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吊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吊环diaohuanrings

男子竞技体操项目。近代吊环运动起源于法国,后传到意大利和德国。吊环运动的基本动作有摆动、屈伸、转肩、回环和静止用力等。由于支点是活动的,因此所有动作都要靠两臂的分开和夹拢来完成,对肩带肌肉特别是对内收肌力量的增强作用显著。中国于20世纪50年代开展现代吊环运动。1959年第1届全运会上阮国良以19.15分的成绩获第1个全国吊环冠军,其自选动作包括慢翻上成十字支撑。直臂压上成直角支撑。直体前回环成手倒立。向后大回环。向左向右的侧十字支撑和后空翻转体360°下等动作。在1965年的全国体操比赛中,全能冠军廖润甜完成了直臂向前、向后大回环动作。60年代后期日本运动员发展了吊环的直臂大回环技术,改变了吊环以静力动作为主的趋势。70年代运动员使用的护掌有了革新,70年代后期用力动作在成套动作中有所增加。1978年第8届亚洲运动会上黄玉斌以19.15分的成绩获中国吊环第1个亚洲冠军。1980年世界杯比赛中,中国选手黄玉斌以独创的翻上成水平支撑、各种准确的大摆动作和稳健的下法,与苏联运动员B.马库茨并列吊环冠军。同年李宁在第1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获吊环冠军。在第2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黄玉斌夺得吊环亚军,童非获第4名。1982年李宁在第6届世界杯赛上,获吊环冠军,童非获第3名;1984、1985年李宁又获第23届奥运会和第23届世锦赛的冠军。1987年李宁获第24届世锦赛的亚军。以中国运动员命名的吊环难新动作是“李宁摆上”(正吊臂后悬垂前摆上接直角支撑)。

吊环

吊环

男子竞技体操项目之一。国际规则规定,一套吊环自选动作应包括静止用力和摆动动作,两种动作数量比例应大致相等。同时,要求有1个至少B组的用力量完成的手倒立、1个至少C组的用摆动完成的手倒立和1个B组以上的力量静止动作,手倒立和静止动作要求停止两秒。吊环运动早在1842年就有文献记载。当时的吊环是在一根横木上吊着两个用皮包裹着的铁环,手握铁环进行各种悬垂、混合悬垂和支撑的练习。1896年在希腊的雅典举行的第1届奥运会上就开始把它列为体操的比赛项目。希腊运动员约·米特罗普洛斯获得吊环冠军。当时的比赛吊环,整个架子是用木质组成,但是,制造得非常豪华,吊环的横梁刻成凯旋门的式样,装饰得非常精致堂皇。虽是初次比赛,但是难度不小。已有人能完成十字支撑这样的高难用力动作。1903年在比利时安特卫普举行的第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吊环也开始列入世界锦标赛的比赛项目。以后,由于早期体操比赛项目设置未完全固定,所以,曾有几次大型国际比赛未列为比赛项目。1928年第9届奥运会上首次使用规定动作。当时的吊环规定动作为:悬垂直体后上成直角支撑——屈臂直体慢起倒立——落下成水平支撑——慢落下成后水平悬垂——直体起经倒悬垂落下成前水平悬垂——后摆前转肩——后摆接前摆翻上成倒立(分腿)——足勾绳子——直臂直体分环下落成倒悬垂(脚放开绳子并腿)——后摆前转肩分腿下。50年代以前,吊环项目以静止和用力动作为主。60年代,日本和前苏联运动员创造了直臂摆动和振浪技术,有效地推动了吊环技术的发展,增加了吊环动作的活力。在吊环技术的发展史上,前苏联的阿扎良、沃罗宁、安德里阿诺夫和基加金,日本的中山彰规、早田卓次、加藤泽男和本间二三雄,以及中国的李宁等都对世界吊环技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中国吊环项目开展得较晚,但是,近似吊环的皮条,作为民间的体育和杂技表演已有悠久的历史。据老艺人口传,中国皮条运动起于隋炀帝下江南时,在运河船上,艺人们就地取材,利用船上的绳索工具——皮条进行杂技表演。从此皮条便逐渐形成独立的活动项目。旧中国在学校体育中已有吊环活动,但未作为比赛项目。1953年前苏联体操队来华表演,第1次作为竞技体操项目介绍到中国。1954年在旅大(旅顺和大连)举行的全国城市中等以上学校运动全上,吊环才正式列为体操比赛项目。鲍乃健获吊环冠军。随着体操事业的发展,中国吊环水平也逐渐提高,50年代阮国良被誉为“中国的阿扎良”,60年代的廖润甜以力量动作与摆动动作相结合,使吊环技术接近世界先进水平。70年代的黄玉斌第1次在大型国际比赛中(第5届世界杯体操赛)获世界冠军。80年代的李宁,第1次被国际体联用中国人的名字命名吊环动作——“李宁上”。吊环项目的特点是握点(环)的活动性。因此,在摆动动作中虽然身体是前后摆动,但是,身体重心却是一种上下的直线运动。吊环项目的另一特点是力量性。被称为“健与力的项目”。近十年来,吊环的技术发展很快,直臂窄环摆动技术的运用,摆动动作与静止用力动作的“复合式”连接,高难用力动作和下法的发展,使吊环技术提高到了新的阶段。目前,不放手的前后空翻2周动作的运用,增加了吊环的项目特色,特别是与“本间上”和支撑后摆成倒立动作的连接,增加了吊环项目的活力。此外,大摆转体动作的发展和创新,给吊环动作的发展带来新的希望。然而,力量仍是吊环技术发展的基础。

