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司马师巧取项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司马师巧取项城 魏正元二年(255),镇东大将军毌丘俭、扬州刺史文钦起兵反叛,并与吴国约定,派吴兵参与这次的联合行动,事成之后,利益均沾。同年二月,叛军西渡淮水,锋锐直指邺都(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魏朝委派司马师前去平叛,大军进逼桥,将叛军迫入项城(今河南沈丘县),构筑工事,封锁其出路,等待东路兵马前来会合。诸将劝司马师速攻项城,司马师指出,叛军目前处于众叛亲离的境地,自知必败无疑,速攻反而激发其困兽之心,必然拚死一搏,我方虽然获胜,但也是鱼死网破,两败俱伤。我们围而不攻,假以时日,俭、钦等人以诡诈欺骗将士谋反的真相必将暴露无遗,叛军内部的分化瓦解将与日俱增,我军即可不战而胜。诸将心服口服。司马师又派兵从外围包抄,截断叛军的退路,又让邓艾率领一队兵马示弱以诱敌,司马师自己则统率精锐部队暗中与邓艾呼应,伺机出击。文钦中计,率大军出城直扑邓艾,被司马师伏兵击溃,文钦率领败兵投降吴国。毌丘俭见文钦兵败,弃城逃窜,途穷被杀。不到一月,司马师即巧取项城,平定了淮南。(《晋书·景帝纪》)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