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同归于尽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同归于尽

 西郭子侨与公孙诡随、涉虚俱为微行,昏夜踰其邻人之垣。邻人恶之,坎其往来之途而置溷焉。一夕又往,子侨先堕于溷, 弗言而招诡随。诡随从之堕, 欲呼, 子侨掩其口曰:“勿言!”俄而涉虚至,亦堕。子侨乃言曰:“我欲其无相咥也。”君子谓西郭子侨非人也, 己则不慎, 自取污辱, 而包藏祸心以陷其友, 其不仁甚矣。

——《郁离子·玄豹》


 【注释】
 ①西郭子侨、公孙诡随、涉虚:虚拟人名,西郭、公孙,都是复姓。微行: 隐藏身份改装出行。②咥(xi): 笑, 讥笑。
 【意译】
 西郭子侨和公孙诡随、涉虚一道暗中改装出游。常常在黑夜翻过邻居家的墙头。邻人很厌恶,就在他们往来之途挖了一个茅坑,一天夜里三人又去翻越墙头,子侨先掉进茅坑,但他默不作声,反而招呼公孙诡随,诡随也跟着掉进茅坑,正欲呼叫,子侨赶紧捂住他的嘴:“别吭声。”不一会儿涉虚到来也掉进茅坑。子侨这才对他们说:“我想不要让大家互相笑话。”君子议论此事道:“西郭子侨不是人啊。自己不谨慎蒙受污辱,却包藏祸心陷害他的朋友, 真是恶劣不堪!”
 【解说】
 西郭子侨无疑是灵魂自私卑鄙者的象征。从一般情理上看。西郭子侨三人“昏夜踰其邻人之垣”的行为是不轨的,确实让人厌恶,除非他们是患了病态的夜游症,而这种可能事实上不存在,因此西郭子侨乃是恶作剧之徒,三人“堕于溷”也是罪有应得,我们不必寄于同情。换一个角度看,西郭子侨作为公孙诡随、涉虚的朋友,他的言行则一点不够朋友。当自己身陷困境而别人有可能摆脱困境,西郭子侨却出于狭隘的自尊和虚荣,反而让自己的朋友一同落难,同尝茅坑的滋味,真可谓是“有难同当”。如此朋友,其实比仇人更可怕。因为仇人是明的,而如此朋友却在暗中损人,使人防不胜防。交友之道其实是做人之道,如何做人是个永恒的话题,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大概是题中应有之义吧。或者说,做人要“积德”而不可“缺德”,德性不正是使人和兽相区别的么?
 【相关名言】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欧阳修


寓言“同归于尽”注释、翻译和解说 - 可可诗词网

同归于尽

 西郭子侨与公孙诡随、涉虚俱为微行,昏夜踰其邻人之垣。邻人恶之,坎其往来之途而置溷焉。一夕又往,子侨先堕于溷, 弗言而招诡随。诡随从之堕, 欲呼, 子侨掩其口曰:“勿言!”俄而涉虚至,亦堕。子侨乃言曰:“我欲其无相咥也。”君子谓西郭子侨非人也, 己则不慎, 自取污辱, 而包藏祸心以陷其友, 其不仁甚矣。

