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司空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共1首 (词)唐· 买得杏花,十载归来方始坼。 假山西畔药阑东,满枝红。 旋开旋落旋成空,白发多情人更惜。 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 共1首 (词)唐· 不必长漂玉洞花,曲中偏爱浪淘沙。 黄河却胜天河水,万里萦纡入汉家。 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字表圣,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咸通进士。曾官光禄寺主簿、礼部员外郎。黄巢攻入长安,他往奔凤翔,拜知制诰、中书舍人。后隐居于中条山王官谷,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朝廷数次征召,皆不就。唐亡,不食呕血而死。诗以近体为主,多写隐居生活,抒发自适情趣,亦有一些感慨时事、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所作《诗品》二十四则,在文学批评史上有重要地位。有《司空表圣文集》(即《一鸣集》)。又有《司空表圣诗集》,系后人所辑。 ☚ 陆龟蒙 聂夷中 ☛ 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字表圣,自号耐辱居士、知非子,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咸通十年(869)进士。王凝为宣歙观察使,辟置司空图于幕府。后被召拜为礼部员外郎,迁郎中,官至中书舍人、知制诰。后退隐于中条山王官谷,筑三休亭避世,闻哀帝被弑,不食而卒,年七十二。《旧唐书》、《新唐书》有传。事迹另见《北梦琐言》卷三、《唐诗纪事》卷六三及《唐才子传》卷八。有《司空表圣文集》一卷、论诗专著《诗品》一卷(或疑为明人伪托)。《尊前集》、《全唐诗》收录其《酒泉子》(买得杏花)词一首。俞陛云《唐词选释》评《酒泉子》云:“表圣有绝句云:‘故国春归未有涯,小楼高槛别人家。五更惆怅回孤枕,自取残灯照落花。’与此词同慨,隐然有黍离之怀也。” ☚ 韦庄 韩偓 ☛ 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字表圣。祖籍临淮(今江苏盱眙),幼举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少有文采。唐懿宗咸通十年(869),登进士第,得主司王凝赏识。后凝为宣歙观察使,辟图为幕吏。僖宗乾符五年(876),召为殿中侍御史,因趋赴迟留,责授光禄寺主簿。乾符六年,拜礼部员外郎,寻迁郎中。广明元年(880),黄巢军攻入长安,图退居河中。光启元年(885),召知制诰,拜中书舍人。翌年,宦官田令孜于争乱中劫僖宗赴宝鸡,图复还入河中,隐居中条山王官谷,日与名僧高士相游咏,自号为“知非子”、“耐辱居士”。昭宗即位,屡召屡辞,终归山林。哀帝天祐四年(907)朱温篡唐,召图为礼部尚书,亦辞不起。后梁太祖开平二年(908),闻哀帝被弑,图乃不食而卒。图擅文能诗,长于绝句。其诗多林泽之吟,写景咏物,笔调清丽,有“雨微吟思足,花落梦无聊”(《下方》)、“草嫩侵沙短,冰轻着雨消”(《早春》)之句为所自赏。其《南北史感遇十首》、《狂题十八首》、《有感》、《乱前上卢相》等篇什,则多时世之慨,其“兵围梁殿金瓯破,火发陈宫玉树摧”、“乱后人间尽不平,秦川花木最伤情”诸句,堪为“岖崎兵乱之间”(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的写实之笔。历来对其诗褒贬不一,东坡谓其“诗文高雅,犹有承平之遗风”(同前),胡震亨则谓其“篇法未甚谙,每每篇不贯浃,如炉金欠火未融”(《唐音癸签》卷八)。图以诗论见称。