 常用于食物中毒和食物积滞必须尽快吐出的实证。如用之得当,收效迅速。但马属动物禁用。此外怀孕、产后、老弱体衰的病畜,一般忌用或慎用。 吐法❶八法之一。使用催吐药或其他能引起呕吐的物理刺激(如羽毛探喉引吐),使停痰宿食或毒物随呕吐排出的方法。临床上常用于诸如痰涎阻塞咽喉,妨碍呼吸;或食物停滞胃脘,胀满疼痛; 或误食毒物时间不久,尚在胃中等急证。催吐用药物,实证用瓜蒂、藜芦、胆矾等;虚证用参芦饮。吐法一般对孕妇禁用,虚弱人慎用。 ❷专指小儿推拿术的催吐方法。《厘正按摩要术》卷二: “吐法: 周于蕃曰: 小儿外感风寒,内伤乳食,致咳嗽呕吐,痰涎积聚,宜先用汗法。随将左手托病者脑后,令头向前,用右手中食两指插入喉间,捺舌根令吐。有乳吐乳,有食吐食,有痰吐痰。如初感于一吐之后,病即告退,再按证以手法施治,则愈矣。但孩儿已生牙齿,按牙关穴,牙关立开,须用竹笺笔杆之类,填牙龈,再入手指,庶免咬伤。须从容入口,恐伤喉腭。即或胃无积滞,用此一吐,亦舒通脏腑之气,若由版门推下横纹令吐者,不若按舌之快也。” 吐法八法之一。用物理刺激或催吐药使病人呕吐流涎,以清除胃内有害物质的方法。多用于食物中毒、宿食停滞、痰涎阻塞等实证。虚证病人慎用,或用性能缓和的催吐剂。老弱、气衰、妊娠、产后、失血、失水等病人禁用。吐法的代表方剂有瓜蒂散(涌吐痰食)、三圣散(涌吐风痰)、稀涎散(开关稀痰)、参芦饮(用于虚人痰涎壅盛)等。 吐法八法之一。是通过涌吐,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排出的治法。《素问·至真要大论》:“其高者,因而越之”,是吐法的立法依据。因吐法引起呕吐,易损胃气,故多用于实邪壅塞,病情急剧的病人。 吐法tùfǎ八法之一。使用催吐药或其他能引起呕吐的物理刺激(如羽毛探喉引吐),使停痰宿食或毒物随呕吐排出的方法。用于某些适用本法的急症, 如痰涎阻塞咽喉, 妨碍呼吸, 或食物停滞胃脘, 胀满疼痛, 或误食毒物时间不久, 尚在胃部。催吐用药物,实证用瓜蒂、藜芦、胆矾等, 虚证用参芦饮(人参芦单味)。一般吐法对孕妇禁用, 虚弱人慎用。 吐法 吐法吐法是通过使用催吐药物或因机械刺激咽部而引起呕吐,使停蓄于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随呕吐而出的方法。《素问·阴阳应象》说:“其高者,因而越之”,即从上吐越而出意。适用于咽喉痰涎壅阻、顽痰停滞胸膈,或食物留滞胃脘、胀满疼痛,或误食毒物等。其机械刺激法是用洁净羽毛或手指探扰咽喉使其呕吐。药物常用瓜蒂、藜芦、胆矾、赤小豆、食盐等。以瓜蒂散(《伤寒论》)、盐汤探吐方(《备急千金要方》)为其代表方。 如服药后吐剧而不止者,可咀咽姜汁少许,或冷服稀粥、冷开水。如无效,可用麝香0.03~0.06g水调服,或用葱白煎浓汤,或甘草、贯众煎汤解之。一般涌吐后易伤胃气,要注意调理,勿过食肥腻厚味或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免再伤胃气。对老弱、幼儿、孕妇、产后以及气血不足,心脏病,高血压及气喘促者,均不宜使用本法。 ☚ 调和气血法 理气法 ☛
吐法 吐法吐法是服用具有催吐功能的方药,呕吐出宿食、毒物和病邪,达到治疗存在于上体部位的疾病,特别是培根病的一种疗法,是藏医五种排出法之二。 术前诊察 施行吐法之前,首先要诊断清楚适宜吐法和不适宜吐法的患者及其疾病。 适应证 消化不良,胃上部胃粘液增盛积聚于剑突以下部位形成的剑突痞瘤,宿食形成的食物痞瘤,胃内壁因消化不良引起的胃粘液过多结成铁垢状的胃铁垢症,配制毒、化合毒和自然毒等各种毒物的中毒症,胃绞痛,血和胆汁逆降于胃,隆搅混培根和赤巴所引起的头病,食欲不振,寄生虫上至嗓门又返回腹内等疾病,特别是灰色培根病和培根木布病落于胃部施行催吐最为有效。 禁忌证 凡是体质虚弱,隆偏盛,小便癃闭,患白内障,有“亚玛”头虫,特别是肠内寄生虫病及虫引起的绞痛,痔疮,严重的肉类中毒疾病,如果施行吐法反而使疾病催促上行,激发病势,因此不宜施行吐法。另外,年龄过大、过小(不满8岁的孩童),意外创伤等也不宜施行吐法,否则有激发其他疾病发生和呕血、呕胆汁及开启胆囊口的危险。 催吐 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方药 主药为橐吾、刺参(或飞廉)、红中尼大戟等三味,生长于沙地,春季叶长出二横指长时,连根采集者为佳。用量,催吐赤巴偏盛疾病时,黄帚橐吾取5份,其他两种各取3份;催吐培根偏盛疾病时,刺参取5份,其他各取3份。