——《郁离子·玄豹》


 【注释】
 ①西郭子侨、公孙诡随、涉虚:虚拟人名,西郭、公孙,都是复姓。微行: 隐藏身份改装出行。②咥(xi): 笑, 讥笑。
 【意译】
 西郭子侨和公孙诡随、涉虚一道暗中改装出游。常常在黑夜翻过邻居家的墙头。邻人很厌恶,就在他们往来之途挖了一个茅坑,一天夜里三人又去翻越墙头,子侨先掉进茅坑,但他默不作声,反而招呼公孙诡随,诡随也跟着掉进茅坑,正欲呼叫,子侨赶紧捂住他的嘴:“别吭声。”不一会儿涉虚到来也掉进茅坑。子侨这才对他们说:“我想不要让大家互相笑话。”君子议论此事道:“西郭子侨不是人啊。自己不谨慎蒙受污辱,却包藏祸心陷害他的朋友, 真是恶劣不堪!”
 【解说】
 西郭子侨无疑是灵魂自私卑鄙者的象征。从一般情理上看。西郭子侨三人“昏夜踰其邻人之垣”的行为是不轨的,确实让人厌恶,除非他们是患了病态的夜游症,而这种可能事实上不存在,因此西郭子侨乃是恶作剧之徒,三人“堕于溷”也是罪有应得,我们不必寄于同情。换一个角度看,西郭子侨作为公孙诡随、涉虚的朋友,他的言行则一点不够朋友。当自己身陷困境而别人有可能摆脱困境,西郭子侨却出于狭隘的自尊和虚荣,反而让自己的朋友一同落难,同尝茅坑的滋味,真可谓是“有难同当”。如此朋友,其实比仇人更可怕。因为仇人是明的,而如此朋友却在暗中损人,使人防不胜防。交友之道其实是做人之道,如何做人是个永恒的话题,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大概是题中应有之义吧。或者说,做人要“积德”而不可“缺德”,德性不正是使人和兽相区别的么?
 【相关名言】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欧阳修

同归于尽tóngɡuīyújìn

一起走向死亡或毁灭。
【同】玉石俱焚

同归于尽tóngguīyújìn

一同走向死亡或同时消灭。
【例句】第二天传来噩耗,他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了。
 ❍ 当敌人扑上来时,他踩到地雷上,与敌人同归于尽。
【近义】鱼死网破

狗死狗蚤死——同归于尽

狗蚤,狗身上的跳蚤。喻同时毁灭。

同归于尽

同归于尽

一起毁灭。形容一同走上绝路。尽:完结,灭亡。

☚ 天台路迷   羊落虎口 ☛

同归于尽

同归于尽

一起死亡或共同毁灭。归:走向。尽:死亡,毁灭。

☚ 体无完肤   痛入骨髓 ☛

同归于尽

同归于尽

一同毁灭。归于:走向。尽:灭亡。

☚ 昙花一现   万古长青 ☛
死情

死情

没有得病就死了:无疾而终
把心里想说的话全部说完才死:尽辞而死
未全死:小死 半死(~不活;~半生)
进入迷离恍惚的状态而死亡:嗒然而逝
一同死:并命
一起死亡或毁灭:同归于尽 同归于亡
站着死去:立化
倒下而死:僵毙 僵覆
仆倒而死:毙死
倒地而死:踣(踣毙;顿踣;霣踣) 倒毙(~死) 毙踣 顿毙 颠颓 霣颠
突然死:猝死 暴死 暴亡 暴毙 溘死溘逝 溘丧 溘然长逝 溘然长往溘然而去 溘然而逝 溘然朝露 溘死朝露 溘从朝露 溘焉长辞 溘焉长逝 溘焉长往 溘焉朝露 奄然而逝 遽沦月魂
忽然逝世:溘谢 溘世
婉称突然逝世:遽捐馆舍 遽归道山 馆舍遽捐
贵妇或美女突然死亡:遽返瑶台
立即死亡:立槁 倾殒
很快死亡:身先朝露
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死得其所
人虽死,精神不灭:虽死犹生
死得极有价值:死重泰山
人虽然死了,但死得光荣:虽死犹荣
人虽死,但其精神永存:死且不朽
死之壮烈:断头
死亡惨重:惨亡 酷殁
惨烈而死:断肠决腹 断头决腹 决腹断头
惨烈的死难:断脰决腹
无意义的死:白死 妄死 虚死 空亡 无谓而死
白白地死:罔死
白白送死:死无所名 以肉喂虎 以肉啖虎
死得无价值:死轻鸿毛
怀着未遂的志愿死去:赍志而殁 赍志而没 赍志下泉 赍志以没 赍志以殁 赍志以殒 赍志以卒 赍志长逝 赍志没地
内心满怀着怨恨或冤屈死去:饮恨而终 饮恨而死
带着遗憾和怨恨离开人世:抱恨黄泉 抱恨九泉 抱恨九原 抱恨泉壤 抱恨泉台 含恨九泉 遗恨九泉 遗恨泉壤 遗恨终天 赍恨九幽 赍恨泉壤 赍恨入冥 赍志重泉 怀恨黄泉 黄泉抱恨 黄泉赍恨 饮恨地下 饮恨黄泉 衔恨入地 衔恨黄泉 九原衔恨 九泉衔恨 伏恨黄垆 吞恨九泉 隐恨黄泉
命数当终:岁在龙蛇
伸腿挣扎而死:踢蹬
在战乱中惨死:肝脑涂地 肝脑布地 肝胆涂地 涂肝碎胆 涂地肝脑 肝脑涂裂 肝心涂地 膏脑涂地
死不得葬:虫出 虫流