其《与李生论诗书》提出“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与极浦书》讲求“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此“韵味”说是对魏晋六朝以来“意象”派诗歌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宋严羽之“妙悟”、清王士禛之“神韵”均受其影响。图尤为推重王维、韦应物诗,谓其“澄淡精致,格在其中”(《与李生论诗书》)、“趣味澄夐,若清风之出岫”(《与王驾评诗书》)。所著《诗品》则具体发挥了其“韵味”说的诗学理论,列雄浑、冲淡、纤秾等二十四品类,以概括诗歌的各种风格、意境,乃至诗歌创作的不同方式及其艺术作用。其中所谓“超以象外,得其环中”、“遇之匪深,即之愈希”、“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意象欲出,造化已奇”、“真体内充”、“离形得似”等语,实是对诗歌艺术特性的绝好概括,给后人以很大启发。何文焕谓其“仿书评而别具体裁”(《历代诗话考察》),许印芳称其各以十二句四言韵语“分题系辞,字字创新,比物取象,目击道存”(《二十四诗品跋》)。后代模拟之作有袁枚《续诗品》、顾翰《补诗品》等。《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等均著录其《一鸣集》三十卷,由其嗣子荷为后记,已佚。今存其诗文集十五卷,为后人所辑。《全唐诗》存其诗三卷又十首。存词一首,《全唐诗补逸》补诗一首,《全唐诗续补遗》补诗二首、断句三,《全唐诗续拾》补诗一首。《全唐文》编其文为四卷,《唐文拾遗》又补一篇。事见新旧《唐书》本传、《唐诗纪事》卷六三、《唐才子传校笺》卷八。今人郭绍虞有《诗品集解》。 ☚ 韦庄 黄滔 ☛ 司空图837—908字表圣,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县附近)人,唐代诗人、评论家。咸通十年进士,历任礼部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等职。后因天下大乱,隐居中条山王官谷。朱全忠称帝后,召其为礼部尚书,不就。后闻唐哀帝被害,不食而死,原有《一鸣集》三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司空表圣诗集》五卷、《司空表圣文集》十卷。《全唐诗》编其诗三卷。另有诗歌理论著作《诗品》。 司空图 唐末司空图,崎岖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之遗风。其论诗曰:“梅止於酸,盐止於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盖自列其诗之有得於文字之表者二十四韵,恨当时不识其妙。予三复其言而悲之。 司空表圣自论其诗,以为得味外意,如“绿树连村暗,黄花入麦稀”此句最善。又云:“棋声花院闭,幡影石坛高。”吾尝独游五老峰白鹤观,松阴满庭,不见一人,惟闻琴声之音,然后知此句之工。但恨其寒俭有僧态。若子美诗云:“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则才力富健,过表圣远甚。 司空图,唐末竟能全节自守。其诗有“绿树连村暗、黄花入麦稀”,诚可贵重。又曰:“四座宾朋兵乱后,一川风月笛声中。”句法虽可及, 而意甚委曲。 (司空图论诗) 推尊右丞、苏州,尤见卓识,宜其一鸣于晚唐也。……胡致堂评其清节高致,为晚唐第一流人物,信矣。 司空表圣自评其集,“撑霆裂月,劫作者之肝脾”,夸负不浅。此公气体,不类衰末,但篇法未甚谙,每每意不贯浃,如炉金欠火未融。 晚唐惟司空图善论诗,其《与李生论诗书》云:“醯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 醝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所贵乎味者,谓其醇美在酸咸之外耳。贾浪仙诚有警句,视其全篇,意思殊馁,大抵附于謇涩,方可致才,亦为体之不备也。惟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数语大有意味。