另外不论赤巴和培根偏盛疾病,凡是病在胃下部者,红中尼大戟5份,其他两种各3份。佐使药为石菖蒲、光明盐、荜茇三味各1份。上述各药共研为主方,缓催吐用汤剂,峻催吐用丸剂。加减药物,催吐发病二昼夜之内的消化不良,在上述主方中加干姜,量为主药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催吐兼有隆病的疾病,主方中加无患子;兼有赤巴病的疾病加木鳖子;位于胃上部的痞瘤加短尾铁线莲;细叶乌头中毒和肉中毒在胃中还未成熟者及化合毒中毒等加船盔乌头。胸腹腔中积脓液,特别是肺中有脓液者,加短穗兔耳草;肺中积粘液、坏血、黄水及脓液者,加少许甘草。 服药法 清晨空腹服药。服药后用凉水漱口,禁止讲话,穿暖衣服勿使着凉,蹲坐。出现恶心欲吐时,抑制2—3次将吐物咽回腹中,这样可以阻止表层病邪被吐出。如果抑制过度,催吐可能变成泻下,难以引吐出胃上部的疾病,而且会伤及身体正精。因此,抑制2—3次后,便能激发疾病,就可以呕吐。呕吐时将颈部放在凳子等较高的东西上面,头垂下,双膝盖紧贴住胃部,俯着身体,稍用力挤压腹部,便容易呕吐。呕吐物接在盆中,以便于观察颜色。 催激法 呕吐出的秽物颜色呈所食食物颜色者,要用催激法即依法采集的刺参、黄帚橐吾、红中尼大戟之根各等份熬汤加光明盐、水菖蒲、荜茇各等份研末和开水加少许光明盐,两药交替服用几次,此法还不能催吐者,用鸽子羽毛或用食指探入喉部,便可吐出。吐出物的多寡取决于催激的次数和催激的速度快慢,因此要适当掌握,避免造成呕吐过度或呕吐不足的弊病。对于体质好、病势严重的患者,要用催激药剂和开水交替服用方法,直到吐出全部病邪为止;对于体质衰弱,病势不太严重的患者,催激药剂要适量,不能连续催激过快。总之,根据体质、病情来决定催激的量和速度,直到顺利呕吐出病邪为止。 吐物标准 呕吐次数为4次者为下等,6次者为中等,8次者为上等;吐物之量,250ml者为下等,500ml者为中等,1000ml者为上等;吐物之颜色,吐物似痰液样者为下等,似胆汁样者为中等;似水样液者为上等。 术后处理 术后由于催吐过度,或者药物反应,有时出现零星隆被扬起,胆汁逸出,胃肠溃疡破裂,肺血管被破裂以及药力窜入眼睛等副作用。零星隆扬起,症见头痛,特别是太阳穴部位疼痛,空呕,神志昏迷,身体沉重,视物模糊,耳鸣,眼前金花乱晃等。宜在百会、太阳穴、后囟、锁骨穴、膻中、涌泉及脊椎、上体、四肢关节等部位的隆穴或全身涂抹拌和酥油的肉豆蔻药油后按摩,并进行热敷,燃肉、酥油、柏枝烟熏之,饮牛羊跗骨汤等方法压抑零星隆。对于胆囊口开启,吐出黄色胆汁者,治宜獐牙菜、波棱瓜子、止泻木子、熊胆、短丛风毛菊等煎汤内服。如果此法不能止吐胆汁者,可于“赤巴夏让”少量放血。胃肠溃疡破裂,症见呕吐血、胆汁及烟色汁液。宜用水中煮过的卷丝苣苔、亚大黄叶、多脉茵芋外敷,或用亚大黄叶、水底石、铧铁冷敷。芫荽子、红花、石灰华、熊胆、金耳石斛研末,冷开水冲服,则能止吐。肺血管破裂,症见微嗽,痰中带鲜血。治宜紫草茸熬汁再加红花、天竺黄、甘草、肉桂、豌豆花、熊胆研末,内服,则可止血。药力窜入眼睛者,症见额头疼痛、目赤。根据血压高低情况,于鼻尖脉放血,或者于额脉、囟门脉适当放血,并在面部用冷水喷激。 善后调理 呕吐后,何时止吐,与上述泻法条中的止泻基本相同,也就是要根据患者身体强弱而定。对于身体强壮的患者,病邪还未全部排除之前不能止吐,要连续催吐,直到全部病邪排除为止;对于身体弱者,病邪虽未全部排除,但为了避免伤及正精,必须停止引吐。呕吐停止后,隆偏盛的患者,饮以米粥或糌粑汁及加少许盐和调味品的淡茶,可以补养身体、压抑隆的发生,增强气力,排出遗留于体内的药物,排除余病。此后,再依次食用稀粥和稍稠一点的米粥或糌粑糊糊、肥羊肉汤、热糌粑团等饮食,并逐步增加食物的量。总之,饮食和起居方面比泻下法稍可以放宽一些。为了息灭隆势和杀灭头虫,宜用穆库尔没药、头花蓼等份研末拌入新鲜酥油,放入烬火中烧烟熏鼻,并每日饮2次加光明盐的热开水每次1碗,对隆、赤巴、培根等病均有益,并能吐出遗留于体内的余药,不能吐事出的余药,也能被消化而运送到肠道排泄出来。 吐法优点 吐法运用得当,有五官聪明、神志清明、身轻体爽、胃火增强、食欲大振,口腔气味变香,痰液、鼻涕等排泄物减少等诸多优点。 ☚ 峻导泻法 滴鼻法 ☛ 吐法emetic measures—making the patient vomit 吐法tù fǎvomiting therapy;emetictherap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