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齐皇帝讲武仪
南北朝时期的后齐国皇帝阅兵练武仪式。《隋书·礼仪志》: “后齐常以季秋皇讲武于都外,有司先菜野为场, 为二军进止之节, 又别于北场, 舆驾停观,遂命将简士教众为战阵之法,凡为阵少者在前,长者在后,其还则长者在前,少者在后; 长者持弓矢,短者持旌旗; 勇者持钲鼓刀楯为前行战士,次之槊者,次之弓箭为后行。将帅先教士目使,习见旌旗指麾之踪,发起之意,旗臣则跪; 教士耳使习金鼓动止之节,声鼓则进,鸣金则止; 教士心使知刑罚之苦,赏赐之利; 教士手使习持五兵之使,战斗之备; 教士足使习跪及行列险泥之途。前五日皆请兵严于场,所依方色建旗为和门都之中及四角皆建五采牙旗, 应讲武者各集于其军戒鼓一通,军士皆严备; 二通,将士贯甲; 三通,步军各为直阵,以相侯大将各处军中立旗下; 有司陈小驾卤簿,皇帝武弁乘革辂,大司马介胄乘引入行殿,百司陪列位定,二军迭为客主,先举为客,后举为主,从五行相胜法为阵以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