但其自为诗,亦未脱晚唐习气,而辄自誉云:“千变万状,不知所以神而自神”,抑太过矣。余于图所自摘警句之中,独赏其五言春诗“人家寒食月,花影午时天”,又“雨微吟思定,花落梦无聊”,山中诗“川明虹照雨,树密鸟冲人”,丧乱诗“骅骝思故主,鹦鹉失佳人”,美人诗“晚妆留拜月,春睡更生香”; 七言则“得剑乍如添健仆,亡书久似忆良朋”,又“逃难人多分隙地,放生鹿大出寒林”,数联而已。绝句如“故国春归未有涯,小栏高槛别人家。五更惆怅回孤枕,犹自残灯照落花”,亦自有致,然终非盛唐气象也。 司空图佳句,大有高致,又甚细密。 司空表圣《诗品》二十四则,无一毫剩义,学诗不可不熟读深思。余选 《全唐正雅集》,所以将此二十四则列之于首。 司空表圣诗清真高古,全无晚唐一点尖新涂泽习气。如《山中》 云:“名因不朽轻仙骨,理到忘机近佛心。” 《争名》云:“穷辱未甘英气阻,乖疏还有正人知。”《陈疾》云:“霄汉逼来心不动,鬓毛白尽兴犹多。”《退栖》云:“得剑乍如添健仆,亡书久似失良朋。”又:“燕昭不是空怜马,支遁何妨亦爱鹰。”《写真》云:“幽情暗结千重浪,寒势常欺一半春。”又:“文武轻销丹灶火,市朝偏贵黑头人。”即此数语,可想见其为人。 司空表圣在晚唐中,卓然自命,且论诗亦入超诣。而其所自作,全无高韵,与其评诗之语,竟不相似。此诚不可解。《二十四品》真有妙语,而其自编《一鸣集》,所谓“撑霆裂月”者,竟不知何在也。 司空表圣论诗云:“诗贯六义,讽谕、抑扬、淳蓄、渊雅,皆在其间。惟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言韵外之致。”自序其五言佳句,及“逃难人多分隙地,放生鹿大出寒林”、“得剑乍如添健仆,亡书久似忆良朋”、“孤屿池痕春涨满,小栏花韵午晴初”三联,谓“皆不拘于一概”。愚谓表圣七言中,如“久无书去干新贵,时有僧来自故乡”、“本来薄俗轻文字,却致中原动鼓鼙”、“乱来已失耕桑计,病后休论济活心”、“名应不朽轻仙骨,理到忘机近佛心”,合于计敏夫所谓清音冷然,变而不失其正者也。“野鸟爱喧人静处,闲云似妒月明时”,亦是表圣佳句。 司空表圣品高,五律新隽闲澹,虽刻划而无迹。七绝有远致。观《二十四品》知其功力所到。 司空图诗在唐不能名家,其所撰 《二十四诗品》,貌是而大旨则非。诗之品何止二十四?况二十四品中相似者甚多,试以古人之诗定之,每首中前后有数品者,每联中两句有浓澹者。司空《诗品》之作,以视钟嵘之论诗,又瞠乎远矣。 表圣诗,格韵清妙,与水部有神骨之肖。但遗文散失,五律才有二十首,稍汰之,仅得九篇。其他古体十首,七律十八首,五七言绝句之百余首,多寡乃尔不伦,固知表圣五言诗尚多。其散见于他书者,如“人家寒食月,花影午时天”、“棋声花院静,幡影石坛高”等句,俱清新奇警,抉律格之精,今俱不得全篇,惜哉!聊就所存者,推为升堂第三人。 其源出于元、白,而更落一尘,显露词华,尤为缛累。其纵横议论,蕴藉变衰,已启宋元末派。《诗品》四言,特为研妙,古峭不及齐梁词赋,而艳采过之。 诗效长庆,平淡不尚雕琢。绝句典雅清丽,有大历风。自此而后至于五代,宋初,皆尚西昆一体矣。 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字表圣,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咸通中进士,为殿中侍御史,以京师乱。乃还乡,僖宗召知制诰、中书舍人,后隐居中条山王官谷,自号耐辱居士、知非子,日与名僧高士咏游。唐亡,不食而死。能诗,存词多首,俞陛云《唐词选释》评其〔酒泉子〕云:“表圣为唐末完人,此词借花以书感,明知花落成空而酹酒东风,乞驻春光于俄顷,其志可哀。” ☚ 温庭筠 韦庄 ☛ 司空图司空图在诗论上继承皎然“文外之旨”的观点,强调诗歌的韵味、意境,提倡“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基于这样的观点,他在《与王驾评诗书》中,概括论述了唐诗的发展,品评了各时期的诗人:“国初,主上好文雅,风流特盛。沈宋始兴之后,杰出于江宁,宏肆于李杜,极矣!右丞苏州趣味澄澹,若清风之出岫。大历十数公,抑又其次。元白力勍而气孱,乃都市豪估耳。刘梦得、杨公巨源,亦各有胜会。阆仙、东野、刘得仁辈,时得佳致,亦足涤烦。