另见:病 病情 怀恨 凶死

☚ 死情   将死 ☛

同归于尽

同归于尽

同归于亡
双方同归于尽:犬兔俱毙
斗争双方同归于尽:鱼死网破
好坏不分,同归于尽:玉石俱焚 玉石皆碎 玉石俱摧 玉石同焚 玉石同烬 玉石同碎 玉石俱烬 玉石俱碎 玉石同沉 昆冈之火
不分好坏,一同消灭:兰艾同焚
好的、坏的同归于尽:芝艾俱焚 芝艾俱尽 芝艾并焚 芝艾共焚
(一同毁灭或死亡:同归于尽)

☚ 毁灭2   灭绝2 ☛

同归于尽

一同死亡或毁灭。尽:完结、灭亡。冯坚《红的日记》:“全都跟着那失去的反动势力同归于尽了。”

同归于尽tóng guī yú jìn

be doomed to the same fate; be ruined together;die (/perish) together;end up in common ruin; get killed at one and the same time
❍ 一九三二年八月一日晨五时半,素园终于病殒在北平同仁医院里了。一切计划,一切希望,也~。(鲁迅《且介亭杂文·忆素园君》52) At half past five on the morning of August 1,1932,Suyuan died in the Tongren Hospital in Beijing,and all his plans and hopes came to nothing.
❍ 此等现象,不速制止,势将~,抗战胜利云乎哉? (《毛泽东选集》682) If such incidents are not immediately prohibited; both sides will be doomed,and what hope will there be then of victory over Japan?/无法脱逃的时候,日本军人就放火烧,让我们这几个人证与船~。(爱新觉罗·溥仪《我的前半生》289)The Japanese soldiers would have set light to it and destroyed the boat and us along with it.
❍ 麻醉性的作品,是将与麻醉者和被麻醉者~的。(鲁迅《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 137) Works which are opiates will perish along with those who administer or take narcotics.
❍ 焉知胜利者不会遭到和城市~的命运?(罗广斌、杨益言《红岩》575) Who knows,maybe the victors will perish together with the city.

同归于尽

perish together;end up in common ruin;die together

同归于尽tónɡ ɡuī yú jìn

归于:走向;尽:完。指共同毁灭或一起死亡。end up in ruin together, doomed to the same fate, die with, perish together with

同归于尽tóng guī yú jìn

【解义】一同走向死亡或毁灭。
【用法】多用于敌对双方,表示自己死也不让对方活。
【例句】你既然不放过我,咱们~吧!
【近义】玉石俱焚

同归于尽tónɡ ɡuī yú jìn

尽:完结,灭亡。一同死亡或毁灭。
【例】下棋不能无争,争的范围有大有小,……有好勇斗狠~者,有一面下棋一面诮骂者,但最不幸的是争的范围超出了棋盘,而拳足交加。(梁实秋《下棋》)
〔近〕玉石俱焚 二者都有“一起毁灭”的意思,但前者指“好的和坏的一起毁灭”,后者无此义;前者可以表示与敌殊死战斗的决心,后者不能。

同归于尽tónɡ ɡuī yú jìn

【释义】一起毁灭。
归:???. 于:???.
尽:???. ????. ??.
?? ??.
? ?? ? ??.
【例句】假如你再逼我,我就和你同归于尽。
??? ??? ? ?? ????? ?? ?? ??? ?? ???.
【近义词】两败俱伤 玉石俱焚

