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叶菾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叶菾菜Swiss chard藜科(Chenopodia-ceae)甜菜属中以嫩叶作菜用的栽培种,二年生草本植物。学名 Beia vulgaris L. var. cicla Koch.,别名莙荙菜、叶甜菜。染色体数2n=2x=18。煮食、凉拌或炒食,也可作饲料。 叶菾菜 菜的记载。公元5世纪从阿拉伯引入中国。中国普遍栽培。依叶柄颜色不同分为白梗、青梗和红梗三类。叶菾菜适应性强,根系发达,茎短缩,叶片卵圆形或长卵形,叶面皱缩或平坦。喜冷凉湿润。在中国长江下游幼苗能露地越冬,有时地上部分虽受冻,次年仍能萌发新叶。耐高温,有些品种四季可栽。耐肥、耐碱。在华中地区秋季8月上旬至10月播种,早播的当年可收; 迟播的翌年春季采收。或于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夏季收获。华北春季终霜前后播种; 秋季可于初霜前2个多月播种。东北、西北等高寒地带一年一季。以幼苗供食者直播; 分期剥叶采收者育苗移栽。聚花果为播种材料,果皮厚,吸水慢,播前宜浸种,播后应覆盖保温,有利发芽。以幼苗供食者,播后30~40天采收。以成株剥叶采收者,定植后40~60天开始收叶,每次剥3~4片,保留3~4片大叶。宜勤收、轻采。施足基肥,剥叶后增加追肥,促进新叶的形成与生长。一般分期剥叶采收的比采收幼苗的产量高。留种多采用秋播,种株在3月后停止剥叶,并减少追肥,避免徒长,5月抽薹开花,6月果实成熟。叶菾菜的主要病害有立枯病、褐斑病、白粉病、花叶病等; 虫害有菾菜象、桃蚜、甘蓝夜蛾、菾菜跳甲、地老虎和菠菜潜叶蝇等。 叶菾菜spinach beetBeta vulgaris L. var. ciclaKoch.,又称莙送菜、牛皮菜、厚皮菜、光菜。藜科,甜菜属。一二年生草本。叶片肥厚,表面有光泽,淡绿、绿或紫红色。叶柄发达,白色、淡绿或紫红色,抽薹前茎短缩。复总状花序,两性花、风媒,淡绿或略带红色。聚花果。种皮棕红色,富光泽。2n=18。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公元5世纪从阿拉伯引入中国。耐高温和低温,耐肥、耐盐碱,适应性广。排开播种可周年供应,主要是秋播和春播。低温、长日照有促进花芽分化的作用。根据叶柄、叶片的特征分为:普通种(青梗种)如青梗莙送菜;宽柄种(又称白梗种)如披叶菾菜;皱叶种如白杆二平桩、卷心叶菜。幼苗、嫩叶可作菜,成株时也可剥叶采收。煮食、凉拌或炒食。 叶菾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