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杞菊赋
辞赋名篇。北宋苏轼作。《四库全书》、《苏东坡集》见载。此文郎晔定为熙宁八年作。乃作者不满王安石新法削减公使库钱事,借晚唐陆龟蒙常食杞菊、作杞菊赋》的典故,抒发了自己的嘲讽和牢骚。文章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客人之口,刻画和嘲弄了太守官仪堂堂,起早贪黑,理政勤劬,“曾杯酒之不设,揽草木以诳口”的穷困窘况。第二部分则以太守笑答:“人生一世,如屈伸肘。何者为贫,何者为富,何者为美,何者为陋?或糠覈而瓠肥,或梁肉而墨瘦。何傒方丈,庾郎三九。较半约于梦寐,卒同归于一朽。吾方以杞为粮,以菊为糗,春食苗,夏食叶,秋食花实而冬食根,庶几乎西河南阳之寿。”从思想上否定贫富的差别,表达出旷达的情怀。苏轼在《上皇帝书》中说:“士大夫捐亲戚、弃坟墓以从官于四方者,宣力之余,亦欲取乐。此人之至情也。若凋弊太甚,厨传萧然,则似危邦之陋习,恐非太平之盛观。”其思想倾向,可为此赋注脚。全文嘻笑怒骂,自嘲自解,颇寓酸楚和不平。文辞清新通脱,描写也比较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