同归于尽tónɡ ɡuī yú jìn

归:趋向。尽:灭亡。一起死亡或毁灭。刘流《烈火金钢》二三:“决心已定,他要把敌人骗到大门外去,趁敌人堆在胡同里的时候,他把两颗手榴弹一齐拉响,和敌人~。”
〔近义〕玉石俱焚
〔辨析〕见“玉石俱焚”(721页)。
〔俗语〕吃了砒霜药老虎——同归于尽

一同毁灭同归于尽

格式 直叙式。
释义 归:趋向。尽:完结,灭亡。一同趋向灭亡。
出处 《列子·王瑞》:“天地终乎?与我偕终。”卢重玄解:“大小虽殊,同归于尽耳。”
举例 世上人…打不破酒色财气圈子,到头来同归于尽。(《金瓶梅》第一回)
近义 玉石俱焚

同归于尽tóng guī yú jìn

尽:完结,灭亡。一同死亡或毁灭。
〔例〕他宁死不屈,拉响了手榴弹,与扑上来的敌人~。
【辨析】“同归于尽”与“玉石俱焚”都有“一起毁灭”的意思。“玉石俱焚”指好的和坏的一起毁灭;“同归于尽”泛指一起毁灭,不限于好的和坏的一起。“玉石俱焚”不表现“与敌人殊死战斗、壮烈牺牲的决心和行动”。
【提示】可用于人,也可用于动物或事物。用于人时,多表现与敌人殊死战斗、壮烈牺牲的决心和行动。

同归于尽tónɡɡuīyújìn

归:趋向。尽:完结。指一同归向死亡或毁灭。

同归于尽tónɡ ɡuī yú jìn

一同走向死亡或共同毁灭。

同归于尽tónɡ ɡuī yú jìn

指一同毁灭或一同死亡。
吃了砒霜药老虎
稻草人救火
【尽】谐“烬”。
木勺炒豆子
竹虫咬断竹根

同归于尽tónɡ ɡuī yú jìn

【解义】 一同走向死亡或毁灭。
【用法】 多用在敌对双方,表示自己死也不让对方活。
【例句】 你既然不放过我, 咱们~吧!
【近义】 玉石俱焚、兰艾同焚
【反义】 两全其美、岿然独存

同归于尽tónɡ ɡuī yú jìn

归: 趋向。尽: 死亡。一起死亡或毁灭。刘流《烈火金钢》:“他要把敌人骗到大门外去,趁敌人堆在胡同里的时候,他把两颗手榴弹一齐拉响,和敌人~。”

同归于尽tong gui yu jin

归:趋向。尽:完结。一同走向毁灭。
【也作】同归于亡
【近】玉石俱焚

鱼死网破 同归于尽yú sǐ wǎng pò;tóng guī yú jìn

比喻争斗的双方一起遭到毁灭。李万卿《一起家庭纠纷引发的爆炸案》:“(韩士幸)来到其岳父李兰河家,他这次抱定~的念头。”


玉碎香沉 同归于尽yù suì xiāng chén;tóng guī yú jìn

玉、香:喻年轻女子;碎、沉、尽:喻死亡。比喻年轻美丽女子和他人同时死去。蔡东藩《清史通俗演义》第七十八回:“延了数年,老母何氏先死,秋娘也~。”

同归于尽tóngguīyújìn

归:走(向)。尽:完,完结。一同死亡或毁灭。
【例】为了炸开前进的道路,他……让自己和地堡同归于尽。(华山《英雄的十月》)

【同归于尽】tóng guī yú jìn

一同死亡或毁灭。归:趋向,归宿。尽:完,灭亡。

同归于尽tóngguīyújìn

〔述补〕 尽,死亡。一同死亡或毁灭。语出《列子·天瑞》:“天地终乎? 与我偕终。”卢重玄解:“大小虽殊,同归于尽耳。”鲁迅《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麻醉性的作品,是将与麻醉者和被麻醉者~的。”
△ 多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物的毁灭。
【近义】玉石俱焚 芝艾俱焚
〖反义〗死里逃生

同归于尽tóng guī yú jìn

归:走向。尽:完。即一同走向毁灭的道路。宋·欧阳修《送徐无堂南归序》:“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同归于腐坏澌尽泥灭而已”。清·姬文《市声》:“只图自己安逸,哪管世事艰难,弄到后来,不是同归于尽吗?”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