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同心清真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下) > 諸教部 > 伊斯蘭教 > 同心清真寺 同心清真寺 tóngxīnqīngzhēnsì 在寧夏同心縣舊城西北隅。始建年代無考。至遲建於明萬曆前。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重修。同治間毁于兵燹。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重建。主要建築有門樓、照壁、大殿(即禮拜殿)、唤醒樓、沐浴堂等。寺照壁及禮拜殿脊檩處有墨書题記,記其事。參閲民國《朔方道志·建置志下·壇廟》。 同心清真寺回族寺院建筑,宁夏现存的最大清真古寺。在宁夏同心县城内。相传该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清代曾两次重修。主体建筑建于高10米,面积为3500平方米的台基上。台基外表包砖上建礼拜殿、宣礼楼和阿訇住房等。礼拜殿坐东向西,面阔五间,进深九间,圆木大柱支撑梁架,木板铺地。礼拜殿和唤醒楼巧妙地将汉族传统建筑艺术与伊斯兰教建筑艺术融为一体,且装饰有内容丰富的砖刻佳作。 同心清真寺 同心清真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旧城内。相传建于明代,寺门附近有明万历、清乾隆石雕横额,寺门前有一座砖砌照壁,仿木结构,中心有砖雕花木图,十分精美。寺院主体建筑在一个高大的用砖包砌的台座上,面积3500多平方米,上面建有礼拜堂、唤醒楼(邦克楼)、阿訇住房。礼拜堂为砖木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九间,单檐歇山顶,室内以木板铺设。礼拜堂右侧的唤醒楼是一座凉亭式建筑,二重檐,四面坡式顶,形制轻巧秀丽。清真寺将汉族传统的建筑艺术和伊斯兰教特有的装饰艺术融为一体,体现出回汉两族的文化交流。此寺是宁夏现存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之一。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西征时,曾在此召开过各界代表大会,成立了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因此它又是宁夏著名的革命建筑。同心清真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建筑 拜寺口双塔 ☛ 同心清真寺 同心清真寺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旧城。据传始建于明万历间,清乾隆和光绪时曾两度重修,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整体建筑分上下两部分。下部建筑由寺门、外院照壁、井房、沐浴室组成。寺门朝北,门前有一座仿木结构的砖砌照壁,照壁中心有一大幅“月藏松柏”砖雕,甚为精美。上部建筑群包括礼拜大殿、南北经堂、门楼和邦克楼。礼拜大殿座落于高达10米的台基上,座西面东,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九间,用20余根巨大圆木支撑梁架,殿内全用木板铺地,可容800人礼拜。邦克楼座落于门洞之上,高22米,为二重檐、四面坡式的亭式建筑。礼拜殿和邦克楼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伊斯兰建筑艺术融为一体的特色。 ☚ 吕激 迁徙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