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稱“京師同文館”。清洋務派培養譯員之外語學校。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因通譯乏人奏請設立。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六月十一日在北京成立,初設英文館,學生十人,皆八旗幼童,聘英人包爾騰任英文教習,徐樹琳任漢文教習。次年增設法文館、俄文館。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十二月,恭親王奕訢等奏請設天文算學館,招取三十歲以内滿漢五品官以下及舉人、貢生等。同治七年(公元1888年)聘李善蘭爲算學總教習,次年又聘美籍教士丁韙良爲總教習總管校務。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增設德文館。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擬訂《八年課程計劃》。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添設醫學、生理學科。同文館學制八年,前五年相當于中學課程,後三年爲大專課程,學生一百二十人,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併入京師大學堂。參閱清·嚴復《原强》、《清史稿·選舉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