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城隍庙
在今合肥市安庆路西段,为清代庐州府庙。据《庐州府城隍庙记》碑记载,此庙建于北宋皇祐三年(1051),清咸丰四年毁于战火,同治十年(1871)重建,光绪五年(1879)竣工。有大厅3间,宫厅3间,且有殿宇、戏楼、大门庭。殿中有城隍像,厢房中有城隍夫人像,东西两房供奉十殿阎王,并有阴司刑狱设施。旧时每年春节和农历七月二十九日城隍寿辰期,庐州府和合肥县大小官员、善男信女都要前来拈香、礼拜。戏楼上则有连台剧《目莲救母》酬神演出,小商小贩和游人也蜂涌而至,庙街顿成闹市。清人有诗描述:“城隍庙内去烧香,百戏纷陈在两廊;礼拜回头多买物,此来彼往掷钱忙。”1986年以来,城隍庙修复一新,成为合肥市群众艺术馆馆址,经常举办各种文艺演出。庙街一带也建成具有徽州地方风格的城隍庙市场,占地4.9万平方米,开设了白石斋、九狮楼、徽光阁、庐阳宫、百味园,1000多家商店、酒楼、茶座、艺苑、舞厅等镶嵌其中,平均每天客流量约15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