厥后所闻,逾褊浅矣。”在《题柳柳州集后序》中,高度赞美韩愈、柳宗元的诗:“尝常览韩吏部歌诗数百首,其驱驾气势,若掀雷揭电,奔腾于天地之间,物状奇变,不得不鼓舞而徇其呼吸也。”“柳诗,味其搜研之致,亦深远矣。俾其穷而克寿,抗精极思,则固非琐琐者轻可拟议其优劣。”其《诗品》专从审美角度对多种流派的诗歌艺术,作了全面的美学评价,书中标举了二十四种不同风格,其中作者比较欣赏“雄浑”、“豪放”的风格,亦看重“自然”、“含蓄”的风格,但实际上他最强调的是“冲淡”、“飘逸”的风格,因此,他最推崇王维、韦应物的诗。在《与李生论诗书》中云:“王右丞韦苏州、澄澹精致,格在其中,岂妨于道学哉?”这与他隐逸山林的生活、思想和提倡“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有关,也是由于这种原因,使他未能正确评价元白的讽谕诗。但其《诗品》对后世影响甚大,特别是严羽、王士祯,在理论上可以明显看出,都是与司空图一脉相承的。 司空图837—908字表圣,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县)人。咸通十年(869)登进士第。历官光禄寺主簿、礼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后归隐中条山王官谷,日与名僧高士游咏其中,朝廷累召不起。后梁开平二年(908),闻唐哀帝被杀,不食而卒。其诗多写山林隐逸的闲适之情,略近王维一派。其诗论强调“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所著《诗品》二十四则,标举雄浑、冲淡等二十四种诗歌风格,各以十二句形象化的四言韵语描摹其特征,文字优美而饶有诗意,在诗论著作中别创一格。对宋严羽的“妙悟”说、清王士祯的“神韵”论影响颇大。著有《一鸣集》三十卷,已散佚。今传后人所辑《司空表圣文集》十卷,《司空表圣诗集》五卷。 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唐代著名诗论家、辞赋家。新、旧《唐书》有传。字表圣,自号“耐辱居士”,又称“知非子”。河中虞乡(今山西虞县)人。咸通(860—873)末年进士。召为殿中侍御史,不拜。昭宗召拜兵部侍郎,以足疾固自乞。历光禄寺主簿、礼部员外郎、郎中。终官中书舍人。景福(892—893)中,拜谏议大夫,不赴。后再以户部侍郎召,身谢阙下数日即引去。黄巢起义后,遁隐中条山王官谷不出。其言诡激不常,以免当时祸灾。朱全忠代唐,召为礼部尚书,不起,哀帝被弑后不食而死。司空图以诗论著名。以为作诗须有“辣味”和“韵外之致”;论诗强调“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在“酸咸之外”。其四言韵文《诗品》,分诗为雄浑、冲淡、纤秾等24类,对以后历代诗论有一定影响,袁枚《续二十四诗品》即效其四言韵语形式。司空图雅好为文,惜其存赋不多,《新唐书·艺文志》不见著录,《全唐文》收其赋4篇,即《诗赋》、《共命鸟赋》、《春愁赋》、《题山赋》。《诗赋》一篇发挥其论诗“味在酸咸之外的观点,推崇壮阔奇险之诗境;《共命鸟赋》是预感唐末社会大厦将倾的愤激的讽世之作。另两赋感伤哀愁,有隐遁之意,艺术性亦较高。著有《司空表圣文集》。 ☚ 司马光 皮日休 ☛ 司空图【同义】总目录 司空图知非子耐辱居士 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SiKong tu唐代诗论家、诗人。字表圣。自号耐辱居士、知非子。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咸通末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唐末政局混乱,他遁隐中条山王官谷,曾作《休休亭记》以示放达。 ☚ 韦庄 张志和 ☛ 司空图837—908唐代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受老庄和佛学影响。倡导自然淡泊的美学思想。发展了韵味说,把诗味提到艺术的首位,看成最重要的审美特征。