☚ 全旋练习器   摆荡吊环 ☛

吊环

吊环

教学和训练用的体操器械。标准吊环是由吊环、钢架和4条拉链组成。环内径20厘米,横切面直径2.8厘米,用钢丝绳悬挂在钢架上,靠环处有70厘米的皮带或帆布带,起保护前臂作用。两环间距离50厘米,钢架高度550厘米,钢架间距离300厘米。安装吊环时要注意,钢架要牢固,4条拉链必须拧紧;吊环和悬挂的钢丝绳要经常检查,发现断裂和破裂及时更换,防止出现意外事故。

☚ 跳马   鞍马 ☛

吊环

《吊环》

杨堡编著。人民体育出版社于1960年2月出版。
为适应当时我国体育运动迅速发展的形势,满足广大体育爱好者的需要,人民体育出版社编辑出版了一套体育中级技术读物。主要是为提高到3级和2级运动员水平的广大体育爱好者自学参考用的。《吊环》一书,就是这套读物中的一本。内容主要介绍了摆荡吊环和静止吊环的基本动作的技术;保护帮助的方法;注意事项和练习方法;有关练习的几点意见。此书是当时体操运动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 平衡木   体操自选动作图解选集 ☛

吊环diào huán

❶ 一种体操器械。1912年徐福生译《体育之理论及实际·本论》:“吊环: 以直径约八分之麻绳,于其下端系直径约五寸之铁环,悬垂于钩,装置于地上约五尺之高。”
❷ 一种男子竞技体操项目。1958年《新知识词典》“全能运动”条:“在竞技体操方面有: 男子六项全能(自由体操、单杠、双杠、吊环、鞍马和支撑跳跃),女子四项全能(自由体操、高低杠、平衡木和支撑跳跃)。”

吊环

体操器械之一。男子竞技体操项目之一。比赛用吊环由吊环、钢架和4条拉链组成。吊环的高度为2.55m(从垫子上沿量起),环距为0.50m,环子内径0.20m,横切面直径0.28m。环子用钢丝绳悬挂在钢架上,靠环处有0.70m的皮带。它是显示男子运动员力量的一个项目,整套动作由摆动动作、用力和静止动作组成,包括摆动、屈伸、回环、转肩、倒立和静止用力动作。由于吊环的支点是活动的,因此要求运动员具有相当大的手臂力量。1896年第1届奥运会体操比赛列为正式比赛项目。20世纪50年代,苏联选手A·阿扎良在吊环上完成了“直臂直体慢翻上成十字支撑”,被国际体操联合会命名为“阿扎良十字”,至今仍是较高的D组难度动作。

吊环

吊环

两环为木制,横切面直径2.8厘米,其内径18厘米,用两根钢索悬挂在5.50米高的立架横梁上,悬垂间距50厘米,环高2.55~2.85米的器械体操器械。除了标准吊环外,有的环的高度可以上下调整,以利练习摆荡吊环或力量动作。从1896年在雅典举办的第1届奥运会至今,历届奥运会都将其列为男子竞技体操比赛项目之一。它区别于其他项目的显著特点是两环及环带的活动性。由于支点不固定,在吊环上完成各种摆动、转肩、回环、屈伸、倒立、静止用力等动作,要有强大的肌肉力量和较高的协调性。人称吊环是表现男子力量和健美的项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吊环技术有了很大发展。50年代以力量动作为主;60年代中期出现了直臂大摆和高转肩技术以后,吊环则以摆动动作为主;70年代则是摆动动作与用力动作同步发展;80年代更是动静结合,配合高难下法,使之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吊 环

☚ 自由体操   鞍马 ☛

吊环

rings;hand ring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1: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