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合理预期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合理预期论 合理预期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美国形成的一种将“合理预期假说”与货币主义相结合而产生的经济学理论。1961年,J·F·穆思在美国《经济计量学》杂志1961年7月号上发表《合理预期和价格变动理论》一文,首次提出“合理预期”的概念。70年代初,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R·E·卢卡斯等人对合理预期假说作了重大发展,正式形成合理预期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除卢卡斯外,还有明尼苏达大学教授T·J·萨金特和N·华莱士,罗彻斯特大学教授R·巴罗,以及麻省理工学院的S·费歇尔等。其主要代表作有:卢卡斯的《预期和货币中性》(1972),萨金特和华莱士的《“合理”预期,最适度的货币手段和最适度的货币供应规则》(1975)、《合理预期与经济政策理论》(1976),巴罗的《合理预期和货币政策的作用》(1976),以及费歇尔的《合理预期和经济政策》(1980)等。合理预期论的核心在于“合理预期假说”,即在经济分析中假定:经济行为的主体(包括作为消费者的家庭和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银行以及其它金融中介机构等)对未来事件的预期是合乎理性的。“预期”,是经济活动参加者在作出他们当前的经济行动决策前,总要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当前经济形势与各种经济变量的信息(如关于物价水平、工资变动与各种金融资产行情等变动的统计资料以及有关各经济变量间相互关系的知识等),而对这些经济变量未来的变化作一个估计,这种行为就叫“预期”。换句话说,预期是一种客观心理方法,是经济行为的主体对与目前决策有关的某些经济变量的未来变化规律和期望值进行估测。“合理预期”,则是指人们对未来事件的预期恰好准确无误地符合实际上将会发生的情况,也就是说经济行为主体的主观概率分布的期望值恰好与客观概率分布的期望值相一致。合理预期论的理论前提有两个: ☚ 现代货币数量论 金本位自发调节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