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后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后稷周族的始祖。姬姓。传为有邰氏之女姜嫄踏巨人足迹,感孕而生。因初欲弃之,故名为弃。少时游戏,喜种麻、菽。长而成人,遂好农作,善种各类粮食作物。帝尧闻知,选作农师。天下民人效尤,均获其利。虞、夏之际被封于邰(今陕西武功西南),号后稷。因他继承和发扬了烈山氏以来种植百谷百蔬的经验,我国长期将其祀为稷神。 后稷 后稷古代周族始祖,名弃。善于种植各种粮食作物,曾在尧舜时代做农官,教民耕种。 ☚ 汉中 文王 ☛ 后稷 后稷中国古代关于后稷教稼的神话。《史记·周本纪》:“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悦,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避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盖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封弃于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 ☚ 华佗 后周女子 ☛ 后稷 后稷官名。传说周之始祖弃,为尧所封,号称后稷。子孙世居此官,以掌农事。 ☚ 冬官 虞 ☛ 后稷 后稷周的始祖之一,姬姓,名弃。《史记·周本纪》:“后稷母有邰氏女,曰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悦,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避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弃为儿时,忔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农耕。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 ‘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为姬氏。”《大雅·生民》一章:“载生载育,时维后稷。”孔《疏》: “终人道则生之,既生之则长养之,及成人有德,为舜所举用,播种百谷以利益下民,维为后稷矣。”《大雅·云汉》二章:“后稷不克,上帝不临。”孔《疏》:“先祖后稷不能福佑我也,皇天上帝不能临飨我也。” 《鲁颂·閟宫》一章: “是生后稷,降之百福。”郑《笺》:“姜嫄用是而生子后稷,天神多与之福。” ☚ 向 凫 ☛ 后稷hòu jì〖名词〗 后稷名弃,传说中的农史人物,《诗·大雅》“生民篇”和《史记》“周本纪”对这一上古传说均有追述。相传弃为周族始祖,帝尧时的农师。弃儿时即时常模仿大人种植大麻和大豆,长大成人后,也一直热爱农耕工作,各种作物都种得很出色,附近的人纷纷向他请教。消息传到帝尧那里,帝尧即推举他做农师。帝舜时他继续为农官。对当时原始农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帝舜为了表彰他的功绩,将其出生地有邰(今陕西杨陵境内)赏赐给他作封地。后人为了纪念他,尊他为“百谷之神”,称之为后稷。陕西省武功县旧城东门外,筑有纪念性的亭台,相传是后稷向群众传授农业生产知识的“教稼台”。 后稷中国古代传说中教民耕种的人,是周族的始祖。传为有邰氏女姜嫄所生。因一度被母遗弃而名弃。据说他善于种植作物,尧时为农师,舜时任农官,并被封于其出生地邰(今陕西武功),号称“后稷”,遂以后稷名之。周族后人认为他是始种稷和麦的人,并教民种植,故尊其为百谷之神。《诗经·生民》、《尚书·舜典》、《史记·周本纪》均有记载。 后稷 096 后稷中国在原始农业高度发展的阶段,在部落联盟的分工中,开始设立主管和指导农业生产活动的农师和农官。后稷就是距今四千多年前,传说中尧舜时代最早的农师和农官。据《诗经》和《史记》等古书记载,居住在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部落首领帝喾的第一个妻子,是有邰氏部落的女子,名叫姜嫄。她在荒野中踩了巨人的足迹而怀孕,生下了后稷。当时的人们认为这样的孩子不吉祥,所以姜嫄曾两次把后稷抛弃在树林中和结冰的水渠里,但奇怪的是被抛弃的后稷,因为有牛羊和鸟类的庇护而没有死掉,于是姜嫄仍将后稷抱回家中抚养,并为他起名为 “弃”。这个神话故事反映了我国远古时代“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的实况。 ☚ 神农 氾胜之 ☛ 后稷 后稷官名。相传始置于上古。掌种百谷。《汉书·百官公卿表》: “弃作后稷,播百谷。” 应劭曰: 弃,臣名也。后,主也,为此稷官之主也。” ☚ 后 后妃 ☛ 后稷又称“弃”。传说人物。周之始祖,姜嫄之子,姓姬氏。据《诗·大雅·生民》、《史记·周本纪》,幼聪慧,一懂事就爱好农事。善于根据土壤条件等种五谷,常获丰收。定居有邰(一说佐禹有功,始封于邰),曾任尧之农师,号曰“后稷”。 后稷 后稷hou ji古代周族始祖。传说有邰氏之女姜嫄踏巨人脚迹怀孕,生后稷。弃隘巷,马牛避而不踩;欲弃置丛林之中,适逢山林人众;弃冻冰,飞鸟咸集翼护。姜嫄觉有神护,遂养。因初弃,故名弃。弃幼,喜植树木、种麻菽。及长,好农耕,相地宜。帝尧闻,封农师。弃教民稼穑,天下得其利,帝舜封弃于邰,赐号曰后稷。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别姓姬氏。”其后子孙繁衍,逐渐强大,是为周。参见【姜嫄】。 ☚ 华德钊 刘三镒 ☛ 后稷 后稷名弃,有邰(今陕西武功西南)人。古代周族的始祖。传说其母为姜嫄,踩巨人足迹受孕而生,因曾被抛弃之,故取名“弃”。童年时,即喜种麻,菽,种麻则麻长得茂盛,种菽则菽长得颗粒硕大。及至成人,便好农耕,并能分辨土质,因地种植。他还教民稼穑,带领很多人进行农作,并获得丰产。尧时举以为农师,舜时封于邰,号后稷,别姓姬氏。今武功有姜嫄庙,后稷祠、教稼台、后稷石雕像等遗迹,民间社火中亦经常出现后稷的形象。 ☚ 岐伯 公刘 ☛ 后稷後稷hòu jì周之先祖。原名弃。为虞舜农官,教民耕种,称为“后稷”。《本草纲目 ·序例》:“后稷、伊尹,播厥百谷,惠被群生。” 后稷 后稷❶中国古史传说中周族的始祖。名弃。相传为有邰氏女姜嫄履大人迹而生。自幼善种禾麻菽麦等各种粮食作物。在尧舜时代担任农官,教民耕稼。继烈山氏之子柱以后, 在商代以来被奉祀为农神。 ☚ 嫘祖 奚仲 ☛ 后稷hou ji❶legendary founder of the Zhou clan,which was to set up the Zhou Dynasty 后稷hòu jì官名,夏置,掌播百谷。《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弃作后稷,播百谷。"注:"弃,臣名也。后,主也,为此稷官之主也。" 后稷传说中的古代帝王。《天问》:“稷维元子,帝何竺之?投之于冰上,鸟何燠之?”王逸注:“言后稷之母姜嫄,出见大人之迹,怪而履之,遂有娠而生后稷。”洪兴祖补注:“《诗》曰:‘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注云:‘姜嫄之生后稷,乃禋祀上帝于郊禖,而得其福。’《史记》曰:‘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嫄,为帝喾元妃。姜嫄出野,见巨人迹,心欣然悦,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王逸注:“言姜嫄以后稷无父而生,弃之于冰上,有鸟以翼覆荐温之。以为神,乃取而养之。《诗》曰: ‘诞置之寒冰,鸟翼覆之。’”洪兴祖补注:“《诗》曰:‘不康禋祀,居然生子。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注云,‘大鸟来,一翼覆之,一翼藉之。’” 后稷❶周族的始祖。名弃,姬姓。母名姜嫄,为帝喾元妃。传说姜嫄踏巨人脚迹而孕,以为不祥,生后弃之山林、渠中、水上,都没成功,遂收回养之,因名曰弃。好农耕,帝尧以为农师,天下得其利。帝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后世尊为农神。 后稷官名。《国语·周语上》:“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弃稷不务,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竄于戎狄之间,不敢怠业。”相传周部落的祖先名弃,擅长农耕技艺,舜时为部落联盟议事会所设九官之一,掌管农业,称为后稷,封于邰。弃之子不窋相继为夏王朝的后稷。其后夏启之子太康不务农业,不窋失官,离开夏王朝而迂于邠地,率领族人从事农耕。农官后稷至西周时犹有设置,掌农业技艺,举行籍礼时省察治田之事,其地位在农正之上。又《国语·周语上》:“稷为大官。”注:“民之大事在农,故稷之职为大官也。”汪远孙《国语发正》卷一说:“大官当为天官。”可见后稷所掌与天时密切相关,西周时太史掌天时兼管耕作,故后稷为太史的属官。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