对诗的艺术风格划分有重要贡献。论述了现实美和艺术美的多样性。著有《二十四诗品》、《司空表圣文集》等。参见“文学”中的“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河中(今山西永济西)人。咸通进士,历官礼部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等。后归隐中条山王官谷,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其诗多山林遣兴、闲吟自适之作。所撰《诗品》二十四则,为古代重要的诗论著作,提倡“韵味”说,强调“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后对宋严羽的“妙悟”说及清王士祯的“神韵”说有较大影响。有《司空表圣文集》、《司空表圣诗集》。参见“美学”中的“司空图”。 司空表圣文集/司空表圣文集 ☚ 唐甫里先生文集 司空表圣文集 ☛ 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字表圣,自号耐辱居士、知非子。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咸通十年(869)进士,官至知制诰、中书舍人。旋解职,归隐中条山王宫谷别墅中。其文《休休亭记》即记其去官后的放达情怀。司空图以诗论著于世。除其论诗专著《二十四诗品》外,他还有许多论诗散文,他那注重诗之含蓄蕴藉的韵味与清远醇美的意境的主张,如提倡“咸酸之外”的“味外之旨”和“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的“韵外之致”,以及讲求“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等等,都是在《与李生论诗书》、《与极浦书》等文章中提出的。他的散文承袭古文运动之风,颇具刚正之气,而无五季猥杂之习。著有《司空表圣文集》4卷。亦能诗,有《司空表圣诗集》。 ☚ 罗隐 徐寅 ☛ 作赋自警/赋咏春情 ☚ 鹿门隐书 作赋自警 ☛ 司空图837~908唐代诗人、诗论家。字表圣,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官至知制诰、中书舍人。因乱世退隐于中条山王官谷,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唐亡,绝食而死。他多写隐居生活,抒发自适情趣,其诗“侬家自有麒麟阁,第一功名只赏诗”,即反映这种情趣。也有一些感慨时事借古讽今的咏史诗,颇能用新鲜的形象来衬托或比拟。他在文学上的地位主要由于他的诗歌理论,所作《诗品》,把诗歌风格分为“雄浑”、“沉著”、“绮丽”等24类,论诗强调“韵外之致”,对后世的诗论有一定的影响。有《司空表圣文集》。 司空图837~908Sikong Tupoet and poem critic of the Tang Dynasty. Works: Twenty-four Varieties of Poetic Experience,Wild Song,etc. 司空图837—908唐末诗人、著名诗论家。字表圣。虞乡(今属山西)人。咸通进士。官至知制诰、中书舍人。因世乱退隐,专力写作,不问世事,有“侬家自有麒麟阁,第一功名只赏诗”之句。隐居中条山王官谷,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其诗调多低沉,对偶工整,写景真切。所作《诗品》一书对后代诗论有很大影响。有《司空表圣集》,或称《一鸣集》。 司空图837—908字表圣。唐河中(山西永济)人。咸通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后因世乱退隐中条山王官谷, 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所著《诗品》二十四则对后世论诗颇有影响。有《司空表圣文集》、《